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時該不該吃「垃圾食品」?

如果你不讓自己吃,你永遠不會知道…

個人可轉發,不接受轉載。本人已委託維權騎士(維權騎士_首家專為知乎原創者維權的網站)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想吃Pizza,該不該吃?

Pizza這類「垃圾食品」,在《想減肥一定不能碰的x種食物》之類的文章里出鏡率一定很高,但如果你問我這個問題,我會不經思考的回答你:

吃啊!想吃就吃!為什麼不能吃?

其實樂天在過往關於飲食的文章里已經講的很透徹了,今天我們換個角度。

放開自己,想吃就吃」和「管住嘴巴,為減肥忍住不吃」,是我們面對自身食慾的兩種選擇,樂天提倡的當然是前者,原因大概有三個(此處只講結論不展開,文尾貼相關文章鏈接):

  1. 被壓抑的食慾最終總會得到滿足

  2. 既然總有一天會吃到想吃的,何必跟自己過不去?

  3. 壓抑食慾的風險太大(暴食、吃其他更「垃圾」的食物),得不償失

兩種選擇其實最終的結果都是「吃到Pizza」,但造成的影響和結果卻差了好多。

先來看一個留言:

報告樂天,剛剛我(女生)一個人吃了一個心心念念很久的8寸的披薩,真的想吃好久了,今天終於滿足啦!9分飽(仔細品嘗 餅底不好吃 剩了一半餅底)。現在感覺一個字:「爽!啊!」 終於滿足啦!其實現在想想披薩味道也就這樣啊,還這麼貴!可是當時就是超想吃它呀!一段時間內應該不會想吃它(至少這家的不會再吃了)了。現在感覺心裡的一塊小石頭落地了,輕鬆了很多,雖然明天還要記錄體重,但!是!我!樂!意。明天的事明天再說。

上面這段經歷,如果我們用導圖來描述,大概是長這個樣子的:

而如果我們選擇忍住不吃自己心心念念的Pizza,總會有一天,你扛不住壓力、誘惑、慾望,吃到它(是的,這是必然的)。用導圖描述大概是這樣的:

▲其實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很顯然,面對食慾時,「想吃就吃」無疑是更明智的決定。

「想吃就吃」給我們帶來的更多是滿足和快樂,在這種心境下我們更能客觀的「仔細品嘗」食物,從而得到「餅底不好吃」、「Pizza味道其實也就那樣」之類的認知,最終的結果是,一段時間裡我們不會想吃Pizza了。

也許並不是每個人都愛吃Pizza,或者能有這樣的體驗,那麼我們換個幾乎人人都吃過的東西——泡麵。

泡麵和Pizza有很多共性,比如兩者都「不健康」,而且,不管你會不會真的去吃,至少它的味道很難讓人抗拒。

如果說Pizza僅僅是「減肥界」的「公敵」,那麼泡麵就是全人類的「公敵」了,「抨擊」泡麵的文章可以說鋪天蓋地,幾乎每個人都知道,泡麵這東西不健康。

但是,「因為泡麵不健康,所以不能吃」這樣的文章和理念,並不會讓人就此遠離泡麵,因為它只能讓本身對泡麵沒太大依賴感的人,選擇跟泡麵的距離更遠一些,卻不能改變真正喜歡、習慣吃泡麵的人對它的喜愛。

作為一個從小吃泡麵長大的人,我絕對不會否認泡麵好吃這個事實,也應該極少有人會反對這一點吧。但是,我們在某個階段後,對泡麵的「依賴感」會越來越低,也會開始逐步的打心裡接受泡麵這種食物並不健康,從而對它「敬而遠之」,盡量保持距離,能不吃就不吃。

那麼,對於泡麵,我們是如何完成從「愛吃」到「不是非吃不可」再到「能不吃盡量不吃」的觀念轉變呢?

當我們吃泡麵時,在想什麼?

有句話說:「泡麵吃之前期待,吃起來幸福,吃完噁心。」

吃完一碗香噴噴的泡麵,我們很容易對泡麵建立一個客觀的認知和評價——泡麵雖然好吃,可是吃完感覺並不舒服啊,隨之而來的「上火」或者「不好消化」等等感受也會強化這一點。每次吃完泡麵,那種「噁心」會讓你得出「好吧,我想我一段時間裡是不會碰這玩意兒了!」的結論。

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但為什麼減肥時,對待「垃圾食品」很難得到這樣的結論呢?

倒推一下,回想我們吃泡麵時的「人生階段」或者「情境」,大多都都不存在「不能吃泡麵」這樣的想法,也並不把這當回事,更不會考慮胖、減肥、健康等等問題。應該不會有人在瘋狂迷戀泡麵的時候,因為營養標識表上的數字被嚇到不敢吃吧?吃泡麵的決定自然而單純,甚至不需要做什麼決定,反正就是想吃或者不得不吃。

也就是說,我們吃泡麵的時,幾乎不會遇到任何內在的阻礙或限制,沒有減肥時的心理負擔,於是很輕易就得到「一段時間內再也不想吃了」的想法。更重要的是,這個想法並非源於愧疚,而更多源於身體直接的感受和反應——自然而然就會這樣想。

想吃就吃,才是良性循環的開始

說完泡麵我們回過頭來吃Pizza。

之前文章講過,僅僅是「管住嘴」,讓自己不去吃,很難讓你真正瘦下來,因為你真正要完成的轉變,並不是從「吃(多)」到「沒吃(多)」,而是從「想吃(多)」到「不想吃(多)」。其本質應該是轉變食慾的過程,跟自控力和意志力沒多大關係。

當然了,通過「想吃就吃」得到「Pizza其實就那樣兒啦」這樣的認知,並不會讓我們就此「戒掉」Pizza,我們也沒必要戒掉它。但隨著這種認知的一次次強化,我們對Pizza的「依賴感」會慢慢變得沒那麼強烈,當你選擇食物的時候,Pizza有一天終於退出前3種選項,這樣就足夠了。最終從每天「非吃不可」,到每周都想吃一次,再到半個月吃一次就行,甚至到一個月不吃也不會怎樣。

其實樂天本人就是這樣,早期文章講過,我叫pizza外賣的頻率,高到我們小區熊孩子都會給騎手指路了……而如今真的很難想像我曾經對pizza有那麼狂熱,雖然我並沒有就此對Pizza不愛,但現在我一個月可能都吃不了一次,而且要吃也一定會吃比較好一點的。

你問我怎麼「戒掉」pizza的?我根本沒戒掉它啊!我只是不再「非吃不可」。(順帶一說,減肥期間你不需要戒掉任何東西,「戒掉」的思路本來就是錯的,或者說沒必要的。)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從心理上允許自己「想吃就吃」。

如果我們不讓自己想吃就吃,就永遠不會有機會心平氣和的,從餡料到餅底,細細品味Pizza的真實味道,也就永遠不會得到「其實Pizza味道也就這樣」的結論,更不會對Pizza的態度轉變為「不再非吃不可」。

知乎有個問題:「怎麼看待老婆花兩個月工資買一雙奢侈品女鞋?」

我的回答略長就不貼了,最後有句話是:

其實有時候吧,你極力支持她買買買,她反而會有空間認真思考一下這個購買決策。張口就反對拒絕,她的精力也就都用來反抗了。

跟今天我們講的吃喝問題其實同理,如果我們壓抑自己不去吃那些愛吃的「垃圾食品」,所有的精力都會用來反抗,即便是經過一番抗爭後吃到了,也只是一味的為了滿足食慾而吃吃吃,為了吃而吃。

而當我們退一步,從心理上允許自己這樣做,反而會在進食的過程和結束後,認真的品味和思考,得出一些有啟發和有價值的反思,最終逐步的改變我們的行為偏好。

通過樂天的記錄減肥(具體看下面鏈接),去觀察身體的感受,然後記錄下你對食物發自內心的真實評價,久而久之自然會在選擇食物時,做出更明智的決定。當然了,這一切的前提是——「想吃就吃!

延伸閱讀

關於飲食:

減肥的時候,吃什麼呢? - 陸樂天的回答

完整文章目錄、方法:

我們到底應該怎樣減肥? - 陸樂天的回答

------

微信公眾號:【樂天瘦身】

這是我減肥60斤後創辦的減肥公益互助平台

你可以更系統的閱讀我的所有文章

了解樂天的減肥理念及具體減肥方法、重訓計劃

你還可以看到大家分享的減肥經歷、感悟、心得

大概就是這樣。

16.11.17
推薦閱讀:

天天跑步體重不變,或許是你跑的不對!
有關保持『減肥動力』的清單
動感單車怎麼練???
懶得做飯又怕胖?餐廳吃飯不會胖的秘籍!
有人親自用過二甲雙胍減肥嗎?(非糖尿病患者)

TAG:减肥 | 减肥方法 | 减肥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