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的孩子運氣都不會太差!這個能力比考試成績更重要

作者:毛志傑(家長課堂)

最近,寶爸經常在手機上看郭德剛的相聲和主持的節目。無論任何場合,郭德剛都能憑三寸不爛之舌遊刃有餘,彷彿無人能治。

忽然,寶爸腦子裡蹦出一個問題:「如果『說遍天下無敵手』的馬雲和郭德剛兩人同台競技的話,誰的口才更好呢?」

寶媽聽了答非所問地說:「現在這年頭光有能力還真不行,口才不好也得被埋沒。」很明顯,寶媽又聯想到了對兒子小寶的教育引導方面。

小寶孩子很好,學習、興趣、素質等各方面都很出色,但就是不愛多說話。對此,寶媽一直很擔心。

寶爸為了從馬雲和郭德剛身上找出可供小寶學習的優點,就繼續分析說:「馬雲口才的特點是能說的讓人『心服口服』,屬於『江湖正派』,說得每句話都是『電視能播的』;而郭德剛口才的特點是讓人『口服心不服』,機智多於理智的『江湖邪派』,大部分話都是『電視不能播的』。」

「但是,不管什麼正派、邪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現在都很成功!」寶媽屬於以結果論英雄的脾氣。

寶媽的話的確帶出了一個對傳統教育的觀點的質疑。

一直以來,我國儒家思想影響下的教育思想都是主張「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要你為人高尚,有能力,不用你自己說,大家都會崇拜你的,你一定會成功的。

但是,很多人在這一理念的影響下默默無聞地埋沒了一生的時光和才華。

我們相信,在大多數人心中,都會有被人認可或尊重的需求。而現實中我們更尊重的是「名聲在外」的明星,而不知道許多水平更高的大師們的名字。

這和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觀念不無關係。

我們在信奉經典的同時往往忽略的一些聚集民間智慧的「俗話」中蘊涵的真理。比如說「會叫的鳥兒有食兒吃」、「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等等。細細琢磨,好象「俗語」比一些廣為傳誦的「思想」更接近人們實際的感受。

但是,相信「俗語」的人往往不多。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這句話告訴我們:或許少數人相信的東西才真的有道理。

所以,寶爸說:「我們是不是得鍛煉鍛煉小寶的口頭表達能力?」

雖然說人天生有「內向」或「外向」之分,但是,「內向」不代表不會說話,只是不多說廢話罷了。一些很成功的「內向」人,往往能在關鍵時刻說出很經典的話。

「這方面我們應該學習國外的一些教育方式,在國外口才不行幾乎就不會有出頭之日」,寶媽說得很有道理,同時發起了疑問:「那怎麼鍛鍊出小寶的口才呢?」

寶爸回憶起了自己年輕時買的N多本《演講與口才》雜誌,這些理論知識或是乾貨對自己的口才方面幾乎沒有什麼提高作用。倒是工作後親身參加了一些不得在大庭廣眾之中進行的演講,鍛鍊出了不錯的口頭表達能力和穩定的心態。

於是,寶爸說:「我相信馬雲和郭德剛的口才都不是書本上看來的,都是在不斷的實踐中磨練出來的。只有多鼓勵甚至是逼迫小寶參加一些展示才能或口才的活動,才會逐步提高。」

寶爸心中將提高小寶「口才」提升到了戰略高度,他認為「酒鄉也怕巷子深」,而好的口才可以有助於小寶的成長。

寶爸顯然並不滿足於小寶將來只是一個孤芳自賞的「內秀」之人。

推薦閱讀:

一個人的口才有多重要,出到社會真的就靠一張嘴嗎?
第一次面對很多人演講應該注意些什麼?
有关博物馆的演讲如何变得有意思有深度?

TAG:演讲与口才 | 父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