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陷阱 --拖延
我們很多人都有一些日程表,或是提醒軟體來「敦促」自己去完成之前制定的計劃或者任務。當我們打開電腦或者kindle時,也可能發現自己收藏了還多的影視劇,購買了無數的書籍,但總是「沒時間」去看。仔細回顧一下我們腦海中的計劃表,為什麼會有堆積如山的冗雜事項沒有完成,反而越來越多。在這麼長時間的「積累」之後,我們甚至可以憑記憶畫齣電視劇或者書籍的封面,但是直至今日,仍然沒有揭開過它們的面紗。我們總是在工作/作業上交截止日前才臨陣磨槍,在親友生日來臨之際才想到置備禮物,在用到鍋碗瓢盆時才注意到待洗的餐具已堆積如山。「我會完成這件事。」「我明天就開始。」「我今年要學一門外語。」「我要學一門樂器。」這些計劃基本上都是對我們自身發展有益的,但是事實上,我們卻很少完成自己的「宏圖大志」。我們的生活並不會出現實質性的變化,唯一的變化就是清單的長度。
1999年,心理學家們招募了一群被試,讓他們從包含24部電影的清單中選出3部電影,一些電影比較通俗,比如湯姆漢克斯的《西雅圖不眠夜》,羅賓威廉姆斯的經典電影《窈窕奶爸》,而另一些則更為深刻,比如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名單》,霍利亨特的《鋼琴課》等等。從分類上來說,顯而易見,一類電影有趣輕鬆,但是容易閱後即忘,而另一部分則相反,容易被記住,但是卻需要更多的精力去理解劇情。實驗的設計要求被試們在選擇好電影后立即開始觀看一部電影,第二天再看第二部,第三天看最後一部。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大名鼎鼎的《辛德勒名單》作為三部電影中的一部,因為對電影少感興趣的人,都知道這部電影獲獎無數,一定不會是爛片。但是有趣的是,大部分人並不會選擇在第一天就看《辛德勒名單》,相反地,大部分人在第一天看的電影都是輕鬆愉快的通俗類電影,比如喜劇片,動作片。只有44%的人選擇先看「費腦」的電影。當實驗者告訴被試們他們需要馬上看完三部電影時,《辛德勒名單》就被打入了冷宮,被選進觀看清單的次數少了接近三倍。
這個研究的結果說明了我們的喜好經常與我們的時間觀不相符。舉例來說,如果我們現在有兩個選項,在一個星期里看一本經典名著或者是看一本通俗小說,大部分時候,我們會選擇更輕鬆易讀的通俗小說(當然,本身喜歡經典文學的情況除外),同樣地,在一個星期之後,我們又會面臨一樣的選擇題,結果就是明日復明日,無限循環。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中有時被稱為現實偏見(present bias),指我們無法認識到我們想要的事物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著改變,而我們現在想要的,並不一定是我們以後想要的。就像我們在小時候總會想,為什麼大人有錢了不去買玩具零食。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每次去超市會買來一大堆食物日用品,尤其是新鮮水果,結果在幾天後又只能忍痛扔掉腐爛的水果,相信有無數的香蕉橘子還沒完成自己的果生目標就含恨進了垃圾桶。每次看完健身達人們的照片和勵志視頻,總是想下定決定奮發圖強,搜索了一堆教學,制定了飲食計劃,甚至去健身房辦好卡找好教練。第二天陽光正好,當我們躊躇滿志想要邁出第一步時,天色轉陰,下起濛濛細雨,大腦里的小惡魔說不定就喜笑顏開,駕馭著我們自己無法控制的雙腿回到了舒適的房間,「天氣不好沒辦法,沒事,明天再去就好。」大腦如是說道。
我們能輕易在網路找到無數的戰勝拖延症的「攻略」,書店裡擺放著無數以克服拖延症為賣點書籍。也正是因為如此,用時短,投入少的網課,尤其是像知乎Live這樣的知識分享形式越來越受到大眾的歡迎。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一小時學會XXX」之類的標題就控制不住自己的雙手點擊參與,然後告訴自己,我花錢學習了一項技能,或者了解了新知識,那麼我今天(或者這星期)的學習任務已經完成了,我可以沒有負罪感地去玩耍了。既然大家都知道拖延症的存在,那麼為什麼它就這麼難被擊敗呢?
一個由斯坦福大學進行的著名棉花糖實驗就能告訴我們原因。心理學家們找了一群小孩子,讓他們坐在一張桌子前,桌上擺放著一個鈴鐺,以及一個看上去就好吃的棉花糖。小孩子們被告知他們可以直接棉花糖,或者等待幾分鐘,得到雙倍的分量。如果他們覺得自己難以忍受美食的誘惑,那麼他們可以搖搖鈴來讓研究者們終止實驗。一些孩子很耿直,直接就吃掉了擺在面前的大餐;而另一些小孩則在盯著棉花糖的同時與自己的慾望鬥爭,直到屈服於強大的慾望。還有一些則一直嘗試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一些玩弄自己的手指,一些發出怪聲,在實驗的最後,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沒能抵抗住棉花糖的誘惑。如果僅僅是如此簡單的設計,這個實驗並不會那麼著名,這個實驗的著名之處在於研究者跟蹤調查了這些孩子的小學,中學直到成年,了解他們屆時的工作,貸款情況,家庭狀態等等。結果發現,那些能克服慾望控制自己的小孩們在成年後的發展也更好,他們能有更高的SAT分數(能夠等待15分鐘的孩子比只能等待30秒鐘的孩子的SAT成績平均高出210分),更善於應對壓力,注意力更集中,社交更活躍等等。這些並不是因為他們不貪吃或者更聰明,僅僅是因為他們能更好地告訴自己什麼決策是對自己最有利的。在小時候懂得利用小技巧分散自己對棉花糖的慾望,在長大後同樣可以將這些方法利用到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中去。
有興趣的可以戳下面的鏈接了解,很有趣的實驗
棉花糖實驗-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我們對於學習和工作任務的應對方式則表現得更為明顯,我們都知道如果為學習工作制定合理的計劃表,完成的效率是最高的,我們卻仍然「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一個研究在2002年就招募了一群學生,將他們分為三個班級。班級A需要在截止日前上交3篇論文,班級B可以選擇自由選擇三個截止日期,在每個截止日前上交相應的論文即可,而班級C,則需要每周上交一篇論文。結果如何呢?我們很容易能推測出班級A的成績會是最差的,儘管大部分學生都明白他們會拖延,所以需要將作業分散完成,但是過度的樂觀使得他們不可避免地「不見棺材不落淚「,仍然拖到了最後關頭。班級B,成績居中,儘管有不同的截止日期幫他們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學習安排,但是他們可以自由安排學習的時間,所以效果仍然不盡理想。成績最好的班級C,因為特定截止日期安排,必須時刻敦促自己,自然成績最佳。
拖延與我們的個人能力也有關係。一個研究找了171個5年級的學生,這些學生需要填寫一份與他們作業相關的問卷,這個問卷能測量出這些學生做作業時的動力,自我效率(對自己完成作業的能力的信心)以及他們的作業拖延情況。比如動力這一項,學生們需要在一個5分制的題目上打分,如果一個學生在「我做作業是因為作業對我學習發展的價值和貢獻很高」上打了5分,那麼毋庸置疑這個學生並不是因為沒做作業會受到懲罰或者內心的羞愧而去學習。結果發現自我效率與學習動力的關係很密切,一個學生對自己完成作業能力的信心越強,那麼他學習的動力也就越大,很自然,拖延的行為就會少很多。
如果一個人要立即給我們50元,或者在一年後給我們100元,我們會作何選擇呢?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直接拿走50元,因為誰知道一年後會發生什麼呢。但是換個方式,如果這個人要在5年後給我們50元,6年後給我們100元,那麼這時我們的選擇又會變了,大部分人這時就更傾向於選擇等待6年得到那100元,因為不管怎麼說,我們已經等很久了,再多等1年也無所謂。這個現象,就叫做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是指我們寧願要金額較小的眼前酬勞也不要金額較大的日後報酬,顯得毫無遠見,目光短淺。無數的研究想要探尋我們人類是如何做決策的,不難發現,一個決策的過程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但是有趣的是,這個延遲時間的長短在我們進行選擇時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像之前的例子,正常情況下,理性的人都應該選擇更大的一筆錢,但是我們的大腦卻經常顯得「不理智」。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有我們「猴子大腦」的一份「功勞」,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並沒有儲蓄,養老的觀念,更別說通貨膨脹,利率等等因素了,我們祖先生活在時刻面臨死亡的時代,自然地,在既得利益和長遠發展的選擇中,我們很自然地會傾向於眼前的利益。
想要克服拖延,最好的方法是哄騙「未來」的自己來為「現在」的自己去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決策,當面臨看書學習還是跟玩遊戲時,「未來」的自己才是承受結果的人,「現在」的自己經常是一個被大腦里小惡魔控制的傀儡而已。
落木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 — 《次韻李節推九日登南山》 陳師道
------
每次我寫一些科普的內容,總有人問為什麼沒寫解決方法。對於這類問題,我只有一句話,即使我寫了幾W字的解決方法,99.99%的人在看過後也不會真正做到,因為能做到的那0.01%根本就不會到處找解決方法。另外我的文章標題並不是「如何克服拖延」,何來的抱怨說我「不給解決方法」呢?如果真那麼有心,網上那麼多資料和書籍提供了無數的理論方法,為何在科普文下面抱怨沒給方法呢?
Dan, A., & Wertenbroch, K. (2002). Procrastination, deadlines, and performance: self-control by precommitm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3), 219-224
McRaney, D. (2011). You are not so smart. Sherryl Woods.
Mischel, W., Ebbesen, E. B., & Raskoff Zeiss, A. (1972). Cognitive and attentional mechanisms in delay of gratific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1(2), 204.
Read, D., Loewenstein, G., & Kalyanaraman, S. (1999). Mixing virtue and vice: combining the immediacy effect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heurist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12(4), 257-273.
推薦閱讀:
※為什麼受歧視或偏見的人,會歧視、看不起比自己更劣勢人?該如何看待這樣的心態?
※為什麼一個人想找人說話的時候卻總感覺找不到人說話?
※你的頭像說明了你是什麼樣的人?
※男生對於追星的女生(尤其是追韓國明星)是怎麼想的?
※如何評價APP解憂雜貨店?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