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5: 怎樣幫助自己和孩子找到「心流」?——學會Let Go

原來無論怎樣的高大上的理由和目的,都抵不過一句「我樂意」。

大家好,我是陳棉棉(Alice)。本期文章從幫助孩子尋找「心流」講起,分析了父母該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幫助孩子找到「心流」,以及在此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規避什麼。

本文所使用的兒童教育案例均來自本人在加拿大工作中的親身體驗,為保護兒童隱私,文中所有的姓名均為化名,人物配圖全部來自網路。

本文章屬於原創,已開通有償轉載。如公眾號想要轉載請聯繫本人。拒絕任何不規範轉載(違者將會被追溯承擔法律責任,並按照作者標準支付稿酬)。個人用戶想轉發朋友圈請隨意。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專欄「愛麗絲與奇妙豆」,或者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AliceandMagicBeans

前面我已經(長篇大論的)講了「心流」的定義、作用和好處,那麼,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找到「心流」,實現個人成長呢?

答案很簡單,分成兩步:

向前一步,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鼓勵他/她與「自我感受」建立聯結

退後一步,觀察孩子的興趣喜好,支持他/她勇敢的去建立自己的世界

1. 向前,讓孩子與「自我感受」建立聯結

我生命中的前25年,都生長在中國。25歲之後,來到加拿大生活。

在不同的國家工作與生活,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除開文化差異,人的精神狀態也截然不同,彷彿一次徹底的蛻變重生。

25歲之前,我整個人非常的「緊繃」:想到未來自己要面臨的就業、擇偶和個人發展,心理壓力巨大。那時候常常有n「內心崩潰」的體驗,內心的矛盾衝突太嚴重了:一方面對自己想做的事心嚮往之,另一方面,又想完成社會對年輕人「三十而立」的標準,想有穩定成功的事業與生活,因此所有的選擇都必須深思熟慮。

(可能全天下的年輕人都是這樣;已經有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為Quarter-Life Crisis,即和「中年危機」同類型的「青年危機」/「四分之一」人生危機n)

那段時間把自己逼得太厲害,不肯原諒自己的任何失誤,常常無端感到難過、失望和焦慮。總之,肯定算是「心理亞健康」的狀態。

25歲之後,下定決心去加拿大生活,整個人一下子放鬆了。我花了25年時間,發現自己不適合生活在國內,所以勇敢的做了一個了斷和告別,也頗有點「自我放逐」的意思。

來到溫哥華後,我發現自己很喜歡單純簡單的生活方式。這個城市的人們來自世界各地,包容性極強,人人忙著做自己,沒人有空對我評頭論足。我的心理壓力像冰塊般緩緩消融。我很快就習慣,像本地人一樣坦誠的接納自己的感覺,談論自己的感受,跟隨直覺和內心衝動來做選擇,而不是基於某個固定的社會標準。我學著與自己的感受建立聯結,把自己的喜好看的最最重要。我這才發現,原來無論怎樣的高大上的理由和目的,都抵不過一句「我樂意」。

如果我早一點明白這樣的道理,25歲之前大抵能過得更輕鬆些。感謝我的爸爸媽媽,對我個人意願的尊重和無條件的愛。這確實是萬中無一的幸運。

很多中國孩子其實都和我一樣,從小建立了一種「犧牲精神」,他們常常會選擇脫離自己的感受,放棄個人喜好,去迎合父母和社會對他們的期望。然後,在過去大半生後,他們取得了俗世的成功,這時候,輪到他們強迫孩子去代替自己實踐當年的宏願……

「你知道嗎,小時候,爸爸曾想做一個畫家,為了生活才去當了工程師。」於是勒令自己的孩子去學習繪畫,也不管他/她是不是真的樂意。

所以我們走在人群中,一抬頭,看到的全是一張張麻木的臉:人們的「自我」被壓抑得太厲害,導致自己不敢再去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只是麻木的活在父母的期待里,努力賺錢、結婚生子、追求車子房子票子……

這樣的親子模式,在我們中國,甚至整個亞洲,都非常普遍。

這樣的親子關係,讓人覺得很悲傷:父母從未滿足過個人願望,於是希望在孩子身上實現自己的訴求;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殷切盼望,努力用稚嫩的肩膀去承擔不屬於自己的沉重的責任。這樣一來,生命已經不完全屬於他/她自己;有一部分的他/她是為了父母和家族利益而活著的。

如果我們在小的時候,不是被教導要「聽話」,而是被鼓勵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早早就建立了和「自我感受」的聯結,我們現在一定會成長為更快樂的人。

2. 退後,允許孩子建立自己的世界

每一位父母都應該修習一門學問,叫做「放手的藝術」(The Art of Letting Go)。

不肯放手,不肯退後,孩子如何能把注意力從父母身上移走,如何去將精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又如何去構建自己的世界呢。

想知道孩子的興趣和「心流」在哪裡,只需要看看他們願意為什麼事付出最多的時間

有些大人們總是不理解,為什麼孩子們能夠一整個下午坐在沙坑裡堆沙子或者在小溪邊玩泥巴。在他們看來,孩子們的「傑作」不過是毫無意義和拙劣無比的垃圾。然而,在孩子們的頭腦中,他們可能在建造最堅固的城堡、構建最精密的太空飛船,或者在亞馬遜探險、在加勒比海當海盜、在森林裡搭起一間最美麗的樹屋……

這個時候,如果大人們能做到對孩子的作品「不干擾」和「不破壞」,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了。更體貼的家長,可以嘗試著和孩子溝通,聽他講述自己對於作品的理解,並表示欣賞,讓孩子享受一番作為「人生藝術家」的自豪感。

需要注意的是,真正的「觀察」不是敷衍了事、在一邊玩著手機一邊「陪著」就好,而是要走心的!

nnnn試想想下面這個片段:

一名兩歲的小朋友坐在地上玩積木。媽媽坐在旁邊的沙發上玩手機。

孩子剛剛搭好一座高高的「塔」,興奮的回過頭去找媽媽的眼睛,希望能與媽媽分享自己的驕傲和喜悅。

可惜,媽媽仍然沉迷在手機聊天上,對自己孩子的訴求毫無響應。

孩子撅起嘴來,爬到沙發上,指著堆好的積木大聲說:「看!塔。」

媽媽抬了抬眼皮,笑著掃了一眼孩子的「塔」,讚美說:「哇!寶寶真棒!再來一個。」說罷,又低下頭去看手機屏幕了。

孩子轉過頭去,撅著嘴繼續玩,但是已經不願再回頭尋找媽媽的關注。她已經對媽媽失望了

這樣的「陪伴」,就不能算是有效的陪伴,更談不上對孩子的喜好花心思進行「觀察」了。

nnnnnnnnnnnnnnnnnn讓我們再來看一個正面案例:

一名兩歲的小朋友坐在地上玩積木。爸爸坐在旁邊的沙發上看報紙新聞。然而,他的眼神餘光一刻都不曾離開過孩子,時刻關注著孩子的動靜。

孩子剛剛搭好一座高高的「塔」,興奮的回過頭去找爸爸。

爸爸此時已經放下報紙,滿面笑容的說:「哇!寶寶的積木搭了好高!這是什麼?」

孩子驕傲的宣布:「看!我的塔。」說著,又低下頭去忙活了。

爸爸不出聲的把報紙重新拿起來,一邊讀報,一邊繼續觀察孩子的「築塔」過程。他發現孩子特別喜愛用紅色的積木,並且,孩子選擇的都是大小和形狀差不多的積木塊。

他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已經處在一個對「顏色」和「形狀」敏感的階段。於是,他默默的在心中列了一張購物清單,告訴自己需要為孩子準備以下的資源:

1. 關於幼兒認識「顏色」和「形狀」的繪本;

2. 不同形狀和材質的積木;

3. 收集關於「塔」的圖片、音樂和故事

…………

在他的大腦飛速運轉的階段,孩子又堆砌起另一座「塔」,並得意洋洋的回頭看著爸爸,滿心希望得到誇獎。

於是,爸爸用明朗的語調,笑著對孩子說:「我看到你又建了另一座塔。能告訴我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孩子興緻勃勃的開始解釋:「這是一座天上的星星城堡,裡面住著小王子、狐狸和玫瑰皇后……」

這時候,爸爸意識到孩子已經開始大量運用想像力編織自己的童話世界了。於是,他可以按照孩子所編的故事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並幫助孩子搜集更多他/她所感興趣的信息。

以上這位爸爸的「觀察」,才是真正積極的參與到了孩子的生活之中,並增進了他對於孩子「心流」的了解。好的「觀察者」,不等同於「絕對不參與」,而在於主動關注孩子的行為,但是不主動介入打擾。

這樣的「主動關注」行為,往往是與「積極反饋(Positive Reinforcement」同時出現,就比如上文的爸爸會在孩子需要讚揚時第一時間給出真誠的讚美,並鼓勵孩子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看法。

請注意,任何的讚賞和驚嘆都需要「即時反饋」,並發自內心,這樣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虛偽的讚美,往往很容易就會被孩子一眼看穿,起到反效果;而延遲的讚美,已經於事無補。孩子如果認為他們的努力沒有被認可,很有可能再也不願意就此同父母交流了,甚至不再進行他們真正喜愛的活動,轉而對父母認可的活動假裝感興趣,以此獲得父母的關注。

下一期我們會講到Part 6「親子時刻」,也會重點講一些能促進家庭親子關係的n互動活動,希望父母和孩子都能樂在其中,共享「心流」。敬請期待!

P.s. 這一周好冷啊,放一張手機隨拍的溫哥華雪景~白色聖誕節快樂^_^

推薦閱讀:

讓孩子在大人面前表演的事對嗎?
小孩有什麼比大人厲害的?
父母該不該為了培養孩子學會分享而強迫孩子讓出心愛的玩具?
如何解決7周歲小孩怕鬼的問題?白天也怕
和寶寶說話會不自覺的發嗲,這樣真的好嗎?

TAG:儿童教育 | 儿童心理 | 心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