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日本做碼農如何呢(來聽聽東京大學計算機前輩的回答)

翼搏教育顧問原創,轉載請註明。

一提到日本的互聯網行業,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首先會想到的大概是沒有活力,缺乏創新,這些對不對呢?對,但這是從國家的出發點來說的,相對於其他行業在幾年之內會處於一個比較穩定的情況來說,cs領域的發展確實是日新月異。然而就個人留學情況來說又怎樣呢?

首先這個問題的產生和日本國情有關,作為早已進入發達國家(共產主義)的日本,各個行業發展的都非常平衡,每個行業的待遇也都差不多。既然每個行業都差不多,日本IT行業好像聽起來就比較累,並且又有著「3K黨」的傳說(きつい、厳しい、帰れない),自然在日本本土完全就沒有成為熱門專業。反觀國內為什麼計算機這麼火?說白了還是待遇問題,在國內面向funding project和面向工資編程的導向下碼農大軍如排山倒海之勢襲來,恰有一統全國之勢,因為國內不選擇計算機幾乎沒法找到有錢途的工作。就拿我自己來說吧,當時學校最火的專業分數要比計算機高20分左右,在不求最好但求最高的心態驅使下自然就選了分數最高的專業。而高中同班同學由於比自己低20分,被從當時「最熱的專業」調劑到計算機,剛開始同學還憤憤不平。毅種循環,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到了,同學年薪20w,我由於要出國只是想了解一下就業形勢,結果拿到收入最高的公司offer收入沒到同學2分之1…就我個人來說是不是看中了高薪才轉cs的呢?這也沒什麼好掩飾的,沒錯我就是想賺錢,當然本身也感興趣(並不是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門檻低未嘗不是好事呢,在我看來這恰恰給廣大由於種種原因編程並不是特彆強的留學生,或者是想轉行在國內又無法馬上找到IT工作的人提供了機會,如果計算機在日本火起來我們還能這麼容易找到工作么?對於那些編程實力很強的人想來日本,請移步六本木谷歌高盛,蘋果也打算2017年3月在日本建設研發中心,不少美國企業家也都有日本情節,比如喬幫主的偶像就是盛田昭夫,對於那些很優秀的人日本也不至於埋沒人才。

很多人拿日本和美國cs比,我覺得這是不太公平的。首先如果真的很有學術天分,打算做一輩子學術,並且自身硬體極好,注意是一定是極好,美國名校PhD的確是最好的選擇。但我想大多數人可能和我一樣,本科並沒有石破天驚的頂會論文,沒有逆天的GPA,也沒有拿到手軟的國際大獎,有的只是工薪家庭自費兩年會給家裡帶來沉重經濟負擔的心理壓力。在這樣的狀態下,能夠正常生活都是一個問題,還有多大的心思專心學術呢?而日本的國立大學學費可以說低到了一定境界,比日本人還便宜一半,幾乎等於白送,而在美國學費是要比本土高很多的。另外灣區的生活成本要比東京高很多,雖然工資高但真按照生活質量沒法說一定比東京好,日本的空氣質量和生活舒適度一句話說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接下來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既然日本互聯網環境這麼不好,那對於將來的發展豈不是很可怕,什麼都學不到怎麼辦?其實公司里還是有不少人挺厲害的,我剛剛也說過在日本選擇做碼農的都是真愛,和國內面向工資不一樣,所以裡面的人工作熱情都很高。剛進去的幾年肯定會有比你厲害不少的前輩,並且你遇到不會的細節裡面的人會跟你一點點詳細解答。當然編程最主要的還是靠自己,參觀飛機場學不會開飛機,和陳立傑坐在一起也不會提高你的編程水平,自己多練是提高編程能力的唯一途徑。

待遇方面,工作於日本互聯網可以在國內一半勞動時間,(國內996,日本964)具有國內碼農一半(甚至更低)編程水平的前提下找到不低於甚至超過國內互聯網公司的工作,並且不用扮演自動吸霾機的角色。

拋開名校情結和大神光環不說,對於留學生能具體感受到的切實利益,日本計算機方向留學相對於北美的優勢究竟在哪裡呢?

1:以極低的費用獲得改變人生的機會,就拿我自己來說,單是美國兩年天價的碩士學費就足以把家裡直接拖垮。而日本國立大學的學費僅有1w5,和國內差不多,並且日本的生活費和北京沒什麼差別,完全不用擔心經濟上有任何的負擔。

2:之前也提到過,能夠以很小的競爭以不強的編程能力輕鬆找到日企互聯網公司極低工作強度的工作,400萬的評價年薪雖說並不比國內高很多,但注意這是在國內一半勞動強度情況下的收入。國內互聯網公司普遍996甚至更誇張,而日本通常是964,為什麼說964呢,因為日本假期實在太多,動不動就連休,休日,平均起來大約一周工作四天,並且互聯網公司普遍不加班,那些說日企壓力大的人可以醒醒了。而如果剩下的時間不想浪費怎麼辦?自己給自己加班,下班了多練練編程吧,想一下怎樣提高代碼運行效率,怎樣寫出更優雅簡潔的代碼,怎樣突破自己的極限。

3:能夠以碩士期間的研究狀態判斷自己是不是適合做學術這一條路線。拿我自己來說東大入學之前我認為將來一定是以學術路線發展的,並且肯定會讀博。修士入學之後,每天基本上除了申請就是做科研了,還記得第一年修士寒假,大年三十的晚上寫程序寫到了半夜一點多,修士第一年連一部日劇都沒追完,但越往後越深切的感受到讀博士和當初想像的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解決問題並不一樣。首先為什麼要讀博士?讀博最理想的出路就是博士後回國找教職了,但大部分人都充當了分母的角色。就拿回國任教來說,現在都會要求發多少頂會論文,所以說現在的形勢是讀博士==發論文,如果沒法快速的發論文,教授不同意不說,就連畢業都是個問題。這樣就造成了很多人為了發論文而發論文,大部分論文也極偏理論性,學到的大都是屠龍之技,往往用Matlab和Python導一下庫驗證一下就算完了,很少有人靜下心來用C++自己先實現一遍原理,雖說不要重複發明輪子,但我認為重複製造輪子還是必須的,在正式進行科研之前首先要保證能夠有足夠強的工程能力實現任何論文里的代碼。並且讀的論文越多,越感受到大部分論文都是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因此現在我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不適合學術界閉門造車這條路,但工程能力還是要有的,所以畢業之前的研究重心就轉移到了代碼上。相比較而言,美國授課碩士結束想讀博士的話還要重頭再來五年,而日本只需要三年,銜接上也更自然。

4:申請門檻較低,相對於國內擠破頭申請美國CS而言,日本似乎冷門許多。首先日本計算機原則上不需要任何語言成績就可以申請(個別教授會要求),而美國是必須要有托福和GRE,另外日本對於GPA的要求不像美國那麼高,注意不是說日本不看GPA,相反非常看,只是說不要求太高,但還是要保證中上等水平。另外門檻低是不是意味著隨便誰都可以申請到呢?顯然不是,就拿我三年來100多人的申請經驗來說,教授的要求簡直實現了新的飛躍,尤其是2017年入學的這一屆。很多開始不看成績單的教授慢慢看起了成績單,很多剛開始接收二本學生的教授開始挑起了985,很多開始985見人就要的教授開始挑起了Top5,很多原本不要求語言的教授突然提出要求N1,很多不看計劃書的教授開始要求了計劃書,很多自身水平一般的教授要求計劃書提出新演算法解決當今學術難題,很多不面試的教授開始要求了面試,很多收過人的教授突然不再接收留學生,不一而足。申請是一場博弈,遭受挫折之後,我也會馬上調整戰略,與人斗其樂無窮。

5:生活舒適度極高,這體現在乾淨到不真實的空氣,極高的國民素質和各行各業絕佳的服務體驗,教授對學生研究課題以及個人的尊重,好到誇張的治安,美味的日料和二次元的天堂...

也許,作為普通人的你和我,窮其一生也達不到陳立傑的高度。但正如伍爾芙所說,對於普通人:他受一種本能所指使,要根據自己能撈到手的一星半點零碎知識,塑造出某種整體——某位人物肖像,某個時代略圖,某種創作原理。他不停地為自己匆匆搭起某種建築物,它東倒西歪、搖搖欲墜,然而看來又像是真實的事物,能引人喜愛、歡笑、爭論,因此也就能給他帶來片刻的滿足。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也能夠以自己的方式清醒的去努力,去成功,為每一次錯綜複雜依賴庫的安裝所折磨,為每一次的成功編譯而振奮,為每一次程序的成功運行所欣慰。

推薦閱讀:

電腦病毒能破壞硬體嗎?
DDR3和DDR4內存的區別?
遊戲中會自由飄動的頭髮是怎麼做出來的?
應該用電腦代替傳統的筆記方式嗎?
如何才能讓你的工作不被取代?

TAG:留学日本 | 计算机 | 留学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