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中如何定義善?

這篇文章緣起於一位知友的提問,有些知友的邀請我沒有回復,一方面是因為與修行無關,或我自己不太了解的話題。譬如關於佛陀的一些內容,我的實修經驗雖然比較豐富,但理論方面僅僅只看過幾本佛教故事類的文集和一些現代語的佛經解釋,對於三藏經典基本沒接觸過,所以有寫問題不敢妄言;另一方面是最近很忙,精力不夠,晚上快八點到家,九點多就休息了,時間精力有限,平時會在地鐵上刷刷知乎,看些有意思的內容,但寫東西的話,心力暫時跟不上。

原文如下:

佛教是怎樣定義善惡的呢?

我從三個方面來回答吧,分別是:

一、五戒十善;二、世間最大的善行;三、八戒;到第三點時再來回答,美妙的畫或音樂是否是善行。

一、五戒十善: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戒煙酒,不琦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不嗔;

這些都是不善的行為,戒絕了這些行為就是善的行為。

有句話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我們自己被殺害,被偷竊,或家人被他人姦淫時,我們會不開心,會憤怒,同樣的,當我們對其他人做出這種行為時,他們也一樣會受到傷害,所以,戒除這些行為,就是善行。

二、世間最大的善行莫過於掌控我們的心。

不殺生,不偷盜這些還好理解,但貪和嗔可能就會讓人有所疑惑。

因為一切的根源在於心:我們心中升起了念頭,才會逐漸被強化,從心中的念頭演化成口語的行為或身體的行為。而念頭或語言或身體的行為只是衡量你念頭強弱的標尺。

舉個例子:有人看我在胡說八道,他很憤怒,於是他想要辱罵我,可是出於理智,他把憤怒壓抑下去了。但是他看到我胡扯的越來越多,於是他的憤怒也不斷的累積,於是他開口辱罵我;我聽到辱罵後和他對罵,他更加的憤怒,於是他開始毆打我。

心是一切的先驅,有了念頭,才會有口語和身體的行為,當我們的心產生了貪愛和嗔恨時,我們的行為就會產生出對應的行為來,當點滴之火累積到一定量時,便會如燎原之火,衝破我們的理智。

而世間最大的善行,則是掌控我們的心。

如果一個人不斷在自己的四周挑起戰爭,那他必然也不得安寧;所以,脫離貪、嗔,通過佛陀教導的禪修方法,脫離貪嗔,發展對心的掌控力就是最大的善行。

三、八戒

題主的問題,可以用八戒中的不做感官享樂這條戒律來解答。

對於在家人而言,在五戒的基礎上還可以繼續曾持三條戒律:

過午不食;

不做感官享樂,不裝飾身體;

不睡高大、或太舒適的床。

佛陀教導的修行是為了開發對心的掌控力,而發展對心的掌控力就需要去除貪、嗔,若是一邊修行,還一邊做著感官享樂,那是沒有意義的,就猶如一個要減肥的人,一邊減肥,一邊暴飲暴食,毫無意義可言。

為什麼不能感官享樂呢?

因為感官享樂會增加我們貪愛的慾望,而貪愛的增加是痛苦不斷累積的開始。

譬如:我們在玩LOL或者王者榮耀,甚或魔獸世界,我們非常專註的投入了進去,突然到了關鍵時刻,隊友掛機了,因此我們滅團了,或遭受了損失,人慣性的就會開始產生憤怒,嗔恨,開始指責,開始謾罵。

再譬如:我們在公司被領導罵,之後有和男女朋友產生了矛盾,心中很是苦悶,憋的難受,可又說不出來,人慣性的思維就會開始想要找點樂子,轉移注意力,或者尋找某些感官享樂來緩解痛苦。

人們心的慣性就是如此,不斷的在貪愛和嗔恨中盲目的反應中,就如在牆上搖擺的掛鐘,而貪愛的欲強烈,那嗔恨來臨時也便欲強烈,這時痛苦的也就欲強烈,而不斷累加貪愛的慾望,就是痛苦不斷在積攢的過程。

感官享樂是什麼?

我們有六個感官根門:眼、耳、鼻、舌、身、意;

眼睛的享樂:通過畫面來享受快樂;

耳朵的享樂:通過音樂來享受快樂;

鼻子的享樂:通過氣味來享受快樂;

舌頭的享樂:通過食物來享受快樂;

身體的享樂:通過接觸來享受快樂;

意根的享樂:通過小說或遊戲,全部精力的投入到一件事物中來享受快樂;

而這些享樂會不斷的增加人們的痛苦,如果想要從痛苦中出離,那我們必須要學會慢慢的斷舍離這些娛樂,甚或慢慢的減少。

就我們的最終目標而言,我們是為了斷除這些感官的娛樂,但很多時候我們在俗世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們至少要不放縱自己,同時隨著修行的進步,這些娛樂會慢慢的較少。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脫離了這些快樂,我們或者還有什麼意義?

但是有些事物如果你未曾體驗,那永遠也無法理解。

譬如:心靈的平靜與祥和時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

譬如:心中被滿滿的善念和愛意所充盈時所帶來的快樂

隨著我們修行的進步,這些慾望在減少的同時,要求也會進一步提高,就是不要引起別人同樣的慾望。要知道,不斷在四周挑起戰爭的人,不可能獲得快樂與安詳,同樣的,不斷勾起別人慾望的人,自己也必不能獲得快樂與平靜。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也盡量不要去滿足他人的五欲之樂。

講到這裡,想必題主也會有答案,這一切的基礎都基於你有一顆想要修行,改變的自己的心,在這個基礎上,你自己的束縛會不斷的減少,你的心會趨向於平靜,你做此事的動力也會越來越強,對於這些的理解的也會越來越靈活,越深入。

不要試圖把這些變成條條框框的道理來約束自己,否則只會為你帶來痛苦。

就如有位漁夫在捕魚,他發現漁網裡還有一個長狀的動物,他不清楚是鰻魚還是水蛇,如果是水蛇就會咬到他,但他控制不住心中的貪慾,於是他把它抓了起來,在他看到水蛇花紋的一剎那,他趕忙送開了手,因為他清楚的知道,他再不放手,就可能會被咬傷,而他快速鬆開手的那一剎那,不需要有人來提醒,不需要經過心理鬥爭或思考,這一切趨向於本能,因為清楚的知道,水蛇是有害的。

同樣的,對這一切的理解也必須基於體驗,對於貪愛和嗔恨帶來的痛苦的過患深刻的體驗,來自內心深處深刻的體驗!
推薦閱讀:

你學佛的信心是怎樣日益堅固的?
為什麼說「諸法無我」?
出家人健康狀態是不是大多優於普通人?
釋迦牟尼佛沒有佛的指點怎麼成佛了?
末法時期怎麼修行?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