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替鮑勃·迪倫出席諾獎典禮,還要唱他的歌……友誼到這份兒,就再多唱幾首吧
這個周六,就會是諾貝爾頒獎典禮了。
前些日子,新科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 (Bob Dylan )曾向瑞典學院表示,他因為已有安排,不會參加這個典禮。
但也有兩個好消息:
1. 迪倫已經向瑞典學院提交了他的致辭,將由別人代讀。
2. 帕蒂?史密斯( Patti Smith) 會在典禮上演唱迪倫的代表作《大雨將至》(《A Hard Rain』s a Gonna Fall》)。
「我曾沿著那十二條蜿蜒的高速公路慢行,我曾走進那七座傷心森林的深處
我曾面對那十二汪死海,我曾進入墓地中一萬里
暴雨、暴雨、暴雨、暴雨
暴雨將至
……」
能請動深居簡出的帕蒂?史密斯,也是很不容易。
她不僅是迪倫的摯友,也是一位串聯起音樂、詩歌、攝影等諸多領域的「朋克教母」,音速青年、性手槍R.E.M.和U2都聲稱曾受過她的啟迪。
下面聽首歌,再來走進她的故事吧:
because the night - 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p0301h0tddd.html帕蒂最廣為傳播的歌曲是她與布魯斯·斯普林斯廷一起創作的《Because the Night》(因為這夜),該歌曲在「Billboard Hot 100」排名第十三。
女詩人開創了朋克
1946年,帕蒂出生於新澤西州。青年時期,她沉迷於蘭波、薩特、賈涅和爵士樂,同時,也愛上了鮑勃?迪倫的音樂。
70年代,帕蒂從家鄉來到紐約,她嘗試過詩歌,嘗試過話劇,卻都不甚成功。在遇上一位搖滾歌手後,她卻機緣巧合走上了搖滾之路。
1971年,帕蒂創作的話題《Cowboy Mouth》首演
1974年,帕蒂組建了自己的樂隊,很快發行了一張單曲碟《Hey Joe" b/w "Piss Factory》,受到樂評人的追捧。尤其在後者《Piss Factory》中,帕蒂回顧了自己畢業後在家鄉工廠的流水線工作的親身經歷,用音樂將現代工業給人性帶來的痛苦表現得淋漓盡致。
同年,帕蒂和同伴在紐約一個破敗簡陋的小酒吧演出。她的外表張揚、嗓音頹廢,音樂卻始終有著詩歌和激情的韻律,「搖滾曾經是我那個時代革命的、詩歌的、性的和政治的聲音。」她說。
沒人知道,這個小酒吧,會成為一個音樂革命的發源地——後人將把那天的暴烈旋律,稱之為「朋克 Punk」。
帕蒂的朋克專輯《野馬 Horse》1975年,被稱為「世上首張朋克專輯」的《野馬 Horse》發行了。
流傳最廣的《Gloria》的第一句歌詞,便說明了帕蒂的人生態度:
「耶穌因他人之罪而死,但卻不是為我(Jesus Die for somebody』s sins, but not mine )」。
由此,帕蒂寄託於搖滾中的獨立堅強,在歌中徹底盛放。
與迪倫相遇
帕蒂剛到紐約時,一度窮困潦倒,勉強打工為生。冬夜裡,她在閣樓中寫詩、寫樂評,是鮑勃?迪倫的音樂陪她熬到清晨。
1975年6月26日,在The Bitter End音樂節上,二人首次相遇。
1975年迪倫和帕蒂在The Bitter End音樂節後台合影
迪倫偷偷去看他的演出,她也心知肚明:他已經到來。
帕蒂和迪倫在70年代成為好友當時,迪倫在音樂節後台遇到帕蒂,也簡短地交談和合影。但這次相遇並不算愉快。面對一直以來的偶像,叛逆的帕蒂一直選擇用桀驁的態度冷冷相對。
1975年迪倫和帕蒂受邀參加艾倫·金斯堡在格林威治村舉辦的派對然而,帕蒂的才華深深打動了迪倫。音樂節過後幾天,迪倫在路上再次巧遇帕蒂,用自己的大度和幽默打開了帕蒂的心防。從此,二人的友誼和合作開始了。帕蒂的作品後來曾被迪倫多次翻唱。而帕蒂也翻唱過多首迪倫的歌曲。
《只是孩子》和《生命之夢》
帕蒂?史密斯和鮑勃?迪倫雖然是一生的好友,但在她浪漫情感中留下深重痕迹的,卻不是他。
2010年, 帕蒂出版了回憶錄《只是孩子Just Kid》,記錄了自己的青春。故事開始於自帕蒂的靈魂伴侶、著名攝影家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的早年生活,止於這位藝術家的黯然離世。
1967年,初來紐約的帕蒂和羅伯特相識,兩人相見恨晚,不久開始同居。雖然日子清苦,他們卻即使餓肚子也要去博物館和各種演出集會。如果手中有錢,他們寧願去買一張票或是一支畫筆,也不會買麵包來充饑。
70年代,帕蒂和羅伯特相遇、相愛並同居
更令人驚訝的是,羅伯特本是一名男同性戀者,他的藝術多以男性身體局部和花卉主題為主,本人也熱衷於打扮成女裝。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二人的親密關係。
帕蒂首張朋克專輯《野馬horses》的封面,堪稱搖滾史上女歌手最經典的形象。這組混淆了傳統男女特徵的照片就出自羅伯特之手。照片中的帕蒂看起來器宇軒昂,牛仔褲、白襯衫、領帶,中性化的裝束別具性感,一個微微俯視鏡頭的眼神。
在他們相愛時期,羅伯特還為帕蒂留下了很多青春的影像。
到了80年代,帕蒂在樂壇突然安靜下來,她離開紐約,同朋克搖滾先驅樂隊MC5的成員弗雷德?史密斯( Fred Sonic Smith )結了婚,並生育了兩個孩子。
帕蒂和弗雷德同台演出
當時盛傳這樣一個笑話,強勢的帕蒂嫁給弗雷德是為了不用改姓(兩人都姓史密斯)。事實上,才子弗雷德跟帕蒂一樣熱愛詩歌、熱愛搖滾,帕蒂將他引為一生的摯愛。1988年,集合了帕蒂和弗雷德兩人才華的合作專輯《生命之夢The Dream of Life》面世,同樣廣受好評。
1989年,羅伯特因病離世;1994年,弗雷德也逝世了。不久,帕蒂的兄弟托德Todd也意外身亡。20世紀末的十年,帕蒂長久地沉浸在傷痛之中。
2006年10月15日,帕蒂重回朋克音樂的發源地——紐約的CBGB酒吧,做了一場盛大的、長達三個半小時的現場表演。午夜1:00後,一首《Elegie》,伴隨著朗誦一串逝世的搖滾音樂家和擁護者的名單,演出結束了。
在帕蒂痛失丈夫和兄弟的黑暗日子,她重拾了初戀羅伯特的愛好——攝影。
下面就是帕蒂拍攝的一些寶麗來照片。
參考資料:
patti smith | news
The Bitter End - Wikipedia
patti smith: official site
Patti Smith - Wikipedia
Lens的讀物
在京東、亞馬遜、噹噹、天貓、淘寶、機場中信書店
和各大城市書店均有銷售
更多內容和購買地址請見:購買渠道
招聘● 新媒體及內容編輯、視頻編導:簡歷和作品發往editor@lensmagazine.com.cn● 視頻相關實習生,簡歷和作品發往hr@lensmagazine.com.cn
● 運營部門實習生,簡歷發往hr@lensmagazine.com.cn▼更多人文生活美學內容和原創視頻
請訂閱公號「Lens雜誌」(ID:Lensmagazine)
推薦閱讀:
※英國有一群老頭硬是把無聊過成了一種「酷」
※音樂不可言說,也不可能保持沉默
※「當我想要陪伴他,他的生命只剩下1000天……」
※「從那一刻起,你與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就不可逆轉地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