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吃感冒藥開車等於毒駕

最近氣溫驟降,感冒人數驟增,很多人都知道感冒要吃藥,但你們知道吃了感冒藥不能開車嗎?小編要給大家提個醒哦,如果葯駕後發生事故,處罰按"毒駕"處理!

12月9日,遼寧鞍山一市民因感冒發燒,吃了兩片感冒藥就開車出門辦事了。當他開車來到鐵西區千山西路附近等信號的時候,打了個瞌睡,直接追尾前面的車,「當時也沒掛空擋,直接前進擋,不知道啥時候我把剎車鬆了,就撞前面的車了」 。小孫說起當時發生的事還有點蒙,還好他反應較快,沒有造成大的事故。

有多少司機吃藥後還會開車呢?記者隨機採訪了20位鞍山司機,14位司機表示都有過吃藥開車的經歷。葯駕有哪些危害呢?大家請認真看。

鞍山市交管局工作人員介紹,所謂 "葯駕",是指駕駛員服用了某些可能影響安全駕駛的藥品後依然駕車出行的現象,由於這些藥物服用之後可能產生嗜睡、睏倦、注意力分散、頭暈、耳鳴、視物不清、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很容易釀成禍患。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服用抗感冒類藥物、抗抑鬱焦慮藥物、鎮定安眠類藥物、降壓降糖類藥物、止痛類藥物、興奮劑、治療癲癇類等藥物後不要開車。但礙於難以檢測、沒有明確法律標準,近年來 " 吃藥開車 " 一直難以得到明確的處罰,交警往往只能給予善意提醒。在發生嚴重後果時," 參考毒駕 "。

如果必須服藥駕車

【主動表明身份】

看病時主動表明「我是司機」,請醫生盡量避免使用會對駕駛員產生不良影響的藥物。普通常見感冒,最好選用中成藥,或不含抗組胺葯成分的,比如白加黑中的「白片」。

【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駕駛者服藥時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商品標籤,特別是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等。

【不可超劑量用藥】

若自己買葯,種類越少越好。對已知有不良反應但不得不吃的葯,開車前減半量服用,等休息時再補足全量,或藥效消除再開車上路。

但是吃了以下這幾種葯就千萬不能開車:

【安定類】

如安定、氯丙嗪等,長期或大劑量服用後,常產生眩暈、嗜睡、肌無力、體位性低血壓和反應性下降等副作用;更嚴重的是視力模糊、眼球震顫,駕車時因看不準前方道路上突然變化的情況,極易導致車禍發生。

【催眠葯】

如巴比妥類藥物、水合氯醛等,晚上服用後能使人安睡,翌日還會有頭暈目眩、乏力嗜睡和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

【抗組胺葯】

如異丙嗪、非那根、撲爾敏、賽賡啶和安其敏等,因其對中樞神經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故有嗜睡、眩暈、頭痛乏力、顫抖、耳鳴和幻覺等副作用。

【抗感冒藥】

大多數感冒藥都含有抗組織胺類藥物,服後產生較多的副作用。駕駛員可改服不含組織胺成分的感冒藥。

【抗焦慮葯】

如丙咪嗪、多慮平等,常伴有疲乏嗜睡、視野不清、肌肉震顫、反應遲鈍和體位性低血壓等。若出現此種跡象,則應暫停駕車,就地休息,以求安全。

【降血壓葯】

如利血平、可樂定、硝普鈉、哌唑嗪和甲基多巴等,副作用廣泛,如心血管方面有心悸、心絞痛和體位性低血壓等;神經系統方面頭痛、眩暈和嗜睡等;其他方面尚有視力模糊、手指顫抖和疲乏無力等。

【抗生素】

長期使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和新黴素等,因毒害第八對腦神經,可出現頭痛、耳鳴、耳聾、視物不清、顫抖和體位性低血壓等不良反應。

【抗心絞痛葯】

如硝酸甘油、心得安、消心痛和心痛定等的不良反應有搏動性頭痛,在高速行駛、顛簸不平的車輛上尤甚,這是因為血管擴張而致;還有眼內壓、顱內壓升高而致的視力不清、頭暈乏力等。

【解痙止痛藥】

阿托品類生物鹼、阿托品、東莨菪鹼和山莨菪鹼等,常見副作用為視物模糊和心悸;過量則出現焦躁、幻覺、譫妄和抽搐等中樞興奮癥狀。此時應絕對避免出車。

【抗心律失常葯】

如奎尼丁、美西律和心得安等,常有頭痛、眼花、耳鳴和低血壓等不良反應;劑量過大可出現心動過緩、傳導阻滯,甚至低血壓昏厥。該葯還可使人反應遲鈍,不能當機立斷,易致車禍。

酒駕不得了,葯駕也很彪,「珍愛生命,遠離葯駕」。


推薦閱讀:

1000以內的買菜通勤自行車求推薦?
如何評價鹽城建設高架?
為什麼要設置「絕對禁止變道」的「實線」車道?
夏季高溫時路面、橋樑有哪些措施保證車輛行駛安全?
在柏油馬路上鋪設的鐵軌,下面的構造是什麼樣的?

TAG: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