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解構》:子以四教: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學生

《論語解構》:子以四教: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學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白話試解: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誨學生:古文、德行、忠實、誠信。

解構:這句話可以說是孔子教育弟子的總綱領,簡單幾個字卻也包括了無窮的內容,要全面理解這四個字的內涵並非十分容易的事,我們這裡略作講解。

前面我們解讀過「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一句。如果說「學而時習之」一句是從「學」的角度來講的話,那麼這句就是從「教」的角度來說的。一部《論語》,主要記載了孔子師生間相互問對、討論的情況,如子路、顏回,子貢、子夏等仁就是這樣學習的。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大概意思是「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我們看,孔子的教與學並不是簡單的單向灌輸方式,他更提倡師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切磋琢磨、從自我反省感悟中獲得收穫與成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老師與學生的角色也是可以互換的,在師生教學的環境中,老師既是引路人的角色,同時又是一個學習者的角色。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孔子重視知識,遠過於重視師道尊嚴,他希望學生在教學中能發揮積極主動性,幫助老師一起提高,論語中記載了一則子貢與孔子問答的小故事:

有一天,子貢認為自己學習有了新的收穫,心想一定能得到老師的讚許,於是他走到孔子面前彙報說:「老師啊,您看如果一個人在窮困潦倒的時候能做到不低頭、不諂媚、不拍馬屁,在官運亨通、財源茂盛的時候也不驕傲狂妄,怎麼樣?這個人一定會不錯吧?」

其實,這就是當時子貢學習修為境界的自我真實寫照。佛家言:心裡有什麼,往往就能看到什麼。同樣,一個人說什麼,很多時候也能暴露出他心裡在想什麼。子貢本以為老師會大大讚賞一番,想必孔子從子貢的話中聽出來子貢心中的小驕傲來了,他連手頭的工作都沒停下,只淡淡地對子貢說:「還可以吧!但不如一個人能在窮困潦倒時還能自得其樂不以為苦,在人生得意時還能遵禮而行,尊重別人、仁愛大眾!」

子貢慚愧不已,陷入沉思,知道自己和老師相比還差得很遠,這時他想到了《詩經.國風.衛風》中的一句詩,問老師道:詩經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說的不就是這個意思嗎?孔子聽後非常高興,因為子貢不僅領悟了他的話,並且自己還從子貢的回答中有了新的教學收穫。他放下手中的工作,說道:「子貢啊!你懂得這個道理,現在可以開始讀書、讀詩、讀史了,因為告訴你一個道理,你能推演出另一個道理來!」

關於這則師生對話,我們後面會進一步深入的剖析,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也可看出「教」與「學」總是相輔相成的,「學」中有「教」,「教」中有「學」。正所謂教學相長,這自古就是我們中國人所提倡教育思想,「教學相長」一詞出自《禮記·學記》,《學記》中這段話是這樣說的:「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其大概意思如下:

「雖然有美味的佳肴,如果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的味美;雖然有極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其中的奧妙。因此,只有先去學習才能知道自己德行與知識的不足,只有教了別人之後才能知道自己對知識還有不能融會貫通的地方。認識到了自己德行與知識的不足,然後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學識還不能融會貫通,然後才能自我奮勉。所以說:教和學互相促進的。《尚書·兌命》篇中說:『教育別人所起到的效果,其中一半就是使自己增長德行學識。』這就是它所要表達的意思呀。」教學相長,教與學總是分不開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從「教學做」合一的原理出發,倡導教師與學生共學、共事、共修養。他認為,共學、共事、共修養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時下國內流行一種從美國引進來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概念,也即一種以學生為中心、老師輔助教學的模式,強調學生個性化學習,重點是讓學生在課下自學,老師由授課轉為進行引導。其實仔細揣摩一下就知道,這種教學思想和模式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已經有所體現了,具體從學生角度來講,體現了孔子「學而時習之」中重視「習」的思想,從教師角度來講,體現了孔子循循善誘、啟發式教學的思想。但實施起來卻難度不小,除了應試教育的局限外,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學能力及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非一朝一夕之功。 我們言歸正傳,看看孔子的教學內容是什麼?然後再思考下這些教學內容於今天來說,是不是已經過時了呢?

上面我們解釋過,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誨學生:古文、德行、忠實、誠信。

我們選擇其中幾個比較有爭議的地方拿出來討論下。首先,這裡的「四教」通常指的是四種教育的內容,指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弟子。關於此句的爭論焦點出在 「子以四教」 四個字上面,有人說是孔子用四項內容同時去教,也有人說是孔子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四項中的不同內容。但從孔子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育方針上去看,我們認為後一種更為合理些。

第二項內容:文,一種解釋是指古代的文獻書籍,如《詩》、《易》、《禮》等;也有人認為文專指《易經.文言》。《易經.文言.乾卦九三》中有這樣一段話: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大概意思是說:「一個道德高尚、能稱君子之人應當每日都要努力奮進、自強不息,即使到了晚上也要時時警惕自己、居安思危,若能如此嚴厲、嚴格的要求自己,那麼定能無驚無險、平安無虞、終成正果。」從「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一句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孔子是如何教人成君子的,君子若要精進自己的德行和拓展事業,最根本的是要秉持「忠信」二字。這和「子以四教」四項內容的「忠、信」兩項也是相符的。

第二項內容:行。可以解讀為德行,也可解讀為實踐。其實,德行裡面已經包含了實踐的意思,德行可理解為道德的實踐,德不僅是停留在口頭上的,更要去實踐。另外從孔子育人之道來看,仁道也好,中庸也罷,都是和道德緊密相關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目標。

第三項內容:忠。很多人認為是孔子教弟子要忠於君主,忠於父母,忠於朋友。其實我們若歸回到根本上來看這個問題,就很簡單。無論是忠於君主,還是終於父母或者朋友,這些都是「忠」的外在的表現,最根本的「忠」是要忠於自己,忠於自己這顆心,如何才是忠於這顆心?就是時刻警戒自己、讓自己這顆心秉持直道、中道。這從「忠」字本身也可以看出來,「心」上一個「中」字,也隱含著時刻把「中道」放在心上的深刻思想。因此,基於這個角度來理解,可以說忠於自己,就是忠於別人。如何驗證自己這顆心忠或不忠呢?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於自己來說,或許最好的辦法就是如曾子所說的,通過每日不斷反省自己,不斷反問自己這顆心,是否真的無愧於人。

另外,也有人將「忠」字拆解開解讀,上面的「中」指中庸之道,「心」指心性之學。什麼是心性之學呢?簡而言之,心指是本心,性指本性。「心性論」是很重要的「哲學問題」,中國古代儒、道、佛三家都有豐富的心性思想,這裡不在詳述。不過,我們可以很自信的說,中國在心性之學遠遠超過國外一些心理學理論,因此,不必一切向外尋求而迷失了自己。

最後,我們再進一步思考下,孔子這句話對我們的孩子的教育學習有什麼啟示?我想至少有兩點一是孔子是提倡學習古文的,以此來論,我們反觀當今讀經教育,並無不好,只是方法上存在一些不同。有的提倡素讀,老實大量讀;有的提倡興趣與學習相結合。這些都因人而異,孩子若是喜歡素讀,那就讓他按部就班的讀下去,若是不喜歡,那就換個方法,以興趣導入。總之,經典也是非常重要的閱讀內容。第二個啟示是我們若學孔子的教育綱領,就要懂得知行合一,知識、道德、社會實踐三者並行,因此,通過什麼途徑,引導、培養孩子的知行合一,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是我們做家長和老師們教育的重點。(譚清風)


推薦閱讀:

論語中提到「為仁由己」以現在的社會環境來看是否是「為仁不盡由己」呢?
如何評價南昌海昏侯墓清理髮掘過程中發現失傳近兩千年的《齊論語》?
「其父攘羊,其子證之」為何不是直?
《論語》為什麼叫「論語」?
論語里的三家:仲孫、叔孫、季孫和伯仲叔季的排行有一定的聯繫嗎?

TAG:论语书籍 | 四书五经 | 儒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