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出格秀

  政治諷刺在喬治時代曾經大為流行,也曾在帝國的全盛時期失去鋒芒,現在它又全副武裝地殺了回來,從鞭辟入裡的報紙漫畫與舞台劇到追求一時轟動的《偵探》小報等等形式不一而足。人們很容易就會將喜劇視為一場英式橄欖球賽中的球,穿越底線就是這個球唯一的目的。五十年代《狗腿子》節目的兩百萬固定聽眾是下一代喜劇演員得以發展的關鍵。他們的表演風格越來越刁鑽,諸如喬納森.米勒(1)與彼得.庫克(2)之類的新人走上了前台。《狗腿子》將球傳給了《出格秀》(3),《出格秀》傳給了巨蟒劇團的《飛天馬戲團》,巨蟒又傳給了《小不列顛》,直到裁判員舉起旗子宣布過線得分為止。每一代的喜劇都繼承並發揚了上一代的特色。在當時,唯一能與斯派克.米利根一較高下的是彼得.庫克,他還在上學的時候曾經將自己創作的劇本寄到BBC,米利根看過後還請他來倫敦一起吃午飯。將來將會創作出《飛天馬戲團》的喜劇演員們此時也都是庫克一夥的鐵杆粉絲。但是喜劇的本源一直在不停變化,米利根以及其他眾多親歷戰火的老一代喜劇演員與下一代的真正區別在於年輕一代的創作源泉將會是公立學校。假如當年拉博.巴特勒遵從本能廢除了教育體系中的階級結構,這個國家的喜劇面貌將會大為不同。到了六十年代,蜂擁進大學校園的中產階級下層與工人階級出身的青年將會對國家的氛圍造成極大的影響,但是眼下真正起決定作用的還是私立學校。這些學校的條件一般來說都比較凄慘。戰後的緊縮年份意味著沒有暖氣,難吃的食物以及匱乏的現代化設施,生活中充斥著生硬的慣例與惱人的等級制度,其中大多數都能追溯到維多利亞時期。

  彼得.庫克的學校是牛津郡的萊德利,這裡基本就是個自成一體的小天地,家常便飯的體罰,冷水淋浴,層出不窮的校規連衣服扣子怎麼系都有規定,強制性的集體體育活動,一點小錯就會招致曲棍球棒伺候,校園暴力屢見不鮮,教師們根本不加制止。這一切逼迫著像庫克這樣聰明但好欺負的孩子苦練模仿與吐槽來轉移校霸們的注意力——就庫克來說,日後的英格蘭曲棍球隊隊長泰德.德克斯特(4)也是欺負他的人之一。庫克的傳記作家,同樣身為知名喜劇演員的哈利.湯普森(5)記錄下了庫克關於如何通過引人發笑的方式來避免挨打的解釋。用湯普森的話來說,「這麼多年來,英國喜劇一直受惠良多於一代代公立學校的校霸們。」*58* 《偵探》雜誌的主編理查.英格拉姆(6)最早在斯托波利中學磨練自己的喜劇才能。在這裡新生被稱作「douls」,也就是希臘語中的「奴隸」。每天早上都要先洗個冷水澡。穿衣規則同樣繁瑣,僅僅是圍巾、領帶與馬甲的顏色搭配與扣子的系法就足以令人頭暈腦脹。全全體學生都要參加越野長跑,學生在前面跑老師在後面拿著鞭子追。英格拉姆的幽默並非基於模仿,他的長項是與日後加盟《偵探》雜誌的保羅.富特(7)以及威利.拉什頓(8)一起撰寫吐槽式的偽校園刊物。

  在萊德利與斯托波利,以及例其他眾多類似學校裡面,例如在約翰.克里斯(9)就讀的布里斯托克里夫頓中學以及查爾斯王子就讀的蘇格蘭戈登斯通中學裡面,男生們發展了一套切口來應對封閉而傷人的生活環境。他們對女性所知甚少,這意味著他們編的笑話往往充斥著低齡幼稚的性內容。他們很少持有極端的政治立場,不管怎麼說他們也是精英集團出身。庫克的父親曾經在奈及利亞與直布羅陀擔任公務員,英格拉姆的父親是個神經質的銀行家,還曾經當過特工,並加入過親納粹的英德友好協會(10)。他的母親是個天主教徒,姥爺曾經為維多利亞女王擔任過御醫。兩人從小受到的教育使他們輕視並嘲笑工人階級,儘管英格拉姆在朝鮮服役的經歷使他改變了這一看法。他們的諷刺牙尖嘴利,掩飾著憤怒與傷害,但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學校男生的風格,總是充滿了吃吃的竊笑與勢利眼的作風。

  這些男生中最聰明的一部分人日後都成為了牛劍大學的學生,當時這兩所學校依然基本見不到女生。此外當時兩校學生的評論對倫敦西區有著直接的影響。這些終日打成一片的學生當中既有日後的諷刺幽默大師,也有日後的政界商界要人。湯普森指出這一點將會決定即將橫掃英國中產階級的喜劇究竟會是怎樣的風格。1957年與彼得.庫克同屆的劍橋學生當中包括日後的保守黨內閣大臣邁克爾.霍華德(11),還有諸多演藝界名人。「之所以牛劍大學會成為政治諷刺作家的搖籃,是因為他們在校時曾經親眼目睹未來的政治領袖們在年少時如何拙於社交,只能通過加入辯論社團來認識新朋友。」(不過說句公道話,那些加入表演或者喜劇社團的學生大約也是這個德行) 庫克在劍橋將原先吐槽雷德利公學僕役長的段子改頭換面一番後用在了眼下的新環境上,很快超過一半的學生就開始模仿他的風格並且學習他的段子。有時喜劇演員的成功全看他能否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庫克找到了自己作為公學男生的聲音並再也沒有丟掉。他那不動聲色挖坑陷人的哲學席捲了公學與劍橋,然後是愛丁堡的《出格秀》,再然後一路走紅倫敦與紐約,直至最終流傳不朽。與之類似的是英格拉姆與拉什頓,他們兩個將中學校刊上的漫畫與笑話移植到了大學校刊,並最終與他人一起創辦了《偵探》雜誌。此外還有許多其他不同背景的人也對英國喜劇產生了同樣重要的影響——例如約克郡語法學校出身的阿蘭.本奈特(12),達格南的工人階級子弟達利.摩爾(13),肯特衛理會牧師的兒子大衛.弗羅斯特(14),等等。但是庫克與英格拉姆壓倒式的人格力量使得他們在這股諷刺大潮中具有了特別的地位。

  1962年2月28日,傳統的英國政治上層階級決定拜訪一下自己滿嘴怪話的喜劇上層階級表兄。女王御駕親臨倫敦幸運劇場來觀看《出格秀》究竟要如何拿自己的首相來開涮。庫克在劍橋上學時就模仿過麥克米倫,還在愛丁堡藝術節上露過臉。從之前一年的5月他就在倫敦開始了表演。女王陛下的首席大臣竟然在公共場合遭到如此嘲諷使得一部分觀眾憤怒退場或者在場外進行抗議。但是當天女王本人卻和廣大觀眾們一起笑得前仰後合。之後麥克米倫為了顯示自己大肚能容的首相做派決定也去現場與民同樂一把。這實在是一步昏招。其他托利大臣早已看出了這一點,但是首相依然坐進了觀眾席並被庫克一眼認了出來。他立刻拋開劇本擺出一副愛德華時代的腔調開始砸現掛,「我晚上要是沒事幹,特別喜歡溜達到劇場里聽一幫年輕活躍混不吝的諷刺演員拿我開刀,同時還得豁出這張老臉硬擠出一副傻笑來。」

  政治諷刺戲劇下手越狠就越成功。庫克不久就在Soho創辦了名動一時的「既得利益」俱樂部並成為了新諷刺運動的大本營。每晚在這裡都會進行戲劇與音樂表演,還有時興美食與酒水供應。似乎人人都想親身體驗一把新式喜劇,其中甚至還包括一些算不得有趣的人物。弗羅斯特在一家分店表演自己的麥克米倫模仿時就接待了當時倫敦勢力最大的幫派份子克里雙胞胎(15)。女王造訪幾個月之後,庫克買下了羽翼未滿的《偵探》雜誌並很快請來英格拉姆當編輯。BBC正聚精會神的關注著新式喜劇的發展以期將其搬上熒幕。最終結果就是弗羅斯特主筆編寫的《本周就這樣》(16)。這個節目播出了不長的一段時間,最後因為1964年大選臨近而停播。有那麼兩三年,一小群大學喜劇演員似乎真的創造了一個能夠改變國家面貌的歡笑共和國。

  這不過是幻覺而已。幾位主要當事人對此一直有著清醒的認識。庫克早在俱樂部開業多年前一次西德之行時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他諷刺地地稱之為「喜劇俱樂部的偉大傳統——別忘了它們曾在三十年代阻止希特勒上台的活動中出過大力。」他在不同場合發表過許多關於麥克米倫的言論,右翼份子與社會主義者都覺得他是自己一邊的。但是如果說庫克真有政治立場,那也是三天兩頭變來變去,對他來說抖包袱才是第一位的。英格拉姆絕對不是社會主義者,他思想獨立的托利黨立場使他可以全面抨擊黨內官僚並使他獲得了與十九世紀著名激進托利黨員威廉.科貝特(17)齊名的讚譽。威爾遜在麥克米倫與道格拉斯-休謨慘遭諷刺的時候一直興緻十足地隔岸觀火,後來他就任首相後還打算拉攏《偵探》雜誌,邀請英格拉姆到唐寧街十號做客並坦承自己是諷刺藝術的鐵杆粉絲。於是在工黨執政期間他就成了雜誌下手最狠的主要靶子之一。

  六十年代初諷刺運動的前沿也有些心懷政治抱負的人,其中很多都在核裁軍運動中變得激進起來。日後將會推出乳膠木偶劇《一模一樣》(18)的弗拉克與羅(19),是庫克的社會主義朋友。英格拉姆的密友保羅.富特(20)則是邁克爾.富特的侄子,後來成為了社會主義工人黨的領導人以及一位敬業的記者。但是英國左翼政治與在戰爭結束15年後撕碎托利黨麵皮的喜劇運動之間並不存在有機聯繫。絕大多數喜劇演員都是公立學校出身,他們攻擊當權者的行為只是當年在學校里嘲諷教師與校霸行為的延續。本質上來說,麥克米倫對於這幫人只是一位活該倒霉的校長而已。工黨內部全都是下層中產階級與工人階級出身的人,口音可笑,生活可鄙。如果雙方真的曾經結盟,那也不過是為了一時方便罷了。

  (1)ten.wikipedia.org/wiki/J

  (2)ten.wikipedia.org/wiki/P

  (3)ten.wikipedia.org/wiki/B

  (4)ten.wikipedia.org/wiki/T

  (5)ten.wikipedia.org/wiki/H

  (6)ten.wikipedia.org/wiki/R

  (7)ten.wikipedia.org/wiki/P

  (8)ten.wikipedia.org/wiki/W

  (9)ten.wikipedia.org/wiki/J

  (10)ten.wikipedia.org/wiki/A

  (11)ten.wikipedia.org/wiki/M

  (12)ten.wikipedia.org/wiki/A

  (13)ten.wikipedia.org/wiki/D

  (14)ten.wikipedia.org/wiki/D

  (15)ten.wikipedia.org/wiki/Kgoogle.com/search?


推薦閱讀:

明朝的小說中為什麼會出現「豹子頭」這樣的外號?中國古代有豹子這種非洲動物嗎?
日本政府應不應該驅逐日本境內的共產主義者?
外國人用筷子為什麼那麼難?
為什麼中國能比西方早一千多年廢除奴隸制?
吳昌碩、齊白石和張大千三人有哪些相關之處?

TAG:英国 | 文化 | 喜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