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區房真的很重要嗎?

不久之前在雪球社區裡面做了個懸賞提問:尼基的夢: 學區房真的很重要嗎? - 雪球

然後各路英雄好漢在評論下展開了討論,有很多人持普眾觀點。我每一條都看過了,覺得很能理解。也有很多小夥伴提到的觀點和視角非常有洞察。

但這些都沒能改變我對學區房這個現象最初的看法。以下是我的題解,均為個人觀點。

我們先破一下題——

不是教育很重要嗎。

不是學習環境很重要嗎。

不是學校教育很重要嗎。

而是學區房很重要嗎。

然後我們還有一個前提,就是此決策在同一個城市,你說山區的房子和城市的房子哪個重要。這沒有啥討論的意義。

而學區房這個現象的存在,就是因為大家列舉的這些理由了:學習環境(接觸的同學、老師、學習氛圍)、人脈、優質教育資源、離家近。(還有投資價值。但如果前面幾點可以證偽,那麼投資價值的邏輯就有問題。)

&.為了得到學習環境和優質教育資源,目的是更好的教育。

但是二者並沒有因果關係。更多是主觀感受。好的教育和學區房既不是充分條件也不是必要條件。最多只能說,學區房能夠提高一些得到好教育的幾率。

學區房≠>好教育

好教育≠>學區房

&.為了得到好人脈,目的是混得更好。

能認識牛逼的人最大原因大概是因為自己牛逼。我小學讀的就是一個工人子弟校,你們懂的,家長們98年的時候該下崗的都下崗了。我的同學大部分讀了職高,和父母一樣還是底層市民。高中我讀了市 Top5 重點,實驗班,開始認識一些「中產」家的小孩——父母做生意的,當小官的。大學我進的省 Top4,實驗班,金融全國 Top3 的高校。這時候能認識一些「非富即貴」了——有在福建有幾塊地、莊園的,有在江浙有幾百個平方的商場的,有家裡全是教授的,有畢業就進了聯合國的。

靠自己的成長得到的賦能和靠父母安排來的「好運」是完全不一樣的。但其實,自己牛逼也沒用。靠房子和靠自己,都改變不了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思維、性格、思考方式、行為習慣的塑造。這些才是一個人能走多遠的決定性因素。

評論裡面也有提到,重視優質教育資源是就是為了階層躍遷。然而我覺得大部分的階層是無法躍遷的。好教育最多能更好的繼承本來的階層。能躍遷的那是極少一部分人,而這一小部分,連階層的限制都能打破,還打破不了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限制或者說環境的限制嗎?

拚命買學區房,不如自己向上多爬個階層吧。也就是GT周說的那種雞血家長,而且是全方位的雞血。

&.保底心態我完全同意,就算知道可能沒用也想努力為子女爭取的心情我也完全理解。

&.好學校的教育就真的好嗎?

我們國家一本當中的 Top10 大學真心還是值得拚命考進去。這些學校不僅是父母的篩選器,也是個人智商、學習能力的識別器。能進 Top10 學校的孩子成才的概率很高,但也有可能是他們自己本來就是「才」,才選擇了這個學校。

但這些學校的教育就真的是好的教育嗎?大多數人覺得這些學校好的動機還是覺得進去了就能混得更好——一種功利性動機。

何況包括 Top10 在內的眾多高校愈發不能提供滿足社會和就業市場需要的人類素質和勞動力資源。這種功利性動機的結果不一定會好。

如果排除掉功利性動機,那現在的教育可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於親民,在於止於至善」嗎?「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於親民,在於止於至善」的教育能通過買學區房去追求嗎?

&.學區房可以賺市場情緒的錢,但是理念不合的錢不賺也罷。

不過我真不敢勸別人不買學區房,我只是說我自己不買。因為我動機不在這兒。從自身家庭情況和教育理念出發來考慮這個問題,可能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答案。所以就當我是放屁吧。


推薦閱讀:

這頭瘋牛蹊蹺多
瑞典薩博 荷蘭世爵 北京汽車 紳寶品牌 青年汽車 龐大集團之間是什麼投資關係?
〖投資理財100問〗六:最害人的理財觀念有哪些?

TAG: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