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平庸時代 - Average is Over
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自己的工作越來越無聊,而退休還遙遙無期,不得不開始思考兩個問題: 如何保證自己今後幾十年的職場競爭力?小孩以後從事什麼職業?
《告別平庸時代 - Average is Over》一書嘗試回答這兩個問題。
一. 中產的消亡
考慮通脹後,美國過去10年博士(PhD、醫學博士MD、法學博士JD)和MBA收入上漲5%;而普通碩士下降7%,本科下降8%,大專等下降10%。
事實上很多中產階級的產出遠遠小於他們的收入。經濟危機中失業的人,60%來自所謂的中產階級;但經濟危機結束後增加的工作,75%屬於低收入職業。這說明大量所謂中產,處於小材大用的過度就業狀態。這和中國90年代的工人下崗非常相似。
數據表明,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在逐漸下降。1990年,美國國民收入中63%是勞動收入,到了2011年,下降為58%。大部分發達國家——德國、法國、日本——都從1980年起出現類似趨勢。
1969-2009年,考慮通脹後一個典型中等男性工作者的收入下降了28%。
隨著人口紅利、改革紅利、全球化紅利接近尾聲,這個趨勢在中國也會越來越明顯。
二. 和技術賽跑
在美國歷史上,技術和機器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比外國競爭和全球貿易要大得多。
1948-1975年常常被認為是美國工業化的光輝歲月,但這段時間西歐和日本在崛起,這些國家很多重要工業部門與美國直接競爭,包括汽車和電子行業。為什麼西歐和日本沒有影響到美國就業呢?這是因為當時機器對工人技術能力的需求不高,數百萬工人可以在生產線上找到工作。
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工人們可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20世紀初,美國就業人口最多的工種是農民。二戰後,隨著工業化、第三產業的發展,以及婦女解放運動,就業人口最多的工種變成了 秘書/助理(國內叫文員?)。1980/90年代個人計算機和Windows/Office普及後,大量秘書/助理工作消失,就業人口最多的工種又變成了 司機。
什麼工種就業人員最多,顛覆這個工種就會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從而吸引大量資本和技術,成就一代知名企業。
看看我們人類自身,這個趨勢同樣一目了然:內燃機、電動機和傳統機械取代了四肢,自動控制精密機器取代了雙手,計算機語音合成技術取代了嘴,語音識別技術取代了耳,人類剩下的優勢僅存於最為精巧的 眼 和 大腦。
所以,當前人工智慧應用最熱門和進展最迅速的領域就是 圖像識別(取代眼) 和 自動駕駛(取代司機)。
三. 駕馭機器
全球經濟中,稀缺性資源是:
高質量的土地和自然資源
知識產權,或者有關產品的好點子
擁有特殊技能的高素質勞動者
非稀缺性資源是:
非技術型勞動者——隨著更多國家加入全球經濟,非技術勞動者越來越多。
普通或初級知識型勞動者——基於Google,對於可以明確提出和描述的問題,個人可得到的知識與整個世界的知識相差無幾。只具備普通知識的勞動者,將越來越缺乏競爭力。
銀行存款或國債等簡單資本,也就是並不與任何特殊所有權相關聯的資本。
創造型勞動者將得到高工資和高資本回報,而普通勞動者和普通儲蓄只能得到很低的回報。
和19世紀工業革命時一樣,機器並沒有使我們全失業,在摧毀舊工作機會同時,也會創造新的工作。美國空軍面臨的頭號人力資源問題是 為無人駕駛平台提供合格操作人員。一架掠奪者(Predator)無人機飛行24小時,需要168名工作人員;一架全球鷹,需要300人;而一架F16戰鬥機,只需要不到100人。
隨著智能分析機器變得越來越強大和普及,最明顯和直接的受益者具有以下特徵:
- 能熟練使用電腦以及相關通信和信息處理設備
- 有很強數學和分析技能理解電腦的運行和工作原理,從而能熟練操作
- 能靠直覺將電腦應用於營銷等非科技任務。
管理者在協調複雜性大規模生產過程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今勞動分工非常細化,所以勞動技能越來越精細狹窄,也越來越需要協調一致。一個人的失誤可能會損害一個極大規模和價值昂貴的生產鏈。
長期趨勢是:中等技術、白領職員、行政和銷售類工作變少;對低工資、低技術工作需求增加;對高工資、高技術工作需求也在增加,包括科技類和管理類工作。1993-2006年,16個主要歐洲國家都出現類似趨勢。
能夠快速解讀機器反饋的人,將會獲得巨大回報。有能力解決,或者乾脆忽略不斷出現壓力的人,將越來越重要。
在實時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推動下,有些工作會變得非常簡單,只要按機器指示去做就好;另外一些則會變得更加紛繁複雜,更加難以預測,也更激動人心,我們應該準備好去迎接最緊張、最刺激、最危險的混亂。
四. 人口和產業聚集
經濟要素越集中,經濟效率越高。
很多經濟活動都發生在人口最密集、最富裕、最重要以及與世界中樞聯繫最緊密的地區。經濟活動正向人口最多的區域轉移,人口最多的地方顯然是亞洲。美國為了與之競爭,辦法之一是建立一個更大更強的人口和生產聚集區,就應該讓更多高素質移民進入美國。移民對美國未來經濟活力至關重要。
1970年,美國教育水平最高和最低的城市之間差距大概在16%,多數城市和全國平均水平差距在5%以內。今天,最高和最低城市之間的差距達到以前的2倍,並且只有一半城市與平均水平差距在5%以內。同時,互聯網投資熱點地區的工資和就業快速增長,其他地區則沒有從中受益——互聯網加大了美國國內地區差異。
倫敦和英國南部,德國南部 也出現類似聚集趨勢,中國就更不用說了。遠離區域經濟中心的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前途將非常暗淡。
五. 新時代的教育和學習
教育程序將成為教學的中心,甚至最重要的老師,人類教師僅僅是輔助因素。機器輔助下的自我教育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線教育正從邊緣位置不斷擴張,變得極度便宜、更加靈活。在線教育極度平等,可以讓聰明、自強卻非精英階層的個人超越精英社區成員。好的教育不再依賴於居住地與大城市的距離。但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自律、上進心十足的高智商成員,沒有學習興趣的人將不會有任何進步。
人類教師首先是一個榜樣和激勵者,必須能激發學生追求知識的熱情。面對面教育,將由知識的傳授轉變為激勵學生、培養學生嚴謹自律性。人類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把握動機、心理、教學節奏,向學生傳授保持鎮靜、保持注意力集中等技巧。
人類教師可以向電腦諮詢,以便更好的理解學生所犯的錯誤。評估結果的是機器,人類教師依然是解讀和傳遞這些信息的人(以啟發和鼓勵的方式)。
好學生會獲得電腦程序並自己摸索使用,在需要指導、反饋或升級高端課程程序時與人類教師定期接觸。他們的責任心會使他們勤奮努力並嚴於律己。
差學生的主要任務是接受激勵。對他們來說,教育更像海軍陸戰隊,充滿了紀律和團隊精神。
所以中國的嚴厲教育其實更好的保證了整體的質量,而發達國家的教育模式可能對真正愛學習的學生更有利。
特別有個人魅力的老師在新工作時代成為高收入人群。擅長自我激勵和自律的學生,將更容易成功。
六. 總結
充分利用我們人類最後的優勢——大腦,是在人工智慧時代生存的關鍵:
- 提高學習能力,不斷學習。
- 學習和使用最新、最強大的工具,放大我們的影響力,而不是和工具競爭。
- 發揮我們人類在心理、情感、溝通、協調、影響力等優勢,彌補冷冰冰機器的不足。
- 學習、工作、生活在才智和資源聚集的地區。
- 關注自己和下一代的嚴謹自律性和進取心,建立心理正向激勵反饋循環,而不用特別在意具體的知識點和技能。
首發於本人微信公眾號:大眾寬客(dzkuanke)
推薦閱讀:
※重要場合遇見權威人士留下聯繫方式後如何保持有效的跟進(follow-up)?
※職場中,這樣說話的同事,不要深交
※男將奔四,國企中層但行業低迷工資2000左右拖三個月,有去事業單位機會,怎麼辦?
※如何看待放棄20萬年薪回家自己干,三個月收入不足萬元這件事?
※勤奮和努力是職場最大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