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 001 | 上海,早晨

每張照片都擁有一段記憶,這是記錄的第 001 篇

本篇記錄配樂:李志 - 你的早晨

這幾年常往返於京滬兩地,來回都習慣選擇下午最快的一班高鐵。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是 2016 年 2 月 27 日,那個周末,我第一次選擇坐過夜動車去上海。周五晚例行的 Design Workshop 還沒結束,跟老闆打了聲招呼就從北五環趕去北京南。

上車的一刻竟有一種新奇感,上回坐卧鋪還是去武漢讀大學時乘坐的綠皮火車,想想都快十年了。卧鋪間里沒有插座,我站在過道上,一邊給手機充電,一邊看朋友剛在閱讀 app 里送我的書。車廂里來往穿梭的人,只要你留意,知道他們從哪裡來、要去做什麼,並不是一件難事。

我的上鋪是一個中年法國男人,對面上鋪是他的中國太太或者女友。他們用法語對話,我不大聽得懂,看起來中國女人在讓他抓緊洗漱。十點左右,車廂熄燈了,法國情侶交談了幾句漸漸睡去。我刷了會兒手機,在車廂的搖晃中開始入睡。

中間醒來幾次,看了眼手機還是凌晨,夜間車輪與鐵軌摩擦的聲音越發清晰。在哐當哐當聲中,天色漸亮。七點多,我推開卧鋪間的門。法國大叔坐在過道的椅子上,捧著一本書,書頁的材質像是再生紙、泛黃,陽光從他背後的車窗照進來,越過他金色的頭髮、橘色的毛衣,落在書頁上。

很美的畫面,教人不忍打擾。有多少類似的時刻是無法被相機記錄的?我心裡感到一絲遺憾。洗漱完回到卧鋪間,從包里掏出一本沒讀完的書,汪曾祺先生的《尋味》。忽然發現,書的封面也是橘色的,像我隨身攜帶的保溫杯、像法國大叔的毛衣、像這一天上海的早晨。

我拿起相機,拍下了這張照片。

住過一年的上海,待了快三年的北京,都不是家鄉,說不上哪裡更有歸屬感。歸屬感這玩意兒本來就很虛幻不是么。是什麼構成我們對城市的依賴?工作、房子,還是那些最初交下的朋友?

前幾日跟一個朋友聊天,說到羨慕有的人可以說走就走,她說:「你有什麼放不下的嗎?」是哦,我有什麼放不下的嗎?2014 年從上海來北京,似乎是說下就下的決定。剛來的那年,會不小心說「回上海」,現在比較少說了。

去年的一個周日晚上,照往常從虹橋到南站,然後打車回家。計程車在二環路行駛,車窗開著、有微風,我望向窗外,有一種「回北京」的感覺。很難形容,就那麼一個瞬間,你覺得這個城市也算待你不薄。

因為霧霾的關係,很多人把逃離北京提上日程。但人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動物,來幾天好天氣,又覺得可以再撐幾年。所有的選擇,不過都是優先順序的問題。

說不準,也許哪天就回上海了。

本文首發於「寞茉時間」公眾號,歡迎掃碼關注。

節目微博:@寞茉時間 / 個人微博:@Momolog / 微信公眾號:momoshijianfm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薪資水平才能在上海生活的衣食無憂?
為什麼上海宜家中老年人佔位事件會發生?
2018 大齡未婚女青年,約會餐廳如何選 | 上海篇

TAG:上海 | 摄影 | 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