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過去了,中國製造業還停留在鄧小平時代?
前幾日有風投朋友問我,與全球製造業對比,與30年前相比,中國製造業到底發展如何?老實說,從製造業整體的業態來看,我們與30年前鄧小平的年代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但若說到停留在鄧的時代,那就言過其實了。
一、 春天的故事
時至今日,1992年那個春天的故事所述的改革開放情景,觸動了一代人的心弦。以順德美的、珠海格力為首的幾個企業,開啟了珠江模式先河。其後三十年,美的和格力經歷了技術引進、自主創新、體制改革、全國發展、資本市場上市、互聯網衝擊、與互聯網融合的階段。
比起金融、互聯網、文創產業等高新產業,基礎民用製造業的變遷發展更能體現中國經濟政治在世界範圍內的格局變化。
憑著國人當年敢為人先、勇於開創的精神,中國製造業支撐了大半個經濟體系,加速了中國對外貿易的順差。遍地開花的工廠,加快的中國城市化進程,驗證了鄧小平「先富帶後富」的論述。
那一代人留給我們的,是一個原始資本充足、完整、快速發展的工業體系,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遺留了那一代人無法解決的難題,時至今日的「產業升級」似乎也陷入了僵化。
二、一代人的事情,一代人去做
鄧小平曾說過:「我們這一代缺少智慧,談這個問題達不成一致意見,下一代比我們聰明,一定會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法。」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製造業。
80年代,以豐田、日產為代表的日系車企進入中國,以合資方式在國內開廠發展——外方提供資本、技術、人員等軟成本,中方提供廠房、工人等硬成本。這樣的模式不但投入少、周期短、收益快,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護中國汽車工業,因此深受中方歡迎。直到現在,這種合資模式仍然是汽車行業的主流。
那一代的使命,是解決全球範圍對中國的技術、資本的封鎖問題,並且通過模仿、購買技術,逐步獲得了一定的自主研發的知識產權。
然而到了我們這一代人,大部分的高端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仍然掌握在外方手上,這不得不說是兩代人之痛。這也是為什麼需要產業升級,中國在製造業發展的規劃當中,特彆強調了高端製造業的技術發展規劃。
三、 上一代人,交了什麼樣的答卷?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如果按照這樣的說法,對比於全球製造業的發展,中國製造業仍然相對原地踏步?
我認為不是的。
無論是珠海格力、順德美的、青島海爾、深圳華為,從2015年報備的專利數目和質量來看,中國製造業仍然是處於前進的態勢——不僅是跟自己比,也是跟全球製造業在比較。
(註:通常上一年的數據次年3月中下旬才公布,故筆者使用了15年的數據)
幾年前,我曾經與美的智能家居研究院院長有過歷時兩小時的深度訪談。談升級,談創新,也談工匠精神。
他覺得,中國從來不缺乏工匠精神,包括他在內大部分的製造業從業人員,都在踏踏實實做技術、做質量。互聯網提倡分享和整合,這值得借鑒。但在製造業,尤其是高端製造業,不存在無私的分享和整合。中國製造業更多的時候,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往前走。
因為項目關係,他當時給我展示了美的的一些技術專利,並與國外主流技術做了比較,介紹其專利技術的先進性在哪裡。以點帶面,看到了這一代人交的答卷,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糟糕。
四、站在時代的節點,我們這一代人還能做什麼
跨界融合、創投空間,一直是近年來的關鍵詞。過去,我們有想法,但實現想法的門檻受制太多——資本、平台、行業空間,都是制約我們前進的攔路虎。但現在,我們是時候解開這些束縛了。
我們有技術、有想法,但是這個想法僅限於一個行業嗎?不是,跨界應用的成功,印證了技術的價值從不缺乏變現空間,以及對產業升級的促進作用。
我們沒有原始資本,就代表我們沒法將一個好產品量產、讓它服務更多的人嗎?不是。我們有好的產品,但卻缺乏欣賞這個產品的人嗎?不是,生活方式多元化、生活質量的提升,細分市場越來越多。
上一代人能夠為我們做的,已經做好了,他們為我們打下更好的行業、資本、技術、人才的基礎,對比於他們,我們已經是站著巨人的肩膀。時代給他們的使命,他們已經交好了答卷。我們呢,面對時代給予的機遇和使命,我們又能夠交出什麼答卷?
這個答卷,等著我們來一起填寫。
END共響君微信:AryaQ_Q,歡迎勾搭騷擾來調戲
推薦閱讀:
※工匠精神的正反兩面|袁嵐峰
※中國也有茶、花等藝術,為何這些到了日本就成了「道」?譬如:茶道、花道?
※如何評價「壽司之神」小野二郎?
※工匠精神
※日本一個刷馬桶的詮釋了工匠精神,老羅是怎麼詮釋匠人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