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聚會,去了以後就有一種「早知道我就在家上網了」的感覺
現代社交狂最大的後遺症就是聚會多,每天除了上班都被安排的滿滿的,晚上和周末都不例外。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或許因為這句話,很多人穿梭於各種社交場合,酒桌飯局。彷彿柯林頓是我的好朋友,我認識某某某是我的資本。於是各種場合,此起彼應,隨叫隨到,應接不暇。
感覺時間已經不是自己的了。今天有朋友說好久不見了,聚一聚,想一想,是啊,好久不見了,是該聚聚了。明天說給你介紹個朋友認識認識,儘管自己晚上還要寫屁屁踢,出方案,不去好像也不好,萬一有個生意場的來往,說不定還能合作一把,畢竟KPI指標壓死人啊,每個月大姨媽會上的彙報數字,想一想都是噩夢。
有些聚會去了,感覺會有一種自卑感。比如說同學聚會。高中暗戀的姑娘到現在還單身著,貌似容顏也蒼老了許多。高中同班的二嘎子,大學沒考上,去上了電腦學校,現在是一家連鎖餐飲公司的老闆,專門承包大學食堂,給各位莘莘學子提供美味可口的餐點,賺了多少錢不知道,只是從他的肚子的弧度就可以看出來。
大學同學聚會就更不用說了,畢業第一年聚會,感覺自己事業單位,工作穩定,也還體面,同學聚會很積極,班長一號召,第一個就響應。第二年去了,感覺貌似以前班裡相貌平平的小花已經出脫的如水一般的女神了,可愛時髦,說起話來綿里藏針,就連吃飯的姿勢都那麼讓人銷魂。等到第三年,發現室友已經開上寶馬了,自己還11路公交車。等到第五年的時候,就不好意思去了,工資墊底,都不好意思說,更受不了的是,同學每每問起孩子幾歲了的時候,單身狗的神經損傷已經達到指數級別,久久無法修復。
有些聚會,去了純粹是一場誤會,感覺自己只是來湊份子,趕場子吃飯的,就如同農村裡吃流水席的趕腳。要麼你在接電話,他在上廁所,要麼你在刷微博,她在發微信,要麼低著頭大家都忙著拍照修圖。要麼大家靜靜地坐下來,靜靜地聽著一個一個地吹牛,托著腮幫子,還得裝出來一副非常崇拜,對方老牛了的樣子,眼神里透射出的都是滿滿的欽佩。
這種聚會,進來了,坐下來,不到十分鐘就感覺有點後悔,早知道我就在家上網看電視劇了。
更為痛苦的是,不僅僅接受了酒精的考驗,等到自己酒色犬馬,華燈落幕,夜深人靜的時候回家,躺在床上那一刻,內心的孤獨和無聊像一個黑洞將自己深深糾纏著。從出門到回來,半天的時間,一場可有可無的聚會,本應該去放鬆的,結果感覺更累了。等到第二天早上起床,昨夜的星辰,昨夜的酒醉,今朝的空虛,渾渾欲裂的頭疼,似乎更給了自己重重的一擊,哪有後悔葯,時光機,趕緊回去一趟。
不是說有人都適合聚會,也不是每一個聚會都適合你。在家看本好書,做點家務,下廚弄兩道手藝菜犒勞一下自己,或者看一部電影,長跑三公里,甚至睡一個好覺,都是比較好的休閑休息方式,更不需要忙著那麼多其實並不重要的聚會。
有些聚會,可以帶給很多信息和知識,行業的前瞻,前輩的經驗,最新的動態,有些聚會,帶給你的只是抱怨,負能量,要麼就是怨天尤人,隨波逐流,更會讓你逐漸地迷失自己。
現實很冷,在這個浮誇的世界裡,有幾個知心朋友就好。不是誰都是你的兄弟,也不是誰都會永遠把你當做兄弟。你的朋友圈也不是所有人都會關心你過的怎麼樣,是不是真的開心。
只有優秀的人,才能擁有有用的社交。否則只是去湊熱鬧的。你的價值得不到體現,即便你進入了那個飯局,也進入不了那個圈子。
大象的圈子裡沒有松鼠,猴子的圈子裡沒有蒼鷹。提升自己的價值,你才能真正融入那個圈子,而不是形式上的聚會或者合影,否則就是茶餘飯後的談資和炫耀。
拋棄無效的社交,別給自己那麼多的壓力。逃不掉的空虛和孤獨還會在喧囂嬉鬧之後撲面而來,內心的充實和豐富並不是通過聚會就可以消除的了的。
推薦閱讀:
※知世故而不世故,善自嘲而不嘲人
※25歲的月入6000+的女孩,有哪些合適的輕奢品適合我們?
※如何在大學寢室里過品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