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宋形意參研系列之二

承上文

2、四要定形 安爐置鼎

當修持無極樁聽息放鬆到一定程度時,周身骨均節會有鬆動、脫開的感覺。當腳踝最終都出現關節鬆脫的感覺時,順著此種感覺,讓身體軀幹自然下沉一點,兩膝順著腳尖的方向微微外開一點,但不要超過腳尖。兩膝一開,兩腹股溝自然張開,檔內成圓拱形。尾閭不再被臀肉夾裹,因此可以自然下沉一點,帶動骨盆向下沉坐,練習者感覺身體坐在了兩腿組成的凳子上。

如果內感覺精細敏感的人,可以感覺到腰椎五節鬆開,而自然出現的同時向上、向下、向後的膨脹舒張感,腰彎向後填滿,整條脊椎像戳在骨盆上的一根旗杆,此之謂「戳腰坐胯」。

2、尾閭自然一沉,會在同時有一股力量順著脊椎向上升,由腰而背,直到頭頂。此時,人會感覺精神一振,頭頂「囟門」處(丹道修鍊所說的「頂竅」所在)會自然產生向上頂的力量。或者說顱骨像挑在頸椎上的一頂帽子,此之謂「挑頂豎項」。

注意:挑頂豎項和戳腰坐胯是一對上下對稱的力,把脊椎拉伸開。

3、當向上的力量經過胸椎十二節的時候,胸椎會有一種向上挺拔之力,這稱之為「拔背」,有此感覺即可,不要再額外做其他動作了。拔背之力會在兩肩胛骨之間分化成左右橫撐之力,將肩胛骨向左右撐開,肩胛骨橫拉,則會把背闊肌、斜方肌拉開。背部會自然出現圓實後靠的感覺,同時帶動前胸胸腔整體向後吸吞,而兩膀向前包裹,此之謂「空胸圓背」,太極稱之為「含胸拔背」。

4、空胸圓背是左右對稱的力,把兩膀拉伸開。兩膀開後,大臂骨會自然下沉,這份沉重感傳遞到兩肘,此之謂「沉肩墜肘」。再傳遞到兩小臂,兩小臂順著這份沉重感一內旋,將手心轉到後面,兩肘出現略橫撐之形,此之謂「肩撐肘橫」。此時兩腋下自然空出一拳左右的距離,整個人像一把撐開的傘。

「戳腰坐胯」、「挑頂豎項」、「空胸圓背」、「沉肩墜肘」,這四個要領幾乎在每一本介紹內家拳法的書籍里都能看到, 名稱或有不同,必須「虛領頂勁」、「含胸拔背」等等。有的說的更詳細,將其分為八要、十要、十二要的。但是目前沒見過一本書,把它們彼此之間的邏輯關係說清的。很多教拳的師傅,一上來只說挑頂豎項,或者虛領頂勁,沒有尾閭的下沉勁做襯勁,結果很多人就做成拔脖子、梗脖子,很容易使氣上浮,嚴重的會血壓升高。有得則片面強調氣沉丹田,就容易引起憋氣、胸悶。

「四要」按照正確的順序生成(注意,是生成,而不是做出來!)後,軀幹上就會自然出現十字支撐結構,俗稱「十字勁」。十字勁是渾圓勁的骨架。其實這個說法不太準確,應該說十字結構是渾圓結構的骨架。正確的結構正確的動,出來的才是勁!這個話題在這裡先不展開,先提個頭。

現在的武者喜歡奢談渾圓勁,其實沒有軀幹的十字結構做內在支撐,你怎麼會有真正的渾圓勁?我老師講到這裡的時候,舉過自行車輪胎的例子,要是光一個瓦圈,很容易就壓癟了,但是瓦圈裡面按上了輻條,它的抗壓能力就大了很多。很多人認為孫氏拳里沒有渾圓樁,其實「調形四要」生出來,渾圓架構就已經含在身體裡面了,而且是從內向外充實起來的,支撐力十足。跟一般人擺出來的,兩臂抱球的那種「渾圓」有質的不同。

另外,最關鍵的,在「四要定型」的基礎上再練習一段時間,身體前後兩面會出現「陰陽分化」,體腔內會生出空洞感。自己會明顯感覺到軀幹從一坨實心肉變成了一個「空桶子」,雖然是空的,但是同時內里還有一種飽滿充實的感覺。這時候呼吸會感覺自己的身體像個風箱。就像《道德經》所說的:「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癟,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

隨著功力的加深,整體的空腔感還會有進一步的分化,胸腔、腹腔、盆腔的區域都會各自明晰化,並且彼此相通。用丹道的說法,這就是「安爐置鼎」。如果能一直靜心修鍊下去,隨著元氣的積累、凝聚,丹田或者命門部位會慢慢發熱,這時候就進入了孫祿堂祖師說的「虛無含一氣」階段。

推薦閱讀:

【形意拳】淺談中國武術的傳承和實戰(四)
請教,九宮步,七星步兩者之間關係,能夠互拆嗎?或者原理有何相同之處?
形意拳譜一句話感覺神奇,「引氣法:目視鼻,鼻對臍,處處行遲不可移,撒開二六連環鎖,一點靈光吊在眉」?
大成拳和形意拳有什麼異同?

TAG:形意拳 | 传统武术 | 内家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