瞄上金融市場三大痛點,他說中國缺的不是錢,而是……

撰稿 程春曉 李君宇

「從人、到企業、甚至是國家,最核心的都是數據驅動的。」

從Capital One到巴克萊銀行再到摩根斯坦利,量化派創始人兼CEO周灝在美國金融機構幹了六年,感觸最深的事,一是金融就像賭場擲骰子一樣,概率可以算得很清楚;二是每個人身上有上千個變數,只要掌握了數據,就可以通過數據去預測一個人、一個企業、甚至一個國家經濟的變化。

2012年,中國互聯網金融的風起來了,周灝看到,中國金融市場里資金端和用戶端都有強烈的需求,「中國缺的不是錢,缺的是用技術打通的路徑。」

徵信數據缺失、自動化程度低、風控模型不夠精準,面對金融市場的這三個痛點,量化派是如何探索解決之路的呢?

01如何積累用戶,獲取用戶數據?

2014年1月,周灝創立量化派,寫下了6個單詞: To move the world with data(用數據驅動世界)。

量化派創始人兼CEO 周灝

周灝相信金融科技最重要的趨勢是數據加技術

2014年,投資人建議周灝搭建P2P平台,但是周灝堅持不做,「我們對金融本身有足夠的認識,中國老百姓沒有風險判斷和承擔能力,又要求過高回報,這是不可持續的。P2P只是短期的監管套利,做到後面核心競爭力沒有起來,當行業發生變化的時候,你做得再好都沒用。」

現在回想起來,周灝認為如果2014年做P2P的話,他就會失去在大數據風控上積累先發優勢的機會。短期的潮流根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未來趨勢。回國後,周灝曾經在創業公司做高管,發現公司跟著潮流跑,什麼好做就做什麼,結果沒有足夠時間沉澱自己最大的優勢。

2002年到2012年,北大畢業,出國讀博,畢業在金融行業工作,周灝的人生軌跡似乎完美,然而他卻懊惱:出國讓他錯失了中國互聯網最好的十年。這個反面教訓告訴他:「你不要順著大家的思路走,你要自己把趨勢看清楚,選擇自己的路,敢於承擔風險。」

2012年,周灝回國創業,開始走自己的路。「創業就像在黑森林裡跑步,你朝著一個方向跑,你就能跑出去。你要是這個方向跑一會那個方向跑一會,那就跑不出去。」

看準「數據+技術」趨勢的周灝,首先面對的是如何獲取用戶的問題。獲客無非兩種方式:一是自製App,獲取自有用戶;二是結合具體場景導流

2014年10月,量化派App信用錢包上線,最開始的時候,一天幾百個人,到2015年一二月份的時候一天就幾千個了。周灝認為,量化派早期能夠自然地積累用戶,跟他們的強需求有關,當時市面上這種線上快速放款的平台還很少,量化派通過ASO優化等方式,早期獲客成本很低。

傳統的銀行徵信報告中只有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包括違約透支記錄等,但是信用卡覆蓋人群窄(央行2016年第四季度支付業務統計數據,中國人均持有信用卡0.31張)、信息維度單一等問題已經無法滿足互聯網徵信需求。為了補充用戶真實的社會網路信息,必須把非結構化、非傳統變數考慮進去,包括網路數據信息,甚至借款人填寫表格時的使用習慣等。

金融是唯一一個用戶無條件配合公司給數據的行業。用戶下載量化派自有App信用錢包,主動註冊授權之後,量化派通過link rank技術把信息進行分析並匯總成一個關係圖譜,另外社交等信息也可以給借款人「增信」或者「減信」,目前已經形成了4.5億的關係網路,800萬級黑名單,2000萬級灰名單。

但是,在這個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的時代,靠用戶自然增長已經遠遠滿足不了公司發展需求了。

2015年三四月開始,量化派開始主動走出去,與場景合作。他們和58同城、去哪兒等平台展開合作,嵌入後台,根據用戶的信用評級向平台推薦相應的透支額度,最終撮合資金方和用戶之間的交易貸款。對58和去哪兒這樣的平台來說,他們的用戶可以通過量化派的貸款,買二手手機或旅遊產品,促進平台本身的交易,而且還能拿到量化派付給他們的流量費。目前,量化派合作的消費場景平台約150家,已經覆蓋了旅遊、3C、醫美、教育等場景。

02如何進行大數據風控?

金融的核心是風控,周灝形容風控就是那最後一道篩子。周灝的前僱主Capital One內部有一套對潛在用戶的風險定價模型。該模型根據用戶的信用和收入等信息,預測貸後的逾期、違約等行為,根據用戶行為,計算用戶的潛在價值,然後在此基礎上針對用戶定價。

基於美國的信用社會基礎,Capital One做的模型簡單,用少量變數就能判斷。但是在中國,徵信體系不完備,缺乏與金融強相關的數據,建一個模型需要成千上萬變數,對於統計方法有很大挑戰。

為了解決問題,周灝找到了原來在Capital One性格和他互補的王倪。

周灝性格外向,更具有冒險精神,最初是一個人在投資人辦公室創業。

量化派CFO杜沛原先在陽光保險做投資,剛加入公司時,偏重投資思維,首先考慮的是風險問題。例如招人的時候,應聘者80%符合預期,20%低於預期,杜沛還在糾結,周灝告訴她:「你確認80%的時候就該做決定了。」因為在創業公司,想得太多、太保守不一定是好事。

量化派聯合創始人兼COO王倪性格偏向保守,先將家庭資產打理好,安頓好家人的生活之後,王倪才在2014年9月回國創業, 「公司、家裡交給他打理,都很放心。」周灝說。

王倪在一次採訪的時候說,如果不是周灝找他的話,他可能不會拖家帶口回國創業。周灝正巧在旁邊聽到,「他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種話,他特別信任我,在那一刻我還是蠻感動的。」

王倪在谷歌做過深度學習,量化派通過公開信息以及個人授權獲得數據,利用機器學習等方式進行數據挖掘,對用戶的信用進行評估。

而在後端,量化派針對用戶的關係圖譜開發了一套link rank演算法,通過關係人的表現推斷申請用戶的信用、發現欺詐團伙信息。關係圖譜背後有幾千個風控變數,從「現金貸」和「白條」兩個產品收集的用戶數據上來看,用戶的地址就可以作為一個風控變數。例如購買3C產品的時候有地址信息,如果有幾個人買東西都寄給同一地址,就有套現的風險。

王倪告訴「新經濟100人」,現在量化派的兩款產品,現金貸用戶通過率在10%-20%,消費場景用戶通過率80%。量化派用戶大多集中在22-35歲,以城市白領為主。

周灝在摩根斯坦利工作的時候,十幾名員工支撐了全球範圍內數據的運行。量化派有員工200多名,每月審核幾百萬筆貸款申請,成交幾十萬筆。根據量化派CFO杜沛提供的數據,2016年12月單月成功撮合40萬筆信用貸款。周灝說,同等體量貸款申請,一般金融機構需要上萬人來處理,這就是技術的力量。

除了實現大數據風控,量化派還可以基於現有技術和數據幫助合作機構實現客戶精準營銷,根據B端需求去尋找、篩選、匹配合適的C端用戶。「這就不會是大海撈針,提高了他們客戶觸達率和最終營銷成功的概率。」量化派CSO羅曉獻說。

03如何找到資金?

2015年量化派交易額為幾億元,2016年是五六十億元。

一端是數百萬成交用戶,另一端是數十億元資金。我國網貸行業還處於規範發展初期,像量化派這樣的消費金融服務提供商,除了「找人」之外,「找錢」 才是決定他們能否生存下來的關鍵因素。

而資金的來源無非就是P2P、小貸公司、銀行、信託等。量化派主要在中間提供風險識別、反欺詐、信息撮合等來向B端收取服務費用。

通過量化派這樣中間商的撮合,資金方可以大大降低資產獲取、運營和風控成本,可以對不同客群制定不同價格,並且節省了貸前、貸中、貸後的管理成本。用戶也可以打破傳統金融審核流程的束縛,在多種消費場景中享受消費金融服務。量化派通過壞賬補償的方式,與資金方共擔風險,深度切入交易。

為了完成模型迭代,量化派必須形成真正的數據閉環。量化派有從資金方放款到借款人還款的信息流,「用戶在交易中的每一個動作你都掌握了,你知道誰是好用戶誰是壞用戶,這樣能進一步優化和調整你的風控模型。」王倪說。

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數據的分析處理、人工智慧的運用、用戶信息安全都將成為這個行業未來的重點。

顯然的,消費金融已經成為接下來三五年里很大的創投機會,但是,用數據和技術改變行業效率,是金融科技更長久的趨勢。對於大部分金融科技公司來說,順應這些趨勢的基礎上,如何平衡創新和合規,是他們下一階段要解決的問題。

周灝認為,未來金融科技公司將會分化,一部分公司會側重金融屬性,往金融控股集團方向發展。另一部分會越來越偏向科技。「我們的定位是科技公司,金融機構的服務方。我認為朝科技方向走,未來空間可能更大,合作夥伴會更多。」

推薦閱讀:

互金風控進化史:人工、實地到智能大數據走過哪些曲折?
大數據風控「污名化」溯源
淺談大數據風控的基本框架
科普 | 什麼是金融風控中的「冠軍挑戰」?

TAG:金融 | 大数据风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