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芳草總易尋

已發佈於《科學世界》雜誌3月數字刊

世界廣袤,植物紛繁,形態多樣,有的姿容秀美,有的氣味芬芳。所謂 「十步之內,必有芳草」,芳草之中,又不乏可以治病救人的藥材。我國古代人民對於芳香植物有著執著的情愫,常將各類香草祭祀神靈、攜佩衣裳、或焚於香爐,文人墨客更是熱衷於將它們寫於筆下,用來指代芬芳高潔的品質、朦朧美好的愛情。nn

浪漫文人屈原大夫向來愛以芳草寄託情思,所作《楚辭》中的詩句 「辛夷車兮結桂旗」、「露申辛夷,死林薄兮」中提及的辛夷,即是一味藥材,不僅氣味芳香,而且開花姿態美麗。屈原筆下的辛夷,做成香車華貴雅麗無比;花開而落,潦倒荒林,卻成了薄命美人,誰讓屈原大夫一生憂愁幽思、悲憤滿懷呢。寄情山水的唐代大詩人王維也曾作詩《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辛夷花開在枝頭,花型大而肖似芙蓉,故以「木末芙蓉花」借指辛夷。

辛夷是木蘭科玉蘭屬植物望春花Yulania biondii、玉蘭Y. denudata或n武 當 玉 蘭 Y. sprengeri的花蕾,《本草綱目》解釋為「夷,荑(tí,嫩芽)也,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因花苞生於枝頭似筆,又有「木筆」之稱。每到隆冬剛退,春寒料峭時,玉蘭們的花蕾還畏寒似的裹著厚密的絨氅,毛茸茸一團,只待春日和暖就要綻放於枝頭,顯出一身護得極柔嫩的花瓣,玉蘭純白如脂如玉,望春玉蘭稍帶輕粉或輕紫色,武當玉蘭花色紫略艷,更添俏意,在初春的滿目枯灰之中一樹花開,佔得大片春光。不過勤勤懇懇的採藥人難解風情,偏要在花開之前就將這些絨球採下,晾乾為藥材。由於辛夷多毛,所以煎煮時要單獨用細布包妥,以免絨毛混入葯湯刺癢咽喉。木蘭科的成員們普遍具有沁人心脾的動人香氣,辛夷當然不例外,香味濃郁,直衝鼻竅,輕嗅即令鼻間一暢,心神清明。

辛夷之名作為藥物最早出現在《神農本草經》中。提起《神農本草經》,別誤會,這本書可不是神農氏寫的,畢竟那是上古傳說中的神祇。廣為流傳的神話里說神農氏的肚皮是透明的,可以看見五臟六腑——想想有些嚇人,嘗食各種植物之後,神農氏根據肚子里的反應判斷植物是否可以食用或者藥用;又有傳言說神農有條神奇的小紅鞭,鞭打植物一下就可以讓植物自己交代自己的各種屬性,如果果真有這樣的寶貝,去野外帶一條必是極好的。總之,神農氏「嘗百草,始有醫藥」,神農氏因而登上醫藥界的神壇。《神農本草經》雖然由神農氏冠名,但實際是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將世世代代口耳相傳的藥物知識集結整理而成,是中醫藥四大寶書之一。《神農本草經》將365種藥材分為上品(無毒)、中品(小毒)、下品(大毒),辛夷正是列為上品之一的藥材。書中描述辛夷其植物「木枝葉皆芳」、「久服,下氣輕身,明目,增年耐老」,當然,從如今的科學研究看來,《神農本草經》對許多藥材的功效描述並不全然科學。辛夷的芳香氣味來源於其組織中含有的揮髮油,臨床主要用來治療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和其他的鼻炎癥狀,本草經里的描述並未得到證實,讀者們也切莫盲目聽信,擅自服食。

同樣始載於《神農本草經》的多種藥用香草中,有一味同為上品的藥材,名為白蒿,即現在的艾草Artemisia argyi。艾草是菊科植物,和同科的大部分兄弟一樣,野性不羈,荒地、草叢隨處雜生。艾草含有抑菌、抗病毒成分,可以全草入葯,還能驅蚊防蟲。艾草的老葉可以揉製成艾條,點燃後熏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目的,但治療效果因人而異,未必灸到病除。艾灸發韌於我國,流行於日韓等國,2010年,經我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申請,艾灸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另外,鄭重提醒吃貨留意此處:艾草的嫩葉可以製成各種美食。在長江流域喜食艾草糍粑,一般在清明時,艾葉初萌,柔嫩多汁,採摘之後,搗碎和糯米粉混合,有時還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餡料,蒸熟即可,艾草的芳草清氣裹挾米面香氣催人食慾;在廣東東江流域,當地人在冬季和春季採摘鮮嫩的艾草葉子和芽,作蔬菜食用,煮湯清炒皆可。

除了藥用食用,艾草在歷史上也留下了不少蹤跡。春秋時期,艾草又名蘩(fán),因氣有異香,常用來祭祀,詩經中的《國風·召南·采蘩》就記錄了人們為祭祀而採集艾草的勞作。雖然艾草在古代是祭祀宗廟及神靈的香草,然而素來喜愛芳草的屈原大夫卻十分看不上艾草,詩云「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諷刺諷刺眾人以佩戴艾草這樣的惡草而非佩戴蘭草為榮;又言「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吐槽從前生滿的芳草的地方, 變成了滿目荒蒿野艾。屈大夫對艾草這種毫不掩飾的厭惡,只能用「彼之蜜糖,我之砒霜」解釋,恰如香菜、魚腥草、榴槤之類,喜歡它們的人覺得倍生異香,討厭它們的人只想掩鼻逃走。隨著時代演變,祭祀的風俗早已消匿,只有每年端午節,艾草才會拾起存在感,和菖蒲等物一起掛在尋常百姓的門楣上,承載著人們防疫驅邪的美好願景,為端午增添一縷葯香。

在土生土長芳香類藥物之外,有許多來自西域的舶來品,在《神農本草經》中並無記載。直至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開通,東西方互通有無,丁香、沒藥、沉香、安息香、蘇合香等西域香料傳入中原,得到了達官貴人的追捧。在交通不甚發達的古代,進口的香料十分奢侈,沉香、蘇合香等在如今依舊十分貴重。不過,作為香料戰爭主角之一的丁香,雖然曾經價如黃金、風光無限,如今卻已經成為一味徹底平民化的香料,進入尋常百姓家。

丁香是桃金娘科植物丁子香Syzygium aromaticum的花蕾,花筒細長如釘,且花蕾濃香,故名,又名雞舌香。丁子香原產於東南亞及馬達加斯加一帶,後引種栽培於我國海南、雲南、廣東、廣西等地。

丁香原植物丁子香花蕾及花 (該圖片來自網路tropical.theferns.info/

丁香於西漢後期引入中國。據記載,官員們上朝口含雞舌香,以使談吐芬芳,後來逐漸形成一種禮儀規範,延續數朝,雞舌香也成為在朝為官,面君議政的一種象徵,是朝臣日常性的用品。現代研究發現丁香富含揮髮油,提取的丁香油可以外用殺菌、麻醉止痛等。丁香還是一種常用的廚房調料,氣味濃烈、辛香麻辣,是許多重口味吃貨必不可少的調料。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文藝青年聽到丁香芳名,腦海里可能忍不住腦補起失意男子獨自對著「丁香空結雨中愁」、或者青石巷油紙傘下漫步走來「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的詩意畫面,然而詩詞中的帶著文青憂鬱氣質的丁香花並非藥材丁香,而是木犀科丁香屬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在國內廣泛種植,春天開花,花開一片,籠成深深淺淺的紫煙。

木犀科 紫丁香

芳香類的藥用植物還有許多,來自不同科屬,或平價,或貴重,氣味各異,形成氣味的物質多來源於植物所含的揮髮油,成分類型多樣,吸入人體後,可能對人體有一些未知的或微小或顯著的影響。總之,聞到怡人香氣總會令人神清氣爽,這大概就是這些芳草被發現、流傳下來的原因吧。


推薦閱讀:

【花名冊】送春歸,十六夜薔薇
網紅綠植如何選,怎麼養?只看這篇就夠了!
請問這是什麼植物的葉子?
繡球花、木繡球、瓊花和繡球莢蒾有何區別?
關於有機無土栽培的資料有哪些?

TAG:植物 | 香料 | 药用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