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喝酒」就無法在江湖上立足了嗎?
春節期間,有位讀者問了我一個年輕人有著普遍困惑的問題,於是,今天單開一篇說道說道。
daizhaowen:
蔡叔,過年回家總是被教育要會喝酒以後出社會才能混得開,想問一下不喝酒是不是真的很難在社會上生存。
首先要告訴這位讀者的是,這個並非你獨有的困惑,我們在某些年齡段肯定是會被人教著做這些事的,其中就包括喝酒,所以這個問題值得拎出來單說。
01 抽煙喝酒的作用
在我處於你這個年齡段時(你應該處於大學時期),有數不清的人這樣勸過我,除了喝酒,在勸我抽煙和其他事時,也是同一套說辭,總之不學會XX,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我想我那個時候,社會的文明程度應該是更低一些,陋習也更多一些,所以在我看到其他人普遍的社交模式以後,應該更容易屈從,但我沒有。
為什麼呢?因為你想啊,他們口中所說的在社會上立足,不就是能跟絕大多數人混到一塊兒去么?喝酒也好、抽煙也罷,都是交流的一個引頭,也可以說是創造一個交流的環境罷了,將不同職業、地位、身份、背景的人拉入到同一個群體:煙民或者是酒鬼,這樣彼此間的隔閡可以少一些。
它的本質在於「銷售寶典」中跟客戶尋找到同一種興趣是一樣的。而之所以要學這幾樣,是由於好此道者眾,學了能用上的概率更大一些。
不過,這真的有用嗎?你回頭看看他們自己,是不是又抽煙又喝酒?那麼他們在社交中既然佔到了這麼多便宜,平均比不會喝酒的人混得好嗎?你可以自行統計一下。
之所以他們喜歡勸別人加入他們的群體,並非出於真的關心,而是因為一個群體的基數越大,利用這種方式獲得認同感不就越有效么?所以他們是為了群體的安全感,自發地充當志願者來拉你入伙,由於你還未進入社會,他們就可以以「過來人」的身份教你,因為此時的你沒有分辨能力。等你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為了社會認同,不管有用沒用,也許你也會自發去「教」別人了。
不過現代人惜命如金,「以酒會友」和「以煙會友」恐怕是不會太長久了,抽煙在我看來和吸毒是沒有分別的,而酒精是神經抑製劑,過量以後對神經系統的損傷是不可逆的,於是,在我們有了現代基礎醫學知識打底以後,這兩類群體的減少是個必然趨勢。
既然趨勢如此,這張網路的結點只會不斷減少,而他們所認為的這類「技能」(姑且稱為技能)的作用只會呈指數級減少,你又何必用力去做沒有未來的事情呢?
02 酒是如何助興的
有人說,社交中有酒才能助興。
關於這個助興的說法,我個人是這麼解釋的,由於酒精的神經抑制作用,會在短時間內將理性部分壓抑,釋放本性。由於每個人都知道對方戴著面具,於是,這可以看作是一個遊戲,誰先將對方的面具撕下來誰贏。
不然你以為是什麼?如果都這麼發自肺腑地愛好喝酒,那麼猜拳的時候該贏的一方喝才對,怎麼會是輸的人喝呢?很明顯,喝酒是一種懲罰性的,尤其是大口喝酒。我們經常喜歡說「感情深,一口悶」,其實潛台詞的意思是「你是否會為了不傷害我們的感情而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
我們現在把這種用喝酒來社交的形式叫「酒桌文化」,可別跟「酒文化」混在一起,這完全是兩碼事。
酒桌文化的主要目的在於抑制理性,大家赤誠相見,卸下偽裝,這樣聊事情就好聊一些,酒後是為了讓你吐真言。為什麼這麼多人致力於先灌醉別人呢?一個是讓別人難受總好過讓自己難受,另一個是為了在這場社交中獲得一些優勢,畢竟比對方多殘存一點理性總歸是多一點好處。
所以助興是助什麼興?是用別人助自己的興。
03 喝酒的必要性
那麼行走江湖到底需不需要會喝酒呢?
我們經常聽說有人靠著酒量好混得風生水起,這基本就跟說徐翔靠著會看K線成為股神一樣。
喝酒,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你覺得你的能力不行,給領導擋兩次酒就能高看你了?這種情況只有在公有制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因為領導緊張自己的利益大於公家的利益。
你覺得客戶在合同里沒有得到自己應有的利益,靠你連喝十八杯就跟你簽合同了?如果他是老闆,我想不出任何理由;如果他是個注重長遠利益的採購,我想不管你如何表現,他都會更關注合同的內容;哪怕他只是個短視的小採購,恐怕也更喜聞樂見你用別的方式向他「表忠心」吧。
你以為靠著喝酒搞定的事情,其實在喝酒之前已經搞定了,至於你在酒桌上如何表現,其實從長遠來看,真的不會有什麼影響。
所以喝酒社交這種事,本身並沒有必要或者不必要,只是你願不願意加入某個群體,並陪著他們玩遊戲而已,記住,那只是個遊戲,千萬不要將其當成你的社交利器,否則你會做無用功。
我在《你是在社交嗎?你這叫瞎忙活!》中已經明確闡明了社交的兩個賬戶:消費賬戶和工作賬戶,和朋友小酌兩杯並無不可,但不要騙自己是在「工作」,自己一定要清楚自己在使用的是哪個賬戶。
也許你在酒桌上會有一種幻覺,那就是我好像跟某些人平起平坐了,或者我跟某些人的距離突然就拉近了。很可惜,那僅僅是你的幻覺,你在玩的遊戲也許並不比狼人殺要更加管用。
只要你不想喝,你永遠都可以不喝,我這麼認為,也這麼踐行。找借口是對對方的尊重,而接受借口是對方對我們的尊重,對於尊重我們的人,我們可以先尊重他們,對於不想尊重我們的人,我們也無需尊重他們。
請記住,你在社會上立足,靠的永遠是你自己的價值變現,而不是對某個人意願的討好。
酒桌上的印象,就只在酒桌,離開這張桌子,你還是你,他還是他。
(完,歡迎點贊和分享)
作者:蔡壘磊
天使投資人|思維工坊創始人 | 高智商協會勝寒會員 |LinkedIn專欄作者
如果你也喜歡看理性、思辨的文章,請拿起手機掃以下二維碼,關注公眾號「請辯」(luojisiwei),有任何事,歡迎來後台找我。
我的新書叫:
《認知突圍:做複雜時代的明白人》
噹噹分榜穩居前三
當人手一冊的認知書籍,你值得擁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