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不起 志陽來晚了-#11.石墨烯鋰電池 PP 隔膜

2016-12-31

第一批用石墨烯與 PP 高分子做成隔膜試片發現機械性能提升有限。趕緊協調河南義馬某隔膜大廠再次提供 PP 塑料寄到台灣進行第二次混練,也很快得到善意地回應,唯一最大的問題是往返快遞時間花費太久。我想遲早在幾個項目確認合作後,在當地設立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才是徹底解決之道!

第二批在試製時改用氧化石墨烯,雖然本徵機械性較石墨烯差得多,但想到以官能基鍵結石墨烯與高分子應該是個好方法,這次就分別以 0.1╱0.5╱1.0wt% 來混練,其實以每克 0.8 元來計算 0.8*1wt% 根本增加不到成本,第一批改善率在抗拉強度不到 10%,甚至伸長率還變小,我認為第二批一定有更好的結果。

王正君 (2015) 指出當填料 GO 的質量分數為 0.1wt% 時,GO/PP 復材的拉伸強度和衝擊強度分別為 37.7 MPa 和 4.4 kJ/m,與基體 PP 相比分別提高了 17% 和 5.8%。昨天我收到客戶針對第二批 GO╱PP 復材針對機械性能的測試數據整理如後,顯示我們通過石墨烯再氧化的氧化石墨烯,比傳統氧化還原法的石墨烯在機械性表現更佳 (見表 1)。重點是我們的成本還更低

這兩批客戶提供的 PP 塑料是大韓化油 H301f,熔融指數:2.8±0.4g╱10min、Tg=140±5℃、DSC 峰頂溫度 = 168±3℃。而 PP 加工條件為 220~230℃、模頭背壓 = 40kg。而第一批石墨烯╱PP 復材我們找專業混練母粒工廠代工,再送薄膜押出廠做成試片,但數據表現不佳。所以我實在懷疑 Kuilla (2010) 以平均片徑 1μm 石墨烯采熔融混合法,提升 PP 基材強度達 133% 的說法。我除了使用 20μm 與之不一樣外,其它都相同呀!圖 1是 2016╱8╱26 完成的第一批 GE╱PP 試片,表 2 是第一批的檢測數據。滲濾閾值為 0.5wt%。

有學者提出:片狀剛性石墨烯將高分子鏈限制住,使滑移變得困難,是模量增加的主因;但過多添加量造成無序分散於高分子,影響高分子鏈排列,反而使結晶度下降。那第二批除了改成氧化石墨烯外,我們嘗試 0.1╱0.5╱1.0wt% 試試。

第二批以氧化石墨烯做成的 GO╱PP 復材把我給搞死了!第一,我們在氧化石墨烯的製備方式比石墨烯還要複雜幾倍。石墨烯經過 2 小時酸化後取得官能基,但以冷凍乾燥後還是有水分,原因在於氧化石墨烯由於-OH 基會吸水,只好重做一次。但要怎麼將堆棧的氧化石墨烯塊粉碎成粉末,我們買了台均質機,結果石墨烯太韌,刀片一下都鈍了,好不容易才完成了 100 克氧化石墨烯粉末。

第二,在混練母粒時要經過水來降溫,結果在 0.1wt% 的母粒盡然有水氣,雖然只有 2 公斤,我只好花了點時間去烘乾,結果就發生像圖 2般碎玻璃的外貌,不過經檢測後機械性也還不差

我坦白跟客戶說明這個現象,也請他多點取樣檢測,昨晚他提供了在線檢測共 26 個點,統計二批檢測結果如表 1,在在顯示氧化石墨烯復材在機械性表現優於石墨烯復材

考慮氧化石墨烯製備如此痛苦,我已經想到更經濟實惠的工藝,正準備年後進行第七代乾式工藝,如果可行,則志陽的石墨烯材料組合將從現有的 200 多款一口氣提高到超過 300 款,成本還會降到每克 0.1 元,比我現在買導電碳黑還便宜,你說,那些說石墨烯產業化還要等幾年的「專家」豈不是氣死!

推薦閱讀:

打破砂鍋問到底–#17. 說說石墨烯家族的幾個特別事情 (二) 製備工藝篇
磷烯有哪些石墨烯所不具備的良好性能?
打破砂鍋問到底–#8.石墨烯手機貼表現合理嗎?
石墨烯量子點用於LED照明_光電 (#57*) *規劃中
石墨烯產業化案例-#1.從靜電紡絲設備到口罩銷售的納米纖維產業鏈

TAG:石墨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