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癮君子喜歡蟾蜍?
2007年的一天,美國密蘇里州克萊縣警方逮捕了一名涉嫌吸毒的青年。警方指控這位名叫大衛·泰斯的渣男非法擁有一隻科羅拉多河蟾蜍,還時不時猥瑣地在蟾蜍身上舔來舔去…………話說這樣的舉動確實重口味,可是和吸毒實在扯不到一起,難道警察先生們搞錯了?
要搞清大衛·泰斯是不是被「吸毒」,必須先研究一下在事件中不幸躺槍的科羅拉多河蟾蜍。這是一種灰頭土腦的大型蟾蜍,生活在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又名素諾蘭沙漠蟾蜍。它們喜歡棲息在潮濕的地方,以昆蟲、小蜥蜴、小老鼠甚至其他蛙類為食。科羅拉多河蟾蜍的耳後和脊背生有發達的毒腺,受到冒犯時能分泌出毒性猛烈的黏液,足以狠狠教訓冒失的捕食者。乳白色毒液的成分相當複雜,其中最重要的兩種分別是5-甲氧基-二甲基色胺和蟾毒色胺。
這兩種名字拗口的毒素能輕易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只需幾毫克便會使人產生強烈的迷幻感。其中5-甲氧基-二甲基色胺的迷幻效力,更是比人工合成的二甲基色胺強上了十倍!嘗試過科羅拉多河蟾蜍的毒液之後,一位勇敢的志願者曾經這樣回憶:「…………四周的色彩變得無比明亮艷麗,不計其數的荒誕念頭瞬間一一湧現。難以形容的詭異幻覺緊接著出現,整個世界都在狂亂地縮小或變大,扭曲成不可思議的形態。無法抑制的興奮,讓我忍不住尖聲大笑…………」
科學家們早已弄清科羅拉多河蟾蜍毒液的成分組成,也很明白5-甲氧基-二甲基色胺的危險性質,倒霉的科羅拉多河蟾蜍因此有了「迷幻蟾蜍」的惡名。其實,早在現代科技揭示其本質之前,印第安人已經使用這種蟾蜍的毒液達數千年之久。憑藉科羅拉多河蟾蜍毒液的獨特效力,古代瑪雅和阿茲特克祭司能在宗教儀式上完成令人驚愕的奇異表演。印第安人還在石雕和壁畫上描繪神化了的蟾蜍形象,電腦遊戲《祖瑪》中吐珠子的大蟾蜍就是這個來歷。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嬉皮士群體中,使用科羅拉多河蟾蜍毒液做迷幻劑的行為曾經流行一時,後來才被更新型的毒品取代。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後,濫用蟾蜍毒液的行為再次死灰復燃。一小撮癮君子在網路上盛讚科羅拉多河蟾蜍毒液是「綠色、無害」的毒品,並且互相交流飼養蟾蜍、提取毒液的攻略。他們或是直接舔食蟾蜍身體上的毒液,或是將毒液乾燥後烘烤以吸食蒸汽,以期獲得「至高無上」的迷幻體驗。一張1995年出品的迷幻音樂唱片甚至被命名為「科羅拉多河蟾蜍」,可見這種沒節操的行為還真的挺流行!
世界上真有無害的毒品嗎?這當然是自欺欺人!科羅拉多河蟾蜍毒液原本就是劇毒的天然「化學武器」,經常攝入這些毒素嚴重損害人體健康,甚至會導致使用者的死亡。強烈的幻覺刺激,可能導致癮君子出現擾亂社會秩序、攻擊他人的衝動性行為,還可能導致自殺、自殘行為的發生。美劇《Fringe檔案》中,劇中角色Mark Young被人用蟾蜍毒液下毒後產生被一群蝴蝶攻擊的幻覺,最終竟然跳樓躲避的橋段,形象地展現了這種「綠色、無害」毒品的可怕一面。迷幻劑還會給癮君子帶來頑固的心理依賴和遲發性不良反應,甚至會導致精神分裂。
從另一方面來說,就算癮君子們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科羅拉多河蟾蜍招誰惹誰了,憑什麼要忍受無休止的囚禁和騷擾?!癮君子們,不要再害「蟾「害己了,放開那隻蟾蜍!
為什麼有癮君子喜歡蟾蜍?-搜狐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50餘大陸學生被中國文化大學以宿舍打掃不幹凈為由要求退宿?
※魔幻中國,一些官方新媒體的簡短笑料
※三體獲德國科幻大獎,人類歷史前推10萬年 | 一周新聞
※塑料吃到肚子里,不知不覺成為「廢品回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