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做人再學文化不遲|儒學辨義 論語 學而篇第一 6

原文: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釋義:先生說「弟子在家則孝敬長輩,出門則關愛朋友,言行謹慎且講誠信,博愛眾人,親近仁者。如果這樣做還有餘力,則可以學習文化。」

孔子這段話是講學做人與學文化的關係。我們都知道一句話,「要學做事,先學做人」,很好的表明了學做人的重要性。孔子在這裡講的也有些類似,「要學文化,先學做人」。

對這句話的理解從古至今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是讀書無用論:既然學做人最重要,學文化有什麼用?學了那麼多仁義道德還不是個書獃子?所以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另一種說:學做人只不過是學文化的前提,更重要的在後面,不學文化不僅難識做人的道理,而且更有可能胡作非為。

我看這兩種想法都有些片面,無論是強調學做人而排斥學文化還是強調學文化而輕視學做人都非常不妥。其實孔子的意思很清楚,「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就是有餘力就學,沒有餘力就不學,不勉強你學,而且學之前先得達到做人的那幾個要求才行。不過那幾個要求可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所以說「有餘力」的才能學,不是馬上就要學。

其中的邏輯是學做人須在學文化之先,學做人是學文化的必要條件,只有學會做人才能更好的學習文化。學做人與學文化都很重要,而且相對來說學做人更重要一些。

現在大家都明白,讀書無用肯定是不對的,關鍵看讀的什麼書和怎麼讀。而說學文化才能讓人懂道理的,則可能是現代社會的主流了。

其實學文化、懂道理也沒有什麼不對,只是學文化並不是懂道理的唯一途徑,而且學了文化並不一定能懂做人的道理。所以孔子才提出先學做人,因為做人才是最大的道理。道理並不只是書本上得來的,很多大道理都是從生活中領悟到的。比如,公元前500年,釋迦摩尼悟道成佛,那時印度還沒有文字,浩瀚佛法是書本上得來的嗎?反觀有些人,文化越多心腸越黑,自古以來不乏此類奸佞之徒,在此不必舉例了吧。這些人不也是飽讀詩書嗎?可惜卻沒學會做人。

那孔子所講的「學做人」需要達到哪幾個要求呢?歸納起來就是:孝、友愛、謹慎、誠信、博愛、親仁,共有六點。對於這幾個「學做人」的要求,我們逐一來看一下:

一、孝

這裡孔子提出「孝」是做人的一個要求,也許是他的想法影響了有子,才會使有子產生「孝為仁本」的觀點,其觀點在前文《學而篇第一 2 仁之真意》中已經論證過,在此不多贅言。

但是孔子講的是「入則孝」,孝的範圍是在家。他並沒有把「孝」延伸到家以外的地方,也沒有抬升到超越其它的高度,只是把「孝」作為學做人的要求之一,並且同時在後面提出要博愛,即廣泛地愛一切人,也就是人與人之間都要互相關愛,而不是只對上不對下的愛。

可見孔子並沒有像有子那樣進入「孝」的誤區,孝敬長輩是人的天性使然,自然也是做人的原則之一。

二、友愛

出門在外要關愛朋友,四海之內皆兄弟,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團結友愛、萬眾一心,如此如此,的確是做人的原則之一。

三、謹慎

謹言慎行,處處小心。這一點要一分為二的說。如果謹慎代表了認真、踏實、不輕率、三思而行的態度,這的確是非常有益的。但要是變成拘謹、猶豫不決、優柔果斷、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那就是過猶不及了。謹慎也要恰到好處,過分的謹慎,結果就是思想拘泥阻滯、行動戰戰兢兢、謹小慎微、憂慮多疑,那豈不是得活活把自己累死!因此謹慎這個做人原則是要有度的。

四、誠信

這裡是《論語》第三次提到「信」了。毋庸置疑,誠實守信一定是做人的最重要原則之一,不僅孔子如此重視,古今中外任何有智慧的人都很重視。像「狼來了」這種有關誠信的寓言故事不勝枚舉,為的就是讓人從小就學會這條做人的基本準則。

但反觀現代的中國,假冒偽劣、虛假炒作、各種詐騙層出不絕。為何會如此?為何丟了誠信的做人準則?用他們的話來說:「利益面前,誠信值多少錢一斤?」。當一切都用金錢作為衡量標準時,「誠信」也就顯得蒼白無力,因為它不能馬上換來金錢。但如果每個人都為了短期回報而放棄了誠信,則無異於殺雞取卵,這個社會賴以發展的長期價值將被消耗殆盡。

不過我們相信,現代這些不誠信的現象只是社會發展過程中一個必然的過渡階段,當人們都明白了誠信對於自己、對於社會的深刻內在價值的時候,這個階段自然就會過去。

五、博愛

孔子提出的「泛愛」與耶穌的「博愛」很相似。孔子雖沒有像耶穌那樣要求愛自己的敵人,但也是要求愛眾人,這在當時的世界也是相當先進的思想了。

從孝到友愛再到博愛,從家中到社會再到天下大眾,「泛愛眾」可謂是孔子提出的六點做人要求中最核心的一個,也是要求最高的一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廣泛地愛眾人是需要有一顆仁者之心的。

愛父母容易,愛朋友也好辦,去愛素不相識的人,好像很難。注意,這裡說的「愛」可不是愛情,而是關愛。關愛素不相識的人,而不是漠視、憎惡、欺壓他們。這是古人兩千多年前就懂得的做人原則,可時至今日還是沒有做好。我們還能看到很多人在對路人漠視、對異族憎惡、對弱者欺壓。更有甚者則是對朋友背信棄義、對家人忘恩負義。

當有一天,中國人終於能夠把博愛作為從小開始培養的一個必修課,而不是當做一句大話空話的時候,人們之間就會少了些冷漠、少了些仇恨、少了些爭鬥,相信那時人們就會自然而然的敢於去關愛別人,無論是家人還是朋友亦或是陌生人。

六、親仁

親近仁者,容易理解。仁愛之人,自然別人願意親近,你也會覺得跟仁者在一起很舒服、很愜意,因為他(她)身上散發出的親和力是如此之強,不由得讓人感覺到溫暖。跟仁者在一起,你也能自然而然受其感染,學到一些「仁」的韻味,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

上面這六點學做人的要求,雖不見得全面,但現在來看,如果都能做到已實屬難得。主要是我們國家現在的教育還是以科學文化教育為主,對素質教育還不夠重視,特別是對思想道德教育的局限性很強,即便學也可能學不到點兒上。

從孩子二、三歲開始家長們就迫不及待的讓他們學各種文化知識、學各種技能,還有死記硬背《三字經》的,但忽略了最關鍵的部分——學做人。而做人往往就是從吃喝拉撒睡這些日常小事學到的,這使得一些孩子從小在家庭的環境中就不自覺的形成了一些壞毛病:不敬長輩、欺負小朋友、浮躁任性、撒謊騙人、自私自利。這些並非危言聳聽啊,一些小朋友身上或多或少存在這樣的毛病,但很多時候家長們往往採取無視的態度。甚至有些典型的案例,家長會很鄭重其事的教導孩子在外面千萬不要吃虧、要多吃多佔、少管別人的閑事。而這就是現代社會中大量存在自私、拜金、集體冷漠的根源。

如果大家都願意開啟自己的博愛之心,而不是只考慮自己的利益,這些狀況還會存在嗎?如果大家都能讓孩子在邁入學校之前多學學如何做人,多學學如何生活,別太著急去學那些早晚都可以學的科學文化知識,這樣的話,社會必然就可以更進步一些了。所以孔子說:要先學做人,行有餘力,再學文化,不遲。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自然文化發展


推薦閱讀:

如果漢朝之後繼續沿用秦朝法家思想,國家會不會越來越強大?
中國歷史即將跨入真正心性自由的新心性學時代
儒家思想真的是阻礙科技發展和民族復興的絆腳石嗎?
一個為了得到別人喜歡,為了永遠不受任何人厭惡而去修身正己的人,他會成功嗎?他將面臨什麼樣的後果?

TAG:文化 | 儒家 | 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