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靚穎真的能和馮軻白頭偕老嗎?「愛情觀」要從娃娃抓起

作者:毛志傑

張靚穎對馮軻非常滿意,張靚穎的媽媽對馮軻非常不滿意。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張靚穎的婚姻愛情觀念有著很大的代表性:兩代人愛情觀的矛盾對立。

父母都希望孩子按照父母的意識來找「另一半」,理由很簡單:父母認為自己閱歷豐富,比孩子看人「准」。

而孩子則是希望這事能「自力更生」,也有自己的道理:婚姻自由,兩人能「對眼兒」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委屈了自己。正如張靚穎面對媽媽的分歧時所說:「既然講不了道理,我就覺得算了。」

那麼,到底誰對誰錯呢?

其實從現實中看,兩種方式的婚姻都有幸福的,也都有不幸的。

難道兩代人的婚姻觀點真的是不可調和嗎?究竟怎樣才能讓孩子形成正確的愛情觀?這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什麼「正確愛情觀」的樹立要「從娃娃抓起」呢?

我們看到,現在很多十多歲的孩子都已經成了「談戀愛」的老手。在這個階段,如果僅僅是強力壓制或者不予理睬,都會對孩子今後的婚姻觀念形成不利的影響。

比如,在十多歲「談戀愛」過於順利或廣泛的孩子,在成年後就容易輕率的對待「婚姻大事」;在十多歲「談朋友」遇到感情挫折的孩子,在成年後就容易體現出「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電視劇中的極端表現……

所以,從十多歲開始,父母就應該有意識的和孩子逐步溝通關於友誼、愛情等方面的概念,以「先入為主」的方式讓正確的觀念在孩子心裡佔據先導位置。

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才合適呢?

首先,要盡量「壓制」孩子過早異性愛戀的苗頭。雖然說「異性相吸」是自然規律,但是,現在社會氛圍中,孩子有大把的機會接觸到異性,成熟時間也大大提前,甚至身體的成熟要提前于思想的成熟。因此,父母就需要通過一些干涉手段,限制孩子與異性的「非正常」接觸。比如兩人獨處、結伴出遊等等類似戀人的行為。

有時候,嚴格管理對於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前段時間我聽兒子說,他們學校有個學生因為帶頭吸煙被學校勸退,其實這就是個嚴格管理的好例子。雖然佛家所言「慾望是萬惡之源」對於普通人來說有些過於苛刻,但是我們也應該承認,慾望也有好與壞之分,及時壓制一些慾望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手段。

另外,要給孩子講解什麼是友誼,什麼是愛情。小孩子總是傻傻分不清這兩者的區別,總是認為「這就是愛情」,而拒絕接受父母的意見。

況且,現在孩子通過韓劇、網路等渠道接收到大量這個年齡不該接收的成人信息,早早就了解了「不該知道的事情」,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催熟」。所以,父母在限制孩子早熟的基礎上,還需要給孩子講解正確的友誼觀、愛情觀,與一些負面信息「賽跑」,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正確的。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需要父母的努力和水平。而現實情況是,很多父母自身並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才是令人擔憂的事。

前段時間聽新聞說,國家計劃對家長開設家庭教育的培訓,的確是一個好的消息。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第一任老師都是個未經培訓的「新手」,怎麼能教育好孩子呢?

我記得盧梭在《愛彌兒》中表達了一種教育的觀點,那就是讓孩子只在合適的年齡學習到相應的知識,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這樣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地培養孩子,才能使孩子自然成長、成材,收穫幸福。讓孩子在合適的年齡認識「愛情」同樣如此。

話又說回到關於張靚穎和馮軻的愛情。其實對於每個成年人來說,都有相對成熟的"愛情觀",而兩情相悅、幸福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也祝福他們白頭偕老、幸福一生!


推薦閱讀:

想真正的了解孩子,應該讀哪些書?
關於中國的孩子普遍被父母打過,為什麼成年後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心理創傷?
如何看待姐姐給弟弟買 10 元零食後,被其父暴力毆打的案例?
《我不是潘金蓮》的委屈,孩子都有過

TAG:张靓颖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