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魚的毒性據說要比河魨強50倍,到底能不能吃?

話說大自然和人類之間好像總是存在著某種誤會……

人們努力的把擬餌越做越像,甚至能以假亂真▼

但有些魚卻自甘墮落,越長越像假的,比如這貨▼

「身體都能捏出褶皺,一定是用某種軟膠材料製成的!」

「背腹鰭明擺著就是透明塑料,假到不能再假了!」

「可能是哪家公司為海釣金槍魚所推出的新款路亞餌吧?」

這些是上面這張圖發布在臉書上後,外國釣友們的普遍反映。

但人家真的真的是條魚啊!

它的名字叫擬態革魨。

魨哦?提起這個字不得了! 大家腦海里很自然地會浮現出賣萌又有毒的河魨。

河魨, 有的資料里也稱河豚,其實是不對的。因為真正的河豚是長這樣的。▼

作為一名釣魚人,我們平時最好還是把河魨和河豚區分開來,不然論壇里聊天時容易被別的釣友笑話。

至於和其他人就不用太較真了,反正對很多人來說,你不論如何努力也不一定能給他們解釋明白。

我就曾經試圖給一個女同事講魨和豚的區別:「豚,豬也! 一般情況下,不大可能會用到哺乳動物的名字去命名一種魚類,所以當你看到用河豚這個詞來稱呼一種魚時,這一定是錯誤的。」

女同事:「哦!……..那海馬也是魚吧,為啥叫馬呢? 荷蘭豬是老鼠吧,不也叫豬么?」

一時間我無言以對,就想給她在網上找個權威機構的解釋來證明一下「魨」字是個專有名詞,用「豚」來代替是不對的,於是輸入了大名鼎鼎的「河魨毒素」作為關鍵字索引,但是查到的結果卻讓我傻眼了。

第一主頁上除了百度還一如既往的保持著嚴謹外,其他搜尋結果竟然清一色直接用的都是「通假字」—河豚毒素。唉!你們誤人子弟不要緊,但害得我在女同事面前丟面子這樣不太好吧!

不糾結了,咬文嚼字意義不大,我們只要知道河魨毒素很牛X就行了。它一度被認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高的非蛋白類毒素,而且據說一旦中毒,無葯可治,死亡率極高。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病者是在意識完全清楚的狀態下感受到自身器官功能逐漸衰竭,自己全程觀看自己的死亡經過,真是相當的恐怖,所以河魨毒素又被稱作殭屍毒素。

河魨這麼毒,聽著就讓人感到壓抑,我們還是不要提它了,那聊聊傳說中比河魨還毒的東西吧!對,就是開始時我們見到過的擬態革魨。

前一段時間網上瘋傳,一位日本釣手捕到一條擬態革魨,以為是普通扒皮魚,就想直接刺身沙西米。做為一名現代吃貨,動筷子之前發朋友圈是必要程序,於是他上傳了魚獲的照片到推特。

有眼尖的網友馬上發現了這條並不是真正的扒皮魚,及時地回復了他的帖子,指出這是有巨毒的擬態革魨,絕對不可食用,因為它的毒性比河魨毒還要強50倍!!!

幸運的日本釣手及時的看到了這篇回貼,從而得救了!中國很多網友也在第一時間送上誠摯的祝福,並同時感慨到:「同樣是朋友圈,為啥國內外回帖差異那麼大呢?」

也有人提出了疑問,到底擬態革魨所謂50倍的劇毒是真是假,會不會太誇張了?更有一些美食主義者強烈地表示希望這只是個謠傳,因為這魚看起來真的很好吃!

擬態革魨到底啥樣的一種魚?究竟能不能吃,有沒有毒? 下面幫大家非專業科普一下。

擬態革魨又叫長尾革單棘魨,第二個名字很好理解,看上圖馬上就懂。

這種魚除了看起來不像真魚,摸起來其實也不怎麼像。 擬態革魨的身體表面並沒有正常魚類體表所覆蓋的粘液保護層,觸摸起來不打滑不黏手,所以很多第一次接觸到這種魚的人,會以為它是膠皮做的假魚,非常情有可原。

不黏手不代表手感好,擬態革魨的鱗片上布滿了小刺,使得用手觸摸時的感覺像是在摸磨腳皮的銼。擬態革魨的法文名叫做POISONN LIME, 直譯過來就是銼刀一樣的魚,蠻直白的吧。

擬態革魨屬於暖水魚,一般棲息在珊瑚礁附近。

和大部分珊瑚魚一樣,擬態革魨屬於被捕食的那一夥,在千百年不斷的逃跑和隱藏過程中,擬態革魨進化出一身快速變色的好本領。

心情好時游到哪裡就變色變到哪裡,根本停不下來

變換色彩只是初級偽裝,擬態革魨甚至可以通過改變身體的輪廓,來假裝成一片水草葉子或是一根珊瑚枝,這種高階忍術技能才是擬態革魨的看家絕技,擬態之名也由此而來。

可能由於偽裝得太好,導致同類之間也不容易發現彼此,所以一般除了繁殖期,擬態革魨大多時間都是單獨活動。

拋棄了不必要的社交,擬態革魨平時沒啥事干,省下來的大量時間都用在吃上面了,所以擬態革魨成長速度很快,體長最長可達110CM, 對於珊瑚魚類來說,這基本已經屬於巨無霸了.

擬態革魨對比自己個頭小的生物經常表現出很強的攻擊性, 它有時會突然襲擊其它魚類,啄出對方的眼睛;或者撕咬水母, 把水母的觸手全都啃下來……而擬態革魨這麼做,可能完全是出於好奇和好玩,因為它的食物主要是海洋甲殼類生物、水藻和火珊瑚,魚類的眼睛和水母並不是它的喜歡的進食對象。

擬態革魨非常欺軟怕硬——欺負弱者的同時,它又對比它個頭大的生物保持著極高的警惕性,分分鐘準備逃跑,所以,一般的潛水者和考察人員,很難有機會靠近擬態革魨進行拍攝和觀察。

觀察得少,得到的相關資料就少, 從而導致了在網上能夠找到的關於擬態革魨的詳細介紹非常有限。 更讓人頭疼的是幾家百科 ,它們對擬態革魨的描述,竟然還相互衝突。比如我們最關心的這種魚能不能吃的問題,維基就說"不能吃", 百度說"能吃"。這下尷尬了,到底聽誰的呢?

最好誰的都不要聽!如果一定要信誰,我們寧可相信那些真正吃過擬態革魨的人所說的話。

為了找到那些有擬態革魨食用記錄的人群和地區,我託了幾位在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的朋友,分別用他們所在國的語言在網上對擬態革魨進行查詢,希望能收集到儘可能詳盡的相關資料。但儘管大家都很用心幫忙,查到的有價值的信息也並不多,只聽說生活在馬爾地夫和其它幾個熱帶小島上的居民有食用擬態革魨的傳聞,卻沒有能得到任何可靠的證實。

最後還是多虧在日本的那位朋友,憑著死鑽牛角尖的精神,硬是被他在一組水產市場的信息里發現了擬態革魨的販賣記錄。我們根據這個線索層層跟進,最後把範圍鎖定在了日本的沖繩縣。

擬態革魨在日本主島被水產廳列為慎食魚類。但是在差點從日本獨立出去的沖繩,人們依然保留著一些琉球時期傳承下來的獨特飲食文化,其中就有食用擬態革魨的習慣。

除了製作生魚片,沖繩人還會用擬態革魨製作當地一種特有的美味---魚頭湯,據說擬態革魨魚頭部的肉質非常鮮美,久煮不散,非其他魚類的頭部可比,所以十分受當地人的喜愛。

食用擬態革魨在沖繩是一種普遍現象。設想一下,如果這種魚有劇毒的話,那麼在當地因為食用擬態革魨而引發的食物中毒死亡案例一定會很多。然而官方給出的數據卻很出人意料:至今為止,尚未有任何人類因食用此魚而喪命。不過有家畜因吃擬態革魨內臟而致死的個例。

看到這裡我們可以分析出:擬態革魨的肉應該是沒有毒可以食用的,或者說,就算有毒,也不至於致命,但不能排除個別擬態革魨的內臟含劇毒的可能性。

那麼擬態革魨內臟帶的毒是哪裡來的呢? 有三種可能:

A. 有人在內臟里下的毒。

B. 擬態革魨處於某特殊階段(比如性成熟期),自身分泌的毒素。

C. 外來毒素在身體消化器官的囤積。

恭喜答對了!這種外來毒素就是大名頂頂的西加魚毒!由於音譯不同,內地一般稱做雪卡毒素。

雪卡毒素雖被稱為魚毒,其實卻源自海洋里的一種藻類,這種毒素可通過食物鏈層層遞增積累,對魚類無害,但是對哺乳動物卻非常致命,其同劑量毒性比河魨毒素強100倍! 前面提到的擬態革魨比河魨還要毒50倍之說,看來還是有些根據的,只不過是把擬態革魨和雪卡毒素兩個概念給混淆了。

卡毒素中毒最初的癥狀和一般食物中毒很相似,但慢慢的病者會出現冷熱感覺顛倒的現像,這時就一定要及時送醫——不過也沒啥大用,因為雪卡毒素和河魨毒素一樣,沒有特效藥可治,所以,如果中毒了,就全看造化了……

而通常一次造化很可能還不夠用:對於一般病毒,人體生病一次後就會產生免疫力,但雪卡毒素比較變態,人一旦中毒,即使命大活了下來,那麼他最好以後就不要再吃魚了,因為再次接觸到哪怕是極微量的雪卡毒素,都會導致這人雪卡毒複發,且概率極高!

雪卡毒素的寄生體不僅僅只有擬態革魨,而是面向幾乎所有的珊瑚魚類,老虎斑和西星斑就曾在省港地區導致過多宗雪卡毒中毒事件。 擬態革魨被塑造為雪卡毒素攜帶體的典型,很可能是其體型相對較大的原因。一般認為體重超過2KG的珊瑚魚類不適合食用,就是因為大魚體內積累下來的雪卡毒素通常會更多一些。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並沒有任何針對擬態革魨的大規模商業化捕撈。就這一點來看,被人類認為有毒並不是件壞事,相比其它很多魚種註定死在餐盤裡的宿命,擬態革魨是幸運的。

擬態革魨曾被法國「最美凝望」系列主題明信片收錄其中,雖然覺得法國人這個「最美」的門檻有點低,但還是要對其點贊,因為我們的確能感受到他們要傳達的那種正能量------野生動物應被我們記住的是它們的美麗,而不是美味。

該抖的料都抖了差不多了,就此打住。

(作者 於雷)

歡迎大家關注知乎專欄。?知乎專欄——上鉤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專欄內容均為原創,轉載請私信本人或微信公眾號:上鉤( bitethebait),否則視為侵權,合作請聯繫fishingnews@vip.sina.com

希望更多交流,請加微信18600271408,進入上鉤微信群。


推薦閱讀:

魚要喝水嗎?
收藏動物模型該如何選擇?各品牌有什麼差別?
鯽魚有很多骨刺而非洲鯽魚少骨,那麼是否能讓兩者雜交出少骨而好吃的鯽魚呢?
魚類的中文學名是根據怎樣的規則命名的?
活動 | foodplay第十二期

TAG:鱼类 | 海洋 | 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