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5)穿道爾夫大衣的秀才造反

  社會上還有一群人同時站在托利黨小圈子與實業家的對立面上。這一群體的支持者穿著厚實的藍色或米色道爾夫大衣——這款羊毛大衣材質粗糙,前襟縫著栓扣,最早出現於維多利亞時代,後來在二戰期間大西洋與北極圈的船隊當中流行開來——搭配高圓領套頭毛衣,粗花呢夾克和結實的靴子。這些人都留著茂密的大鬍子。他們似乎完全不受美國時尚文化的影響。他們選擇的音樂也與正在逐漸滲透進青少年生活中的爵士與搖滾大相徑庭。對於政治弦綳得最緊的左翼分子來說,響徹全國各地、隨便在哪個煙氣繚繞的啤酒酒吧里都能聽到的民間音樂就是時代的聲音。

  民間音樂在五十年代的英國開始流行,儘管隨後流行音樂的井噴式大爆發使得這一音樂形式淡出了人們的記憶。民間音樂在蘇格蘭尤其受歡迎,當地的農夫與礦工都有唱歌的習慣,羅伯特.彭斯至今在此依然飽受讚譽,這也就使得「人民的音樂」有了深厚的群眾基礎。四十年代末,愛丁堡受選成為了年度國際藝術節的舉辦地(另一個候選城市是巴斯,不過因為轟炸受損過於嚴重而作罷),藝術節的重點是傳統的精英藝術——歌劇、經典話劇、芭蕾與高雅藝術等。1950年,蘇格蘭文學復興運動中心的詩人與歌手們變得越發焦躁不安,他們覺得蘇格蘭遭到了排擠。到了1951年,另一場人民藝術節組織了起來。這一項目得到了工會、共產黨、左翼市議員以及許多其他人的支持,它的興起也塑造了戰後蘇格蘭的民間藝術界。當時已經有人就美國文化淹沒英國文化的可能進行演講,音樂會與聚會上常見蓋爾語的歌曲、電影以及話劇。但是不到3年,冷戰剛剛進入高峰期,愛丁堡人民藝術節就關門了,因為工會方面認為這是共產黨的陰謀(共產黨的確影響過藝術節的舉辦,但是說這是陰謀就有些太過分了)。

  蘇格蘭之外的民間藝術活動在英格蘭北部、中部及西部最為風行,儘管民間藝術俱樂部遍布全國,1957年估計共有1500所。他們聲稱自己獨立於美國文化影響的態度未免有些防禦過度,因為美國當時也在經歷這自己的民間文化復興,也與左翼政治運動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也面對著來勢洶洶的商業音樂倔強地宣揚著自己「原汁原味」的特性。吉米.米勒是這一運動最出名的領導者,他出生在索爾福德,長在一個蘇格蘭社會主義分子家庭,家人有從軍的,也有搞音樂的。他在三十年代換了十幾份工作,後來娶了左翼女演員瓊.利特爾伍德並與她一同進行了十分激進的戲劇改革嘗試。兩人分手之後,他與一名美國民謠音樂家佩姬.西格墜入愛河並為她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我第一次看到你的臉龐》(1)。他是個極其投入的馬克思主義者,後來更名為艾文.麥考爾並成為了民謠復興運動的核心。此後他又創作了《骯髒古鎮》並由倫敦的愛爾蘭樂隊珀格斯傳唱開來(2)。其他關鍵人物包括退伍士兵與詩人哈米什.漢德森(3),他最初曾在西部高地以及各個島嶼往來奔走,收集民歌與民間故事。這些人全都才能卓越,熱情洋溢。有一段時間裡英國似乎的確可以創造一種與北美的舶來噪音截然不同的新音樂形式。

  民間音樂一直受到小眾的追捧,其中不乏比利.康納利(4)之類的明星。但是在凱爾特國家之外,這場復興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任何充斥著傷感與委婉情調的運動,任何堅持不在樂器上安裝擴音器的音樂形式,都不大可能在城市消費主義的時代站住腳。當時的商業動機是為那些早已對祖輩的鬥爭不感興趣的青少年聽眾們錄製並銷售短平快的歌曲,任何糾結、艱澀、嚴肅而不時髦的運動面對著專門針對新興青少年市場的風格與音樂面前都不堪一擊。爵士樂也曾在中產階級年輕人當中盛極一時,在這片極度反感「黑人音樂」的土地上也曾豎起過反叛的旗幟,但最終也因為同樣的原因式微了下去。時間過長、內容與形式過於複雜的現場音樂表演不得不讓位於更為輕快簡單的音樂。考慮到這場「正宗」與流行之爭的爭奪對象是年輕的城市消費者,很容易就能看出最終結果。到最後,優美而充滿活力的五十年代英國民間音樂復興只不過是英國為了反抗美國時代的全面到來而進行的又一次無能為力的反叛。

  遭受同樣下場的還有民謠與爵士樂愛好者們報以極大熱情的核裁軍運動。運動主要領導之一,歷史學家A.J.P.泰勒(5),日後如此評價道:核裁軍運動的支持者與反對這一運動的統治集團政客們都高估了英國的國際地位與影響力。「我們以為大不列顛依然是一個大國,能夠為整個世界作出表率。諷刺的是,我們其實是最後一批帝國主義者。」*31* 有這麼一陣,運動的確令英國政界為之一震,關於地球生命悉數滅絕的想法似乎和往常一樣更傾向於道德考量而非政治考量。運動的開端是結束核武器輻射擴散測試的倡議,這是時人最擔心的問題之一。當時廣受歡迎的作家普利斯特利以及德高望重的數學家兼哲學家伯特蘭.羅素都撰寫了富有影響力的文章來宣傳徹底放棄這一滅世武器的道德必要性。《新政治家》向赫魯曉夫本人提出懇請並出乎意料地收到了莫斯科的回信,儘管沒多大用處。工黨左翼全身心投入了禁止轟炸機的運動,莫斯科資助的大不列顛共產黨也是如此。這些人們,以及貴格教徒,和平主義者以及一部分記者,最終會在聖保羅大教堂附近的埃門庭院(6)聚集一堂,成立一個新組織,時間是1958年1月15日。一個月以後,超過5000人參加了組織在威斯敏斯特舉行的成立儀式,有些人在儀式結束後還繼續前往唐寧街示威抗議,結果遭到了逮捕。

  儘管核裁軍運動沒能說服英國主要政黨在冷戰期間放棄自己的核武器政策,也沒能阻止——遑論逆轉——美國在英國土地上屯集核武器的勢頭,這一運動的確成功分化了工黨,並吸引了上百萬追隨者的支持。對於一個搖搖欲墜的左翼組織來說,它的表現十分現代化,應對媒體的手段也相當純熟。它的標誌是一位職業藝術家傑勞德.霍爾通於1958年設計的反戰標誌(7)。這一符號很快風靡全球,知名度不在可口可樂之下。一夜之間,道爾夫大衣與黑毛衣上面上出現了裝飾品。奧爾德瑪斯頓大遊行最早是從特拉法爾加廣場出發前往基地,後來又採取了相反的走向。遊行規模從來不算大,但卻吸引了大量的媒體注意。組織中更為激進的分支,例如百人委員會(8),還採取了直接非暴力手段,試圖讓警察逮捕89歲高齡的羅素,這一手在公關層面上的確可圈可點。但是正如泰勒所說的那樣,這場運動的發起者是蛋殼腦袋,接受者還是蛋殼腦袋。另一位歷史學家認為這是一場典型的「反政治運動,參與者都受過教育,經濟條件優越,還有一肚子怨氣。這是一場紮根於中產階級左翼郊區,而非城市貧民區的運動。」*32* 運動成員在其他問題上也多持自由派立場,對於循規蹈矩的政治,尤其是工黨政治十分輕蔑。到了五十年代末,激進分子對於工黨已經一點興趣也沒有了。

  (1)t優酷-中國領先視頻網站,提供視頻播放,視頻發布,視頻搜索 - 優酷視頻

  (2)t優酷-中國領先視頻網站,提供視頻播放,視頻發布,視頻搜索 - 優酷視頻

  (3)tHamish Henderson

  (4)tBilly Connolly - Wikipedia

  (5)tA. J. P. Taylor - Wikipedia

  (6)tHaunted Mansions Around the World

  (7)t反戰標誌_百度百科

  (8)t在北美地區有一個同名華人權益組織,兩者不可混淆。百人委員會_百度百科

推薦閱讀:

古人主要吃哪些蔬菜?
為什麼普洱茶古樹茶一年比一年發芽晚?
布迪厄的文化資本:有文化有什麼用?
目前有哪些人可以被稱為活著的傳奇?
傳說中的神木「降龍木」,現在怎麼樣了?

TAG:英国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