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輿論中,我們是應該追求「程序正義」還是「結果正義」?
「采銅指責一笑風雲過等收錢洗地」事件也遇到這樣的矛盾:是追求結果正義憑藉普通人不了解的「心理學知識」曝出還是追求程序正義忍住不發?
采銅在當時的情境下幾乎不可能從別的渠道得到直接證據佐證判斷:要麼拿到聊天資料,要麼知乎後台給出活動數據證明異常。這兩種方式幾乎都不可能實現。
我並不是要判定采銅到底做的對不對,只是反思我們在面臨這樣困境的時候到底應該選擇哪種方式才更加妥當?
法律的選擇是「程序正義」,我的選擇也是,但我又認為「結果正義」必不可少,因為輿論、道德作為法律的補充,如果標準都和法律一樣那麼就少了它應發揮的作用。尤其面臨當下網路時代,許多事情個人根本沒有辦法獲得一手證據來佐證,如果事事等到騙術、騙局成為共識讓社會用代價教育群眾獲得言論基礎和共識的話,那麼代價太大而且機制也不完善。
從「程序正義」和「結果正義」角度來看現在網路社區氛圍可以明顯得到每個社區對於言論、氛圍的控制:知乎相對而言「程序正義」濃厚,也就是「理性」,微博的機制就更偏重「結果正義」。就算完全相同的個體在這兩個平台發言所偏重的都可能完全不一樣。
沒必要長篇大論來試圖說服大家如何在「程序正義」和「結果正義」之間選擇把控度,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在不同問題上所偏重的點也不同,我倒想給時常同我一樣面臨抉擇的人說下體會:
如果你絕對理性也不要過分打壓那些「不以事實、邏輯」交流的群體,你不參與即可,這個世界多元化,如果沒有輿論施壓,那麼知乎官方不會做出懲罰洗地行為;如果你特別追求結果正義,事事講究經驗、常識的話,那你最好也多動動腦筋,看看是不是已淪為輿論肉雞,並且每當你常識判斷錯一件網路熱點時最好反思一下,比如「整容女誣陷醫生迷奸」。
最怕的是那些追求「結果正義」的人在和追求「程序正義」的人辯論時先入為主就是為「反方」洗地,長點腦子,這世界又不是非黑即白,反駁你也不一定就是給反方洗地。
不過剛才在和別人探討中,對方的觀點是:網路中我就是在發表個體觀點。
我很認同,可能每個人給自己設定的尺度不一樣,導致大家看待網路言論的尺度也不一樣,看你怎麼把控自由度了。
當然我的思想肯定會影響這個專欄的調性,我會繼續嚴格追求「程序正義」。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智者求知,愚者求認同」這句話?
※如何評價此人的言論?求解?
※如何看待「有人罵你自然是你自己品行有問題」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