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睡眠監測」

首先說一聲抱歉,很久沒更新專欄了。我一直在關注近期發表的論文,但是最近的確沒有讀到質量好又比較對大眾口味的論文,攢了三篇近期發表在高水平期刊(Science 和 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論文,關於突觸在睡眠時發生的變化,也都屬於那種並不貼近普通人的研究,所以就放棄了專欄更新,論文鏈接放在末尾,有興趣的可以查閱,也可以一起討論:)

大家好,這次非常榮幸請到某三甲醫院睡眠監測中心的醫生 @種花兔 老師(這個昵稱和「老師」放一起略違和),開一場關於睡眠監測的 Live,種花兔老師從事睡眠障礙診療工作多年,這次 Live 我們會將基礎和臨床充分結合起來(其實我是陪襯),Live 入口:睡眠監測那點事兒,Live 時間:3 月 30 日 周四 20:00。

睡眠監測聽上去可能有點高深,但其實已經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不管是手環,或者多如牛毛的手機應用,還是智能床墊,這些都屬於睡眠監測設備。早晨還會看到有人曬自己前夜的睡眠:深度睡眠多長,淺睡眠多長,睡眠效率……也會有朋友來問我:深度睡眠多久比較合適?淺睡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感覺自己休息得並不好但是數據卻顯示不出來呢? ……想了解自己的睡眠狀況,你可能需要先了解一點睡眠監測的知識,甚至去認真做一次睡眠監測。這次我們就一起走進睡眠監測室,聊聊睡眠監測那點事兒。

部分市面上監測睡眠的手機應用

本次 Live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睡眠監測的原理是什麼?

? 如何進行多導睡眠監測?

? 手環和手機應用監測睡眠的準確性如何?

? 哪些人需要做睡眠監測?

? 哪些睡眠問題可以通過睡眠監測判斷?

歡迎大家參與。

論文鏈接:

Homer1a drives homeostatic scaling-down of excitatory synapses during sleep

Ultrastructural evidence for synaptic scaling across the wake/sleep cycle

REM sleep selectively prunes and maintains new synapses in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推薦閱讀:

凌晨自然醒後是否應該繼續睡?
怎樣能在短時間內調整自己的生物鐘?
為什麼每天早上上班時間都感覺想睡覺,很困?
熬夜、失眠或睡眠不足如何快速調整,在第二天保持清醒與注意力?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養成了熬夜晚睡的習慣?

TAG:睡眠 | 睡眠质量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