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滋生地:無法被接受的渺小感

(此文已授權「十分心理」微信平台首發,轉發請與shifenxinli後台聯繫)

我的工作使我每天都會看到各種各樣「作為一個人的痛苦」。有的人因為自愧不如別人而倍感痛苦,有的人因為沒有一個幸福的童年而痛苦,有的人因為感覺被周圍人輕視而痛苦,有的人因為在人際關係中感受到各種困難而痛苦,有的人因為感受到未來的各種不確定而痛苦,也有許多人,因為身體里翻滾的各種痛苦體驗而痛苦。

作為一個人,大概沒有誰是從來沒有體驗過痛苦的,佛家說,人活著就是受苦,而我們心靈痛苦的來源,很多時候來自於我們無法接受我們自己作為一個人,其實是如此渺小的存在。在生命的長河中,當我們還沒有發展出敬畏之心的時候,我們會先發展出各種各樣的心理防禦機制,來應對我們所處的這世界,來抵擋渺小帶給我們的各種恐懼。很多時候,這些防禦機制保護了我們,但是同時也給我們帶來另外的痛苦。

在這個世界上,人是一種很奇特的存在:他既是萬物之靈,有著極強的創造力,他將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改頭換面,創造出了各種神奇之物;同時他又是如此脆弱,自然災害、武器、人際關係等等,都可以很輕易的傷害到人。人最終的結局,難逃一死,而死亡對人類來講,是如此不可知不可控的一件事,在死亡面前,人是極其渺小的,所以,死亡,也成為人類共同的恐懼。但總是有一些人,最終穿透了死亡的恐懼,於是會變得從容淡定,當他能夠坦然面對死亡時,他的成長之路也就最終踏上了真實,此時他也就不再需要那麼強悍的防禦盔甲的保護,他的心靈可以變得柔軟而有韌性,此時,他可能已經可以向死亡的終究到來臣服,而放棄抗爭所帶來的謙卑與敬畏反而會成為他的力量之源。

人從一出生,就邁上了走向死亡的旅程,所以從一出生,人就與強大的死亡進行著抗爭。死亡是人類逃不掉的宿命,所以因死亡恐懼造成的痛苦也與人類終生相伴。

嬰兒最早的安全感來自養育者,每個嬰兒都會渴望來自一個溫柔的母親和一個強大的父親的保護,如果他能夠獲得這兩個人,也就意味著他內心可以感覺離死亡的腳步很遠,因為父母可以滿足他的需要,而且可以為他阻止一切傷害。可是,每個孩子註定都是帶著失望長大的,他們出生後要不了多久,就會感受到對完美父母期待的幻滅:父母作為普通人,無法為孩子提供強大到足以與命運抗衡的保護,孩子無法避免地體驗到諸多因為自身的弱小而帶來的痛苦體驗:如果母親沒有敏感地識別出他的需要,他就會一直處在不被滿足中,忍受各種各樣的痛苦。這也許會促使嬰兒更加渴望一對完美的父母,也會更加因為沒有得到這對父母而痛苦。而這些痛苦,正是孩子最初面對自己的渺小時,所動用的一個防禦方式:當他感受到死亡或被破壞的恐懼時,就將強大且完美的期待放置在了父母身上,這樣就可以在他的幻想中,找到一個可以帶領他遠離恐懼的保護者。但現實又是很殘酷的,他所期待的完美父母並不存在,父母也只是普通人而已,所以被傷害的體驗早晚會到來。當他越無法接受父母同自己一樣,只是一個渺小的人類時,他的失望和恐懼就會越多,對父母的憤怒也就越強,被父母傷害的體驗也就可能會越強烈。而這些體驗會一直帶到成年,帶到他今後的人際關係中去。

父母對於幫助孩子發展出接受現實、承認並接受自己的渺小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個過程又是非常艱難的。因為大多數父母並沒有發展到有足夠的安全感,承認自己的渺小並敬畏生命本身的過程的階段。所以他們也並沒有足夠的力量帶領孩子面對自己的渺小感。當孩子尚小,還沒有建立起自己有效的心理防禦機制來抵擋對死亡和痛苦的恐懼時,就需要父母有足夠敏感的體察能力,來感受到孩子被保護的需要,也需要父母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孩子的恐懼所喚醒的,父母自己對死亡和被破壞的恐懼,當父母有能力平靜面對這些困難體驗時,孩子就會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勇氣,並進而以父母為榜樣,發展自己的應對能力。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父母的情緒平和是對孩子最好的養育」的意義所在。

對於「面對現實的能力」發展受挫的人(實際上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部分),他們就會發展各種各樣的防禦機制,來應對被(死亡等強大力量)傷害的恐懼。除了前面說到的把父母(權威)投射為理想化的全能拯救者,還可能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處理這些對於自身渺小現實帶來的恐懼,最常見的,就是用各種方式否認、抵消自身渺小的現實。有些方式是會帶來建設性的結果的,比如努力發展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變得非常優秀,從而抵禦渺小帶來的恐懼感,當然,他也會為此付出巨大代價,在追求優秀的過程中,他可能也會承受著另外的痛苦,比如對平庸的恐懼。

另有一些可能帶來痛苦體驗的防禦方式也非常常見,當然,我們能列舉出來的方式,也只是萬無其一而已,因為每個人都會在成長過程中發展出各種應對恐懼的方式,而這些方式的排列組合,就形成了一個人存在於世的獨特形態。

否認危險存在:在諮詢室中,我們常常會遇上一些「冒險家」,這些冒險家不是真的去探險,而是他們好象不能感知到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所以,他們常常會做出一些在常人看來是非常冒險的行為。比如一個女孩子可能會約完全陌生的男子到自己的住處過夜,或者有些人很喜歡去嘗試一些沒有保護的運動項目,等等。當諮詢師試著去與他們討論他的行為中的冒險成分時,往往會發現,他其實並不能意識到這些行為中的冒險成分。

這就像他的身體里缺少了一個瞭望塔,對通常人來講,瞭望塔的存在可以幫助自己及早發現危險,並發出相應的預警,從而保護自己遠離危險。當這個人身體里缺少了瞭望塔時,於是就缺少了對危險的警報機制。這個缺少,可以讓他遠離時時聽到警報的緊張,但同時,也因為缺少了對危險的警覺和篩查,反倒可能將他陷入真實的危險中去。

在競爭、戰鬥、打擊或貶低他人中獲得力量感:這是一類會給周圍人帶來強烈痛苦體驗的防禦方式。我們常常可以從大量使用這種方式的人身上感受到某種攻擊和敵意,對他們來講,在他們的幻想中,他們只要戰勝周圍的人,他就可以將渺小感投射給別人,從而保證自己在內心世界中保有力量感。

但實際情況是,當他們用這樣的方式去與周圍人相處時,周圍人往往會選擇對他們敬而遠之,而我們人類作為一種社會性動物,實際上是非常需要與他人建立聯結的。所以,他們動用這樣的方式越多,他們就可能越孤獨,進而體驗到越多渺小感帶來的苦惱。

否認依賴的需要:在我們人類的心靈世界中,獨立與依賴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充分滿足依賴需要的基礎上,才能最終發展出獨立的能力。但是,依賴是需要勇氣的,因為當我們依賴時,就不得不去面對我們弱小感。當我們恐懼於面對自己的弱時,就可能會否認自己對於依賴的需要,這樣的否認,會帶領我們遠離自身的真實,讓我們生活在一個「強大」面具的重壓之下。這些強大的感覺,雖然可以幫助我們暫時遠離恐懼,但也同時讓我們遠離了自己的真實,從而也會在人際關係中,遠離了真實的關係。

隔離情感:對於某些讓我們無法面對的情感,我們人類會有一系列的方式與它保持距離,比如壓抑,比如理智化,比如情感隔離。當我們無法忍受渺小帶來的痛苦體驗時,一個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就是將不受歡迎的體驗隔離掉。動用這樣的方式,當感受不到恐懼時,其他情感很可能也同時被壓抑掉,於是人就會變得像物品一般缺少靈動與活力,會變成一個乏味或枯燥的人。

推薦閱讀:

多看書真的可以讓人成長嗎?
大部分 IT 從業者的薪資漲幅一般是什麼情況?
如何看待龍應台在《親愛的安德烈》中對安德烈的教育?
一個人很乖,很聽話是優點嗎?

TAG:心理 | 人格 | 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