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政治信仰很難改變?
也許你在假期遭受過這樣的經歷:一個家庭成員分享與你完全不同的政治觀念,突然間你就頭腦發熱了。你要麼憤而不語,要麼猛烈反擊。
神經科學家指出,他們現在可以找出這種常見體驗引起的大腦變化。
根據《自然》雜誌開放獲取期刊《科學報告》12月23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當我們的政治信仰受到挑戰時,大腦中控制個人認同和應對威脅的情緒反應的區域被激活。
論文的主要作者、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喬納斯·卡普蘭(Jonas Kaplan)說:「政治信仰就像宗教信仰,因為兩者都是你的一部分,對你所屬的社會圈子而言非常重要。」
「以另一種觀點來看,你必須考慮自己的另一個版本。」卡普蘭說。
這項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說明人們如何應對與自己相衝突的想法——無論是政治觀點還是假新聞的可疑內容——並且可以幫助我們找出如何在這些分裂時期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論文的共同作者薩拉·吉姆貝爾(Sarah Gimbel)說。
「了解人們何時和為什麼可能改變主意是一個緊迫的目標。」她在一份聲明中說。
在研究中,神經科學家們招募了40名宣稱自己是自由黨的參與者。研究團隊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檢測血流的變化,測量大腦活動。洛杉磯「理性項目」的神經科學家薩姆·哈里斯(Sam Harris)也參與了這項研究。
研究人員想要確定,如果人們的堅定信念受到挑戰時,大腦的哪些網路會作出反應。因此,他們比較了當提供反證時,被試是否改變了他們對政治和非政治問題的看法,以及改變的程度。
【挑戰政治與非政治信念時的腦部激活】在研究期間,研究人員向被試提供了他們贊同的八項政治聲明,例如「針對美國槍支所有權的管制法律應該更加嚴厲」,或美國應減少軍方的資金。被試接下來面臨的五項聲明與前者的意見相左。接下來,他們將對初始聲明的信念強度評1-7級。
神經科學家們在此期間研究參與者的腦部掃描,以確定哪些區域的活躍程度最高。研究人員發現,在最抗拒改變信念的人群中,大腦的杏仁核和島狀皮質更加活躍。這兩個腦區對情緒和決策都很重要,並且與恐懼、焦慮、情緒反應和對威脅的感知相關。
在政治信仰受到挑戰時,被試的默認模式網路的活動也上升了。卡普蘭說:「大腦的這些區域與自我、沉思和深思聯繫在一起。」
但是,儘管人們不會對諸如墮胎或同性婚姻這樣的政治話題抱怨,被試傾向於不死守對於非政治話題的信念。例如,當被試面對反證時(如「愛迪生沒有發明燈泡」或「愛因斯坦不是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們的信念程度被削弱了一兩點。
研究人員發現,當人們更願意改變主意時,杏仁核和島葉的腦活動也不太活躍。
「我很驚訝人們會懷疑愛因斯坦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但這項研究表明,在某些方面,我們對自己的信念會保持靈活性。」卡普蘭說。
Neural correlates of maintaining one』s political beliefs in the face of counterevidence. Jonas T. Kaplan, Sarah I. Gimbel & Sam Harris. Scientific Reports 6, Article number: 39589 (2016). doi:10.1038/srep39589
來源:Mashable 作者:MARIA GALLUCCI
封面:Koren Shadmi 翻譯:EON
推薦閱讀:
※虔誠地拜完菩薩後卻出現了不順意的事情,該怎樣看待信仰?
※為何幾乎所有宗教,人要進天堂必須先死?
※父子相傳的信仰
※為什麼在中國本土沒有誕生出一神教和無神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