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變成小人兒的想法

當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很喜歡兔子,因為貓會喵喵叫,需要我做出情感回應,我總覺得它富有曖昧的訊息,不善於表露感情的當時,還不敢養一隻貓。而狗也會汪汪叫,太直接了,我也聽不懂它是什麼意思。

所以只有兔子,是我喜歡的動物。我沒有聽過它叫的聲音,也想像不出它能怎麼叫,它很小,很白,很柔軟,自凈能力很強,永遠乾淨漂亮。

我當時就懷抱著我的兔子,把它深埋在我的手臂之下,在周六周日,去某個剛開發的郊外荒地里挖洞。

我會在一個土壤的斜切面上,挖一個洞,把我的兔子放在洞里,兔子住在洞里,我會想像它住在懸崖峭壁上,我給了它一個遺世獨立的家,我的兔子也和我一樣喜歡挖洞,因為兔子在野外挖出洞穴,好躲避獵食者,所以常常也會狡兔三窟,有自己的洞穴設計思路,比我挖的小洞要工整得多。

當時小兔子就在洞里和我一起挖洞,它撥出來土我幫它用手運走,每個周六周日,我都會把我的精神放進土壤的洞穴里,和我的兔子一樣回歸原始。

有一次我抱著兔子去郊外的荒地里玩,遇到了小學同學,他們眼神奇怪地看著我,我彷彿是抱著一顆心臟在枯草叢生的郊區里,被人一眼看出來我有心臟病似的。很尷尬,很尷尬,我就只好談學習成績了,試圖以此提醒對方——"我這個人,雖然很奇怪,可作為好學生,就什麼都是對的。"

人家也是無可奈何,沒見過男生有誰出門抱兔子的。

兔子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你悄悄湊近它,它會神經遲鈍的嚇一跳,比如它會親你的皮膚,親幾下之後,痒痒的再輕輕咬你一小口,不是很疼,但卻很難忘。耳朵還可以根據聲源調轉方向。在懷裡的時候,它只會縮在你的身體里,彷彿我是一個洞穴那樣。

當時我也小,能摸到電視機,剛好能開開門,桌椅都很大,最初捉迷藏,我能藏進書櫃里,那時世界很大很大,一小塊餅乾,和手掌差不多大,兩個包子就吃撐了,整個世界相對於現在是巨大化的世界,小時候要走半個小時的路,現在10分鐘也就走完了。

當時身體都還小,生活蠻有趣的,一切都是巨大化的,一般來說體積越小的動物,心跳就越快,它們感知時間的速度也就更敏銳,對蒼蠅來說,你的運動慢的像在侮辱對手。而藍鯨的心跳,每分鐘僅僅只有九下,世界的滄海桑田,對藍鯨宛如一瞬間,蒼蠅不知有季節的變遷,而藍鯨壽命少則80年,多則200年,你對藍鯨說一句我愛你,也許過了許多年,它才剛剛發現,似乎有一個什麼東西,在我耳邊說了什麼。

小孩子的心跳較成年人快很多,世界在他們的眼裡,就變得很漫長,一分鐘六十秒,對於那時的我們來說,可是足足有90秒的分量。對於八九十歲時的我們,可能一分鐘的實際感受,只剩下不到30秒了。

在童年的時代里,我們的世界很大,我們的時間很多,青春彷彿永遠過不完,一個小時,上帝限時打折賣給你,再送給你半個小時的。沒有誰比小孩子更值得羨慕的了,他們擁有的是命運的加權,伊甸園就是童年吧。

日本文化里,有一個一寸法師,是一個小小人,可以坐在碗里,拿著針當作劍,去擊敗敵人。在一寸法師的世界裡,一切都是巨大的,人可以和麻雀搏鬥,可以和蝴蝶問路,可以坐著碗去探訪水域。世界上的資源,對於小小的人來說,幾乎多到用不完,當一個小小的人,幸福感該有多強呢。

所以宮崎駿的作品《借物少女》的世界裡,一切都很大,大到留戀不已,自然主義的描寫僅在庭院內,就可以完成整個世界的探險,人是小人兒,一個庭院就是全世界,就像日本人的島嶼,他們留戀舊土,不願遷徙。縮小在庭院里,哪裡都不願意去。《龍貓》里的龍貓可以變得無比巨大,公交車也是巨大的貓,樹木也是巨大的數目,當人變小了,就發現世界是富有旺盛生命力的。

當世界在精神上變大了,人的精神也就變大了。儘管是一種虛幻的成長,就像日本人,走得遠了,就會迷失方向,然後哭著回到家找媽媽一樣。日本在二戰拓展開戰爭局面以後,也是哭著回家找天皇去了。可是這樣小小的世界,美好的地方在於如果不擴張,就可以保持著較好的記憶,對朋友、家人、理想上的記憶,都可以被挽留。

我有時候就很想變成小人,感受,聆聽,生活在記憶里,畢竟長大了就吃不到比手還大的曲奇餅乾了。

縮小意識讓人在精神上,還原為類似人文主義的存在,在人與人的相處關係上,成為內外兩個圈層,對內溫柔體貼,對外保持距離感,在處理人生的問題上,更側重於聽,不偏向於寫,看,於是就更熱愛音樂,喜歡回憶,能不說的就一定不會說,能不寫的就一定不會寫,也不會人情即真理的逢迎,而是分別把靈魂儲存在各個空間里,像供奉神龕那樣,和盤托出的審視。

寫這麼多,那隻好推薦——《日本的縮小意識》這本書了,東亞文化巨人李御寧寫的,內容嘆為觀止,用精神分析,分析神話,分析國民性,兩個月前看的,其中有一種簡化的思想,是現在設計師所最愛的,相信在看過書後,你可以在審美上獲益。


推薦閱讀:

為什麼日劇里餐館吃飯都是一次性筷子?
東京哪裡有很可愛文具小禮品商店?
如何評價「偽中國語」?
普京會見日本記者為什麼帶著秋田犬 他是表達什麼意義?
打算以後娶一個日本女生,現在需要做哪些準備?

TAG:故事 |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