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轉型消費金融 找好「同夥」比「乾爹」更管用

最近有兩方面的新聞引起了老貓我的興趣,一是互金行業頻頻傳出國資系P2P平台停業、跑路的消息,甚至有的平台要和「乾爹」劃清關係;二是2016年下半年中小銀行「扎堆」成立消費金融公司,僅2016年下半年就有六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全部都有中小銀行的身影。

  在互金行業,我們都戲稱P2P平台如果有資本雄厚的企業做品牌背書,尤其是國資系企業做「乾爹」的話,在增信上優勢巨大。如今不少平台開始轉型消費金融,這時候需要找的不再是「乾爹」,而應該是「同夥」了。

  利潤下滑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實體經濟遭遇寒冬,房地產行業風光不再,銀行業躺著賺錢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2016年前三季度,工行、中行、建行、農行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0.46%、2.48%、1.19%和0.52%,而2013年度四大行的凈利潤增速還都在10%以上,這也是為什麼2016年我們頻頻看到有銀行高管跳槽進入互金行業的原因。老貓的一個在某商業銀行工作的朋友就在抱怨,今年的年終獎只有去年的一半,孩子的奶粉錢都要不夠了。

  四大行還可以靠著雄厚的資金實力和政策紅利活下去,而各地的中小銀行卻已經坐不住了,而且中小銀行體量小,在區域範圍內更加「接地氣」,這也是他們涉足消費金融行業的優勢。

  銀行「不差錢」 差消費場景

  即使是「不差錢」如銀行,組建消費金融公司也往往採取與多家企業共同出資的方式。如江蘇吳江農村商業銀行選擇了與海航旅遊集團、珠海鏵創等共同出資,而哈爾濱銀行則和同程旅遊、博升優勢等達成合作。因為銀行雖然「不差錢」,但是卻缺乏消費金融所需要的消費場景,而和其他行業的名企「跨界」組建消費金融公司,可以彌補銀行在場景這塊兒的短板,在短期內布局消費渠道。並且在銀行業目前利潤率不斷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小銀行為了突破地域的限制,選擇與知名企業共同合作,借眼下消費金融的風口 「揚帆出海」,尋求新的盈利增長點。

  而對於像海航旅遊、同程旅遊這樣的企業參股消費金融公司,更多的是出於業務布局,獲取消費金融牌照的方面來考慮。

  P2P轉型消金 跨界合作是關鍵

  既然連銀行進入消費金融行業都不單打獨鬥,那麼P2P轉型消費金融想要成功也該考慮和其他企業「報團取暖」。一是在目前國內的消金行業,3C數碼消費佔了大頭的環境下,P2P平台可以考慮與區域或者全國性的3C數碼賣場聯合,利用自身在風控、資金端,以及數碼賣場在渠道、售後方面的優勢形成互補,共同組建消費金融平台。

  二是入股已有的消費金融公司,解決消金公司的資金端問題,不過P2P平台的資金普遍成本偏高,雖然不少消金公司和P2P平台在合作,但P2P終歸不如銀行「財大氣粗」,而且與大大小小數千家P2P平台不同,成熟的消費金融公司或平台並不多,有點名氣的消費金融品牌累計貸款規模都突破了百億,體量上要超出P2P平台很多,所以P2P平台可以選擇的空間並不大。
推薦閱讀:

快訊 | 瑞士等74個國家明確將在2018年向中國交換CRS信息
【債券日評】20161216 關於最近債市波動的一些思考
投行實習?

TAG:P2P金融 | 金融 | 消费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