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讓我不一樣!

每個堅持跑步的人,身後都有一個如何開始跑步的故事。有人因為健身減肥,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有人為了治癒抑鬱,如地產名人毛大慶;有人因為純粹喜歡奔跑,如美國歷史上第一個跑馬拉松的女人芭比;還有人因為追趕時尚,挑戰自我,結識朋友,等等等。

我開始跑步的原因很簡單,治病。作為一個常年坐在電腦前工作的高強度腦力工作者,我的身體在大約三年前開始出現狀況。那時睡眠質量差,消化能力弱,而且經常不是這裡疼就是那裡不舒服。為這,曾經看了幾次醫生,照過X光和CT,預約了胃鏡還有腸鏡檢查,不過最終都做了醫院的小逃兵。

老公說:你跑步吧!於是乎,家裡就多了一台跑步機。

於他人來講,跑步或許並不是個多大的事。可與我而言,這是個很大的決心。從小學開始,我就抵觸和厭惡跑步,短跑沒速度長跑沒體力;到了中學時期,對跑步的記憶只有痛苦,不情願的參加紀念129長跑和3000米運動會項目,差點沒吐血;大學的時候,四年的800米考核,每次都需要好幾天來恢復。之前的30多年裡,跑步對我而言,意味著枯燥和痛苦。我忍受不了那種嗓子眼涌血的感覺,忍受不了心臟咚咚的要爆裂的難受,更加忍受不了一步一步還不到頭的精神煎熬。

雖然不喜跑步,但是在美國這個崇尚運動精神的國度里,這十幾年我還是不斷的嘗試和堅持了幾種運動,瑜伽、尊巴、普拉提等,卻從沒想過跑步。走在校園或散步於小區,經常看到老的少的無論寒暑的在奔跑。心中秒飄過羨慕但是更堅定的聲音告訴我:這不是我的運動。

彼時身體亮紅燈後,我被趕鴨子上架。剛開始時,我對自己的預期低的很—我不能跑還不能走嗎!於是我就在跑步機上快走了幾個月,從開始的五分鐘到後來的四十分鐘。慢慢的,慢慢的,我開始喜歡上這種感覺了—喜歡揮汗如雨時那種暢快,喜歡階段性目標實現之後對自己的重新認識,喜歡不斷挑戰自己和戰勝自己的喜悅。當然,讓我更加欣喜的是,我吃得香睡的好,哪裡也不疼了,而且生倆娃後的小肚腩也竟然消失了!

到這時,在跑步機上走路或者慢跑似乎已經不能滿足我了,我想到了戶外跑。當然,任何事情的發生除了內因就是外因的作用了。話說幾年前從加州大學畢業後,偶然得知讀書時的一位微胖屆朋友在跑馬拉松。當我看到他長跑一段時間的照片時,我驚訝的找不到下巴。當三十幾磅的重量從一個人身上消失後,你真能理解什麼叫脫胎換骨,什麼叫判若兩人!不過那時,除了佩服還是佩服。誰曾想,這種佩服在幾年後轉化成了自己去奔跑的動力!

當我決定戶外跑後,開始著手裝備。人說好馬配好鞍,可我覺得像這樣的笨馬更需要好鞍,否則更加影響興緻和發揮。但其實跑步的裝備真的很簡單。有一雙舒適的專業跑鞋,撒開腿就可以跑了。就這樣,從最初斷斷續續的跑,到後來不跑就身心不爽,也有一小年的時間了。這一年,我跑過美國的小區(湖邊、林蔭路,馬路),跑過北京的小區(去幼兒園接過孩子),跑過故鄉的海邊公園,跑過學校體育館的跑道。我沒有刻意的去訓練,也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去超越,只是單純的堅持,但是這種堅持卻讓我受益匪淺。

如今跑步於我而言,不再是一種單純的健身方式,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它讓我在戰勝了自己刻意施加給自己的小痛苦後,對自己有了重新的認識—原來我還可以這樣!它讓我在關注了那麼多跑者後,對生活有了更深入的體驗—她是多側面的充滿無限可能的!它讓我在堅守了一個人奔跑的那份小孤獨後,看到了自己內心的澄明和柔軟。「跑的越遠,離自己越近,因為你看清n你自己」(毛大慶)。

跑步這兩年來,身心得到了鍛煉,意志得到了磨礪,生命空間得到了拓展。跑步,也在不知不覺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了一種生活態度。雖然馬拉松從來都不是我的目標,但我知道,在我餘下的生命里,我會一直這樣堅定的跑下去。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的孩子們會和我一樣,奔跑在屬於他們自己的道路上!

推薦閱讀:

如何鍛煉中下斜方肌?
作為九零後,你在健身這條路上收穫了什麼?
一次練兩個部位,是分開練還是輪流練好?

TAG:跑步 | 健身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