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轉型?收購?2017哪種規模的酒廠會發展的更好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對精釀酒廠來說,用這句話來形容剛剛到來的 2017 年再合適不過了。混濁IPA的風潮讓各個小酒廠成為了市場的寵兒,這些酒廠通過這種新風格名聲大振。早期發展成熟的大中型精釀酒廠面臨了巨大的挑戰,紛紛面臨銷售下降甚至裁員的局面。而那些坐擁巨大市場資源的商業酒廠則靜觀其變,等待著坐享其成。
小酒廠的春天
在剛剛過去的 2016 年,美國啤酒品牌和產品數量達到了7年前的三倍。截止到去年 11 月底,美國啤酒釀造商的數量突破 5000 個,並且繼續增長,預計這種增長的趨勢在未來的一年裡還將繼續。
酒廠數量的快速增長很大一部分是來源於小酒廠的崛起,這些小酒廠的啤酒產量並不大,一般以當地酒吧或商超作為銷售渠道,在保持獨特性的同時還可以做到供不應求。像 Trillium、TreeHouse,The Alchemist 這些以混濁IPA為賣點的酒廠,一經發售,門前必是排滿長隊,讓很多酒廠羨慕不已。
大中型酒廠的迷局
而那些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的酒廠面臨的問題就比較嚴峻了。根據 Boston Beer 最近一個季度的財報顯示,他們的出貨量和營收分別同比下滑 12%和14%,當前的股價僅為 2015 年同期的一半。
面對一個快速飽和的啤酒市場,廠商的高層們不得不尋找自己的增長點,在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中奪得自己的立足之地。除了昨天在產品文章中提到的新品嘗試外,更多的大中型精釀酒廠打起了渠道的主意,比如 Sierra Nevada 便開始對經銷商施加壓力,加強鋪貨能力。
但這種酷似商業酒廠的做法是把雙刃劍,很容易在獲得渠道的同時,喪失精釀酒廠更重要的口碑,因為你必須要去侵佔其他地區的市場。
如果你有足夠的品牌資產和商業認可,你可以選擇在國外生產、銷售啤酒,比如布魯克林酒廠就是這樣。但以全球為市場,走上百威英博啤酒公司的發展道路,很容易面臨大型工業酒廠的全方位狙擊。
去年已經有一些大中型精釀酒廠在小廠和商業酒廠的夾擊中受傷,並開始裁員。儘管聯邦在不停的遊說,各州也在立法上盡量減輕行業惡性競爭,但依然不可避免在 2017 年還會上演類似的人員削減。
商業巨頭即將發力?
去年,百威等商業啤酒巨頭們在精釀啤酒的收購上並沒有使勁全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百威英博與南非米勒的世紀合併,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各地政府對於反壟斷法的解讀上。
儘管如此,他們依然沒有停止收購的計劃,仍然有很多酒廠被商業酒廠所操縱。更令人替精釀酒廠感到擔憂的是,那些獲得資本注入的酒廠,成長都非常可觀。
Firestone Walker 上漲了 56.5% ,Pabst Brew 上漲了 24.7%。而百威英博旗下的精釀啤酒聯盟(CRAFT BREW ALLIANCE),報出了公司歷史上最大的凈銷售額,出貨量和銷售量。大中型精釀酒廠也頻繁曝出了被收購24.5%股份的神奇新聞(賣掉少於25%股份的仍然符合BA對於精釀啤酒廠的定義)。
Miller Coors 仍在收購啤酒廠並擴大其名下的地圖;Constellation 在大力推廣墨西哥啤酒品牌 Grupo Modelo;Heineken 旗下的 Lagunitas ,百威旗下的各種品牌,都在蓄勢待發。可以預見,在新的一年裡,商業大廠將會在等待中尋找機會,進一步瓦解精釀啤酒現在的市場份額。
總結
在2017年,對於小廠來說,花樣繁多的產品會讓他們很容易繼續得到非常良好的發展。對於大中型精釀酒廠則會面臨巨大的挑戰,是向上發展,還是向下沉淪,需要小心行事。而對於商業大廠,則會在渠道和資本上繼續對精釀份額進行蠶食,蓄勢待發,隨時開戰。
消費者到底會成為這場戰爭的受益者或還是受害者,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精釀啤酒新聞,請關注 imbeer 愛啤酒
訂閱號|wximbeer
官網|http://imbeer.com
推薦閱讀:
※買了幾瓶美國鐵錨啤酒,保質期到底是多久?
※IPA是真正的全球化啤酒(之一):起源
※為什麼國產啤酒很少小瓶裝?或者小瓶裝賣的不火?
※冰鎮啤酒雖然涼爽,但對健康有害而無益,這樣喝啤酒才健康
※喝了「失身酒」後萬一沒失身,我能告它虛假宣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