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鮑肯的英國

  在這一時期最能表現英國國民樂觀情緒的人是一位出身伯明翰的猶太裔探險家之子。此人從小在婦女參政主義與激進主義的圈子裡長大。他拍攝的電影之前我們已經提到過了,這位邁克爾.鮑肯(1)就是伊靈喜劇以及其他好幾部賣座電影背後的製作人。他是那個年代的偉大詮釋者,論起影響英國人對二十世紀中期自身形象的記憶,除了丘吉爾本人以外無人能與他比肩。在美國主宰全世界文化的時代,他下定決心要保持英國的特色,他對英國家庭的預見融合了艾德禮的高遠志向與接下來托利執政時期的時不我待之感。如果當年核大戰真的打了起來,那麼鮑肯的作品大概會是年輕的BBC電視台最後播出的節目。*2*之所以要在他身上花時間是因為他的成敗為我們理解這一時期的種種深層動蕩與矛盾提供了一把鑰匙或者一份指南。鮑肯的作品將英國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社會風貌中最為尖銳的因素提取出來並加以濃縮,今天我們再看這些電影,依然能呼吸到那個年代撲面而來的新鮮氣息,似乎時光從來沒有流逝過。

  伊靈工作室今天依然保存完好。如果鮑肯還健在,那他一眼就能認出白漆刷的外牆與機庫造型的攝影棚。今天它們依然繁忙,又一次成為了電影的生產場地。甚至連馬路兩邊的酒吧都沒有變,當年鮑肯麾下的劇作家與製片人就在這些酒吧里喝酒抽煙,規劃展望,甚至大打出手。不過今天的伊靈已經不再是1931年工作室剛剛成立時倫敦西部無聊郊區的一部分,而是成了一個民族多元,時尚新潮的所在。伊靈工作室當年被人視為美國電影大潮面前的一座英國堡壘。自然,很難再找到比起伊靈工作室與好萊塢之間反差更大的事物了,好萊塢佔地廣大,燈火通明,一副唯我獨尊的架勢,而伊靈工作室的外觀更像一座中學。三十年代伊靈工作室曾經將十九世紀的音樂廳文化與新時代的電影藝術結合在一起,還請來了蘭卡斯特的音樂劇明星喬治.方比(2)與格蕾西.菲爾茲(3)來主演通俗喜劇。鮑肯本人也在多家電影公司工作過,例如庚斯博羅製片廠(4)與高蒙影業公司(5)。他一直在與好萊塢的強大實力對抗,直至最終自己也經不住誘惑跑到好萊塢為止。他在好萊塢混得不算成功,與路易斯.梅爾的關係尤其差,後者曾將揚言願意「砸上一百萬美金」把鮑肯徹底廢掉。據說鮑肯對此反唇相譏道如果自己打算禮尚往來根本用不著這麼多錢。他愉快地離開了好萊塢,成為了伊靈工作室的領導,歷經戰時歲月以及新耶路撒冷時期,直到1955年為止,其掌權時間之長令任何政客都無法望其項背,而他對英國電影的熱情也足以與任何政客對掌管國家的熱情相比。

  某種意義上,伊靈工作室就是當時英國的縮影。工作室有一位獨斷而神經質的領袖。在戰時養成了強健而帶有社會主義傾向的愛國主義影片風格(儘管丘吉爾對其中一部分戰爭電影總覺得不大放心,還曾嘗試著以失敗主義為名封殺掉其中幾部)。1945年鮑肯和他的同事們都投票選了工黨——用鮑肯的話來說就是「小小地革命了一把」——但是很快又積極通入到了反戰後管制的活動當中。如同當時的英國一樣,伊靈工作室也面臨著資金不足的窘境,不得不採取自己動手縫縫補補的方法來拍電影。伊靈工作室內部也存在著各種政治觀點以及背景各異的移民,有殖民地的來客,有白俄,有半共產主義者,還有激進工會份子。但是工作室要求所有人的無條件忠誠,工資則十分有限。重大決策都是在公開會議上經討論後作出的,散會後大家就一起到酒館裡喝個酩酊大醉。伊靈並沒有十分明確的意識形態,如果非得總結一下的話,那大概就是公平、正派、強調小人物的重要性,還有敢於直面惡霸的勇氣,不管這些惡霸是比萬主義者還是一般的官僚。

  在電影里,小店主與漁夫總能智勝白廳的官員與辦事員,小男孩與老太太總能智勝犯罪團伙。這些電影的立場傾向毫不含糊:絕大部分伊靈電影里的正面主角都是工人階級出身,而反派則一副上等人的做派。無論是戰爭片,驚悚片,心理劇,冒險片還是伊靈賴以成名的喜劇片,裡面都根本見不到性與暴力的存在。到了六十年代末恐怖片與所謂的「性剝削電影」開始在英國走紅時,鮑肯筆下帶刺地寫道:「如果說當年我所負責的電影當中缺乏性因素,那麼萬幸的是這點不足並沒有造成重大或永久的損害,因為當前的電影已經把我們損失的光陰全部彌補回來了……生活中可遠遠不止只有性與暴力啊,比方說還有愛呢……」在鮑肯的年代,「愛」字還沒有成為「做愛」的暗號。正如另一部非伊靈出品的電影《相見恨晚》(6)當中所說,戰後英國的理想似乎是「沏茶而非做愛」。對生活苦惱輕描淡寫的電影,在情節最高潮非得牙關緊咬保持沉默的電影,以及如小說家E.M.福斯特(7)所說,反映英國人「行動迅捷而感受遲緩」的神經系統的電影,這些影片很能反映當時這個國家以今天有多麼不同。這與好萊塢的作風大相徑庭,這些影片有意要以另一種方式來認識這個世界。用鮑肯的話來說就是將「真正的英國」介紹給全世界。他希望能通過電影向美國人、法國人以及俄國人展示一個「身為社會改革先鋒的英國,一個挫敗了社會不平等並主張公民權益的英國……」這一願景的確十分宏偉,但是正如當時的英國一樣,伊靈太虛弱,太缺乏資金,太過於即興發揮,以致無法實現自己的志向。在四十年代及五十年代初期的創作高峰之後,伊靈就淪落到了拍攝自吹自擂的言情劇的地步,而與此同時世界則在繼續前進。

  (1)t邁克爾·鮑肯 (豆瓣)

  (2)tGeorge Formby (豆瓣)George Formby

  (3)t格蕾西·菲爾茲 Gracie Fields

  (4)t希區柯克曾與這家公司合作拍攝過《貴婦失蹤案》,並藉由此片打入好萊塢。Gainsborough Picturesgoogle.co.uk/search?

  (5)t這家製片公司曾與希區柯克有過多次合作,出品過《39級台階》,《知道太多的人》等經典希氏電影。Gaumont British - Wikipedia

  (6)t相見恨晚 (豆瓣)

  (7)t愛德華·摩根·福斯特_百度百科

推薦閱讀:

全世界為什麼不能統一語言?
為什麼有些中老年女性也重男輕女?
說說你怎麼看唐朝的高力士這個人?歷史記載他的事都是真的嗎?
為什麼有些人除了上課時間以外都沒有學習,成績卻還是很好?
傳統武術中內力真的存在嗎?我怎麼記得「內力」這個說法是上世紀初,一個叫平江不肖生的武俠小說家發明的?

TAG:英国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