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心裡都有個小小控制器

作者/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孩子和大人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門:孩子軟弱、大人堅強,孩子沒有自控力、大人能夠自覺,孩子不懂事,大人懂事……

但在我看來,孩子與大人之間最大的區別是:

大人更多的憑藉理性行事,而孩子,特別是幼兒,決定其行為的往往是感性。

正是這一根本不同,使得大人與孩子的行為模式有很大差異。在很多大人看來,孩子的某些行為簡直不可理喻,比如:

兩歲多的小傑一定要在洗澡後披那條薄的浴巾,另一條花色與其一模一樣,只是稍微厚一點的浴巾,他卻死活不要,並因此嚎啕大哭;

快四歲的小美在晚上睡覺前一定要重複一套固定的講故事模式,先講《小雞快跑》,再翻畫冊,最後還要「視察」過牆上的加減法表後才能關燈上床;

三歲半的叮噹搭積木時總是表現得「很沒耐心」,比起搭積木,他更愛把積木推倒。有時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搭好的積木,他一揮手就全推倒了,並且咯咯大笑……

父母們在發現孩子的這些行為後表現各異:

小傑的爸爸面對「無理取鬧」的兒子大為光火,一巴掌拍在了他的小屁股上;

小美的媽媽擔心地問我孩子會不會得了強迫症?需不需要心理治療?

而叮噹的媽媽已經在擔心兒子以後會上課不專心了。

我在養育兒子的過程中,也不是沒有過這類困惑。兒子在快三歲時,有兩件事特別困擾我:

一件事是他怎麼都不願意坐在馬桶上便便,而非要阿姨抱著用便盆。他不是不會,就是不願意。

另一件事是他在上早教課時不願意我離開教室,哪怕我已經陪著他上了很多堂課,他還是會在我試圖離開時吵鬧不休,甚至紅了眼圈。在上課的過程中,他也很少按老師的要求行事,而是自己玩自己的,並且經常跑到我身邊膩著不走。

我非常認真地問自己:我該怎麼解釋兒子的行為?他是不是被我寵壞了?他是不是有分離焦慮?如果是的話,那麼,我什麼地方做錯了?如果不是,那麼原因是什麼?

我反反覆複檢視自己的行為,並不覺得有明顯的錯誤。而觀察兒子的整體行為,我也不覺得他已經被寵壞,或內心有嚴重的不安全感。

於是,我做了一個決定:忍耐自己的不安與焦慮,不採用強力干涉的方式,而是再給兒子一些時間,只配合做一些溫和的引導。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一遍又一遍地向兒子描繪他成為三歲大寶寶後的美麗人生。而大寶寶會有一些很棒的能力,比如會在馬桶上便便,而且能自己上早教課。

同時,我上網選了一個兒童馬桶墊圈,由他自己選擇了他喜歡的顏色與花式。我還與早教中心的老師商量,讓她在上課時給兒子更明確的指示與引導,從而讓他更多地參與到課程中去。

馬桶圈買回來了,我看到了兒子好奇而渴望的眼神。我和他商量:「兒子,你明天能用這個馬桶圈,在馬桶上便便嗎?」他想了想,對我說「三天。」

三天後,他信守諾言坐上了馬桶,而且從此以後再也沒有用過那個便盆。

而在他三歲生日前一周的那節早教課,我把他領進教室後,發現他並沒有像之前那樣膩歪在我身邊,而且也不反對我離開。在上課的過程中,他不時地用眼神尋找我,而我都會在他目力所及的範圍內,對他露出大大的笑容,或者豎起大姆指。

他沒有哭鬧、反悔,獨立地上完了一節課,而且從那時起,再也沒有讓我陪他上過課。

孩子從兩歲多起漸漸開始意識到,自己對於生活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掌控力,他們急切地想要驗證這一能力,看自己究竟有多大本事。每個孩子心裡都像有一個小小的控制器,他們通過這個控制器控制自己的行為,控制外部世界,由此獲取秩序感。而秩序感與安全感是緊密相連的。

在孩子的感性世界裡,故事該怎麼講,積木要怎麼搭,早教課有沒有媽媽在身邊,這些事在他們小小的頭腦里都是很重要的:這秩序能由我掌控,那麼,這世界就是安全的,反之,我就會感到不安、害怕。

其實,捫心自問,我們大人內心對於世界是否安全的基本判斷標準,不也是這樣么?

所以,也許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並不那麼荒唐,對不對?

我在這裡並不是想要讓家長們完全聽命於自己的孩子。雖然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很重要,但顯而易見,孩子的想法是本能的、很不成熟的,因此如果完全按照他的想法來,不僅生活中會發生很多荒唐事,而且真的有可能把孩子寵壞。給他創造一個安全的世界,並不意味著要對他百依百順,那樣實際上會給孩子帶來一種錯覺:我是無所不能的,可以肆意妄為。

那麼,這度該怎麼把握?

讓我們再一次捫心自問,如果一個世界是安全的、善意的,那麼它會是什麼樣子?

它會是溫柔的,一遍遍教會我們做事,學習更好的處理方式;

它會是包容的,當我們內心猶豫恐懼時,它會理解我們的感受,並貼心地鼓勵我們;

它會是耐心的,當我們一時不得要領,無法馬上掌握技能方法時,它會靜心等候,不急躁,不催促;

它會是寬厚的,當我們想要放肆一點點,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上任性時,它會笑呵呵地在一邊看著。

它會是嚴肅的,當我們越界時,它不會斥責打罵,而是不怒自威,講明道理,明確制止。

孩子需要秩序,但不需要枷鎖。秩序與枷鎖的區別,就在於我們給孩子帶來的感覺。當孩子體驗到「這件事不能做,是因為它是錯的」,而不是「這件事不能做,因為父母會生氣,我會被打」,那麼他與父母之間就不會產生太強烈的敵對與反抗,而這正是很多有問題的親子關係的癥結所在。

現實的世界確實不可能充滿善意,但從小被善意地對待過,孩子才能更好地發展出對抗惡意的勇氣與能力。

尊重孩子心裡的那個小小控制器吧,自由健康的心靈需要它的正常運轉。

—END—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初心客廳心理疏導平台」。

來源:初心客廳心理疏導平台(xinlishudaozixun),聯合國際心理協會,打造「線上心理疏導,線下心理諮詢」服務平台。

作者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係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博以來,粉絲五萬多人,堅持定期回復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諮詢,諮詢解答超千萬字。《婚姻與家庭》雜誌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

微信公眾號:心理諮詢師曹懷寧(caohuaining)。

新浪微博和知乎: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推薦閱讀:

父母習慣性否定孩子怎麼辦?
被母親嫉妒怎麼辦?
不喂母乳感到內疚怎麼辦?
父母對孩子的愛,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總是100%
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媽媽變成鵪鶉了,該怎麼辦?

TAG:亲子关系 | 儿童心理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