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時代的學習
一、碎片化時代的陷阱
上下班,隨時拿著手機,偶爾打開知乎微信,時不時就看到幾個抖機靈的技巧,頓時就覺得茅塞頓開,原來可以這樣,這麼牛,誤以為自己也能達到這樣效果。
1.誤以為發現一片秋葉就掌握了一個秋天
會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乾貨:當女孩問你:「你覺得我漂亮嗎?"的時候,千萬別傻逼的說一句:「漂亮。」因為那樣你就成備胎了。你可以開玩笑的說一句:「還差那麼一點就能配得上我的。」
然後你覺得很受用,看起來也不錯,歸檔。然後第二天你又看到一條:
當女孩在微博或者空間里發表:"XX節就到了,看到他們一對對的出去,沒人陪我!"之類的東西,千萬別二逼的回復一句:「有我在呢!"
然後你又覺得很受用,看起來也不錯,歸檔。然後第三天你又看到一條:。。。。。。
如此反覆,當你真正學如何追女孩的時候,你就茫然了,TMD女孩說那麼多話,我難道要每一句都要記住?????????
於是你就每天刷每天刷每天刷。很多問題以為也有了解決方法——以為按照這個進度,過幾年就能理解宇宙終極奧義了。
利用一切碎片時間,上地鐵看一篇,吃飯時看一篇,睡前刷2篇。眼睛看不完,用音頻刷,平時看不完,跑步還能刷——但是,還是刷不完!
稍微好一點知道還好有收藏功能,然後就全他媽的收藏,後來也不知道怎麼看收藏,也不知道怎麼弄這些機靈。
2.道和技的區別
有些東西,它屬於某個知識體系,但是本身不參與體系的構建。它僅僅是在某個體系下延伸出來的產品。從中國傳統的體系來解讀,就是「道」和「技」的區別。
慢慢的你會發現,「技」用起來很爽,但是是學不完的;而「道」非常精鍊,往往半個小時內就記住了,卻只具備指導性,卻缺乏實戰型。
如果你僅僅知識掌握上面的體系化知識吸取,那麼就會遇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有些東西,它屬於某個知識體系,但是本身不參與體系的構建。它僅僅是在某個體系下延伸出來的產品。就是「道」和「技」的區別。
那麼當你系統的學習如何追女孩之後,你的「道」就構建了,即使你說不出「還差那麼一點就能配得上我的。」這種話來,但是你一眼也能明白這是經典的「廢物測試」,真正遇到女孩問你:「你覺得我漂亮嗎?」 再起碼你也能知道說個「哦,還不錯」或者「嗯,你挺有特點的」這類及格的東西。這些「技」層面的東西,你自己就能創造,這時候你只會很明晰的去收集牛逼的「技」 了,這個過程,也大大加強了你在這個知識領域的高效篩選和吸收。
二、碎片化如何學習
說了這麼,那麼如何在碎片化的時代下學習,或者如何在碎片化時代下建立自己的道,達到從心所欲不愈規的技。
1.碎片化的趨勢
首先說一下碎片化,因為我們處於這個時代,很明顯面臨兩個問題——信息超載和知識碎片化。
A.先說信息超載,互聯網的發展以及教育提升,舉幾個數據:
2 全世界每天有4000本書出版,超過4億個字;
2 紐約時報一天的文字量等於牛頓同時代的人一生的閱讀量;
2 一個專業領域,每天大概有200個公眾號正在註冊,有近1000篇文字正在產生……
這就意味著,過去雜家、博物家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可能存在,即使有,也干不過谷歌度娘。知識的儲存能力,人類早就被電腦完勝了,知識的搜索和鏈接能力,才是學習的核心競爭力。
B.另一個趨勢也很明顯:知識碎片化。
首先時間和空間被打碎,移動手機允許你在三站地鐵里聽完一本書;
其次被打碎的是信息,如果你翻知乎、今日頭條或者某個博客,你並不會像看一本書一樣,知道前面一章講什麼的,後面即將講什麼,除了標題黨,你根本對下一個博客、內容毫無預期,只能被動接受;
在信息超載和知識碎片化下,我們就一股勁的追求短時間能夠閱讀的所謂乾貨,其實這就使你並不知道是誰,在什麼情況下,針對什麼問題講的這句話。所有的信息缺乏了上下文,就是廢話。接觸到的乾貨,使得知識結構碎片化也就無法形成體系。
2.對抗碎片化的知識,就是零存整取。那麼如何在碎片化中形成體系。
A.首先是碎片時代建庫
碎片化是這個時代的生存方式,既然信息獲取這麼方便,我們完全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方式,慢慢建立自己的知識庫。有了這樣的知識庫,你可以隨時隨地的想知識庫發起查詢檢索,而檢索出來的結果,肯定要比你百度出來一堆垃圾,然後慢慢翻要高效的多。
建庫第1步:收集
在乾貨盛行的時代,如果放著這麼多技而不管,這就是極大的浪費,所以我們需要學會收藏建立自己的知識庫。
李參的《印象筆記留給你的空間里》提到了一個很好碎片化學習的方式。大意就是:
? 固定「刷手機」和「互動」的時間
? 零存:第一時間先收集再說
? 整理:掃讀一遍,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分類、貼標籤」
? 整取:用得時候,搜索標籤
舉個例子:
我把聽[得到]APP的時間固定在早上起床洗漱的15分鐘裡面;
我把每天刷微博和刷朋友圈的時間固定在中午睡覺前半個小時;
這個過程中如果有一些是我關注的內容,我會隨手保存到印象筆記里。
這個時候的保存,除非非常明確,不然並不會考慮放在什麼目錄。
直接扔到收集箱,省事兒。
建庫第2步:分類整理
利用碎片時間,上地鐵看一篇,吃飯時看一篇,睡前刷2篇。將自己喜歡的乾貨收藏,最會你會發現全他媽的收藏!都不知道哪個是哪一類的,這也叫「松鼠症」——不斷攢不斷攢不斷攢……
等到收藏超過100篇未讀的時候,你終於發現收藏=永不再讀,這讓你沮喪。所以你要學習去分類整理
整理這個步驟選擇固定的時間去做。
個人喜歡攤開電腦,用大屏幕操作:
給一篇文章,一張圖片分類可以按照下面三種方式去分:
1) 按照知識管理的流程來分:
2) 按照知識體系來劃分:
3) 按照經驗庫的方式來劃分:
當然上面這些方式你可以自由組合,慢慢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分類方式。
建庫第3步:貼標籤
建立了分類,將文章做了歸類之後。
其實只是給文章增加了一個維度而已,我們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實現「零存整取」。也就是我們可以要做到從不同的角度檢索這篇文章都能找得到。
怎麼做呢?
這時候就要用到貼標籤的方式了。
比如有一天在微信群,有人發了下面這張圖片,我立馬隨手保存到雲筆記的收集箱里。
然後過了幾天,對收集箱進行整理的時候。
我先進行分類,把它放到[圖片收集]的目錄里;
然後我開始貼了幾個標籤:四象限,心理學,性格分析,這幾個標籤也是我的這張圖片的理解和認知。
建庫第4步:輸出
建立了自己的知識庫需要不斷去完善這個知識庫,這就需要去檢驗這種知識庫是否正確。
我看過、試過很多方法,最後最有效的只有一個,就是用輸出倒逼輸入。
行動學習理論認為,人要掌握一門技能,需要有10%的時間學習知識和信息,70%的時間練習和踐行,還有20%的時間與人溝通和討論。這個原則叫做721原則。
碎片化學習對於10%的信息接收非常有用,而剩下獨處練習的70%和討論的20%,則需要留出大量時間來系統學習——碎片化學習永遠只是系統化學習的輔助。你需要留出足夠多整塊時間學習。
你可以寫文章、講課、做PPT、做讀書筆記、導圖……只有一個要求——你的輸出有結構。
你要先搭好圖紙,設計出一個承重結構,然後鋪鋼筋,最後才放水泥和沙子。
先建立一個結構,你的知識和信息量會自動吸附在結構之上。時間一長,你會成為一個能根據結構鏈接知識的人。
碎片化建庫後,建庫收藏了極大的提高了並沒有什麼卵用的信息,缺降低了最重要的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就是碎片化的第二問題
B.碎片化建庫的基礎上如何思考
大部分人可能從來沒有總結梳理過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但往往在實際做事情的過程中都遵循一套科學的方法和邏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見這樣的人,他們對某個專業和領域有著很深的洞見,看問題准,見解獨特,但當你問他是怎麼做到的時,他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認知事物和思考有兩個基本的邏輯維度:縱向深挖,橫向關聯。也就是縱向思維和橫向思維
思維第一維度:縱向思維(解構/還原)
先來看三個問題
1.全中國一共有多少架鋼琴?
2.為什麼你部門的銷售業績持續走低?
3.為什麼你男朋友對你這麼冷淡?
這三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其實都是同一個解決思路。也就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一種思維方法:A.解構
解構,顧名思義就是分解,重構。我們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任何一個問題,第一眼看到的都是表象。而隱藏在表現下的實質很少有人會去發現,這也是造成我們產生迷惑不解的重要原因。
如上圖所示,由事物表象到全局的認知過程,通常就是我們最容易產生迷惑的階段。因為在這個時候,我們不知道事物的全貌是怎樣的,只能憑藉看到、聽到的零星信息來猜測,這個過程就好比霧裡看花,盲人摸象。而當我們掌握了事物的大致全貌,開始進入由全局概況提煉關鍵信息的階段,這個時候我們會從龐雜的信息中篩選出真正有用的信息幫助我們發現事物的規律,不斷進行歸納和總結,最終發現隱藏在事物後的真實本質。這個階段就像管中窺豹,一葉知秋。我們周圍那些把事情看得通透,總是一針見血的人,比如下面這位老司機,他們就是已經進化到第二階段的人。
廢話不多說,下面進入正文,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如何用解構法來分析問題。
任何一件事情,當我們第一次看到它的時候,我們的內心OS可能是這樣:
可是呢......
任何一件事,都有其重要的組成元素,解構就是將這些最簡單的組成元素一一分解出來,尋找其中的關鍵因素和變數,從而找到問題的突破口。舉個例子:絕大多數時候,我們對一個問題產生困惑甚至畏懼是因為看到表象是一個完全不熟悉的東西,它看上去龐大複雜而無解,可是一旦當我們像庖丁解牛一樣把問題不斷拆分,不斷細化成一個個最簡單的問題時,就又回到我們熟悉的領域。拿文章開頭第一個問題舉例: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開始對這個問題進行分解。首先,既然問題是全中國一共有多少架鋼琴,那麼自然能想到的是,中國哪些地方會有鋼琴?如下圖所示:
這裡假設前三個因素(鋼琴房,鋼琴廠,學鋼琴孩子的家庭)佔據了全中國鋼琴總量的絕大部分,將問題分解為這些信息源因素之後,下一步是分別找到這些信息的獲得渠道,如下圖:
每一個信息源對應的問題都會有它的數據出處,想辦法去找到這些子數據,最終匯總起來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另外,講到這裡有兩個關鍵點需要著重提醒:
1)問題轉換
把讓你無從下手的問題,轉換成可量化,有明確方向的問題,這是開始進行解構的關鍵。例如上一個例子中「中國有多少架鋼琴」,這是一個聽上去非常龐大,讓人無從下手的問題。但是我們將這個問題轉換成「中國有哪些地方會有鋼琴」,實際上是對這個問題的進一步延伸解讀,馬上就讓人有了思考的方向。通常進行問題轉換抓住三個關鍵點:天時、地利、人和。
抓住關鍵因素,然後根據關鍵因素來進行問題的等量變換,如果你能將無從下手的問題變成可以逐條思考分析的問題,那麼第一步就順利完成了。
2)BE MECE
這一點在我以前的文章中強調過(沒有看過的同學可以在文末點擊閱讀原文,查看之前的文章《如何培養高薪人士的邏輯思維能力》)。MECE的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相互獨立,意味著將能夠影響問題的原因拆分成有明確區分,互不重疊的各個因素。完全窮盡,意味著全面周密,毫無遺漏。對問題進行分解時,一定要把所有你能想到的相關影響因素全部考慮到,保證完整周密,這樣對後面的問題分析有重大幫助。接下來來看第二個問題:
那麼首先我們進行問題轉換,問題中的關鍵字是銷售業績,那麼在一個公司對於銷售業績會造成直接影響的因素有哪些呢?做過Sales & Marketing的人肯定都知道,無非是以下幾種因素:
對每一個信息源進行關鍵信息拆解:然後每一部分關鍵信息對應的信息出處也一目了然:當我們像這樣把問題以解構的方式拆解開來時,就會發現很多霧裡看花不知如何下手的問題,馬上變得有條理起來。而當我們能夠將一個表象的問題,通過解構發現全局的時候,我們就順利完成了事物認知第一階段的進化。
B.還原
思維第2維度:橫向思維(歸納/演繹)
歸納法
條件:
我養的一條狗甲喜歡吃魚;
鄰居家的一條狗乙喜歡吃魚
狗丙喜歡吃魚;
狗丁喜歡吃魚;
······
結論:
狗喜歡吃魚
演繹法
條件:
狗喜歡吃魚;
我家養的阿黃是一條狗;
結論:
阿黃喜歡吃魚
以前段時間流行的《歡樂頌》為例
劇中的安迪每次正式場合的發言除了有理有據外,最大的特點就是語言簡練、條理清晰,讓人羨慕不已!
你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發言後總被問「你想表達的重點是什麼」?或者洋洋洒洒寫了30頁PPT講完後,聽的人云里霧裡不知所云。
如何像安迪一樣,遇到問題時冷靜分析、思考全面?表達觀點時條理清晰、結構嚴謹?
結構思考力不僅可以通過縱向結構幫助我們提升個人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力,更核心的在於運用清晰的橫向結構審視問題,幫助我們更清晰全面的分析問題,並作出有效決策和清晰有說服力的表達!結構思考力的橫向結構包含歸納和演繹兩種。
a)歸納論證:這樣思考問題更清晰
小蚯蚓當面揭穿白渣男的惡行後,遭遇失業危機。
安迪和資深HR樊盛美都一針見血的指出她必失業,其背後的思考結構如下:
上述,結構思考的過程被稱為叫歸納論證,「是指從許多個別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則或結論的推理方法」,在結構思考力的橫向結構中,重點關注橫向的要素分類要符合MECE原則(相互獨立、完全窮盡)從而保證思考問題的全面性和清晰性。
歸納論證最大的優勢是橫向的分類和條理比較清晰,劣勢是樣本量有限時往往得出比較片面的結論。
b)演繹論證:這樣思考問題更嚴謹
關關被同事陷害,害怕因此實習不合格失去正式工作的機會。
同樣是面臨職場危機,安迪直言踏踏實實把檢查給領導就可以,一定不會有其他任何問題,其背後的思考結構如下:
上述,結構思考的過程被稱為演繹論證,「是從普遍性的理論知識出發,去認識個別的、特殊的現象的一種論證推理方法。」 也就是很多人熟悉的三段論,即「大前提、小前提、結論」。例如,下面就是一個演繹論證的案例:
大前提:所有人都會死——小前提:蘇格拉底是人——結論:蘇格拉底也一定會死
演繹論證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得出一個相對必然的結論,說服性比較強,劣勢時如果大前提不被認可,後面的論證將失去作用。
c)演繹和歸納可以結合使用綜上,在表達時如果對方關註解決方案首選用歸納結構,這樣條理清晰;如果要說服對方,首選演繹論證,因為說服力比較強。但往往實際的應用中二者,是結合起來運用的。
比如,對關關的問題分析,其實是先用了歸納論證從我和小曲都願意聘用你兩個方面得出「了解你的企業管理者,都認為你是個值得信任的員工」,再用演繹論證得出,「你的領導會選擇信任你」的結論。
同時,強調下縱向思考和橫向思考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清晰的思考既要保證橫向上「分類清晰、符合邏輯」,也要保證縱向上「上下對應、層次清晰」。
C.在思考和庫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知乎和分答上不少人都提問過這個問題,可見也是一個相對比較普遍的話題。總結下來大概有六個步驟:目標、獲取、提煉、輸出、聚合、擴充。
1. 目標:知識架構是達成目標的一種路徑
獲取知識一定是為了解決某一個問題,或者是滿足某方面的好奇心。解決問題就是在樹立目標。拋開目標談構建知識體系是一個偽命題。
我們太希望找到一套速成的標準答案了,這是在中國體制教育下長期馴化出來的思維慣性,你不可能通過構建一套知識體系去打敗生活、工作中的所有問題,所以知識體系的構建一定是目標導向的。
先有人生規劃,再有清晰的目標,為了實現目標,就需要搭建相應的知識架構,所以知識架構是達成目標的一種途徑。
為了實現目標,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進軍哪些專業領域,在這些專業領域裡,怎麼分門別類的學習,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來。怎麼獲取知識,怎麼吸收知識,怎麼吸收,怎麼輸出,一切圍繞著目標就會非常清晰,避免做無用功。
2. 獲取:上網搜、找人問、翻書看、自己做
目標確立後,下一步就是如何快速的獲取知識。
A.上網搜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百度絕對是現在年輕人學習的第一老師,尤其是95後、00後,這是他們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上網搜可以無限的瀏覽海量信息,可以讓你快速的對一個問題有一個宏觀的認知,方便你對接下來的深度了解做決策和參考。
需要強調一點的是,你要熟悉每個搜索引擎以及各個門戶網站的屬性,這樣搜索起來更高效,比如有些深度的話題問答你可以在「知乎」上搜,微信上的文章你要用「搜狗」,豆瓣上的書評影評比電商網站上更有參考價值等。
B.找人問
有了宏觀的認知後,接下來就是找專業的牛人求教,這是構建認知最快的方法。如果你身邊朋友圈沒有這樣的人,你可以在牛人的微博等社交工具上勾搭,一般你做過功課提出的問題都是能得到牛人的回應的。
如果還不行,你可以在「在行」上花錢約,或者在知乎、分答上提問,以後這類付費知識問答經驗分享的平台會越來越多,上面的牛人領域也涉及較廣,門檻越來越低。
C.翻書看
書是死去的人,或者是以你現有資源接觸不到的人,讀書就是在和牛人交流。書的知識一般比較系統,思考性強,可以系統的了解某個東西。
可以快速瀏覽,也可以精度,甚至反覆讀,這個要根據不同的問題和書籍來定,有時也沒必要非得把一本書讀完,把書中提到和你想要問題相關的讀完就夠了。
我有時針對某個問題,就會一下買五六本甚至十幾本市面上和這個話題相關的書,基本上能涵蓋這個領域所有的問題,然後根據問題去找對應的案例和方法論。
D.自己做
沒有適用所有場景的知識,也沒有能解決所有問題的方法論,認清兩者間的差異尤為重要,而只有自己做你才能發現這點。
很多知識看似通用,實則不然,很多方法和答案是在做的過程中自己悟出來的。實踐是更深層次的認識與理解,也是對知識的最大尊重。
3.提煉:剔除無用、理清邏輯、知識模塊化
A.剔除無用
我們每次搬進新家前屋子裡都是乾淨簡潔的,不到一個月你就會發現房間里已經有了大量的閑置物品或衣服,並且開始在房間里找不到自己的東西放哪了,等到你再搬家時,你發現自己的東西怎麼這麼多。
整理知識和整理物品一樣,我們的大腦就是一個每天通過手機、電腦、交談、分享接收各種信息和知識的房間,如果房間內的知識不及時刪除整理,排除扔掉一些東西,長時間大腦就會一團糟,即使是你學過的知識,遇到問題時你也會記不起來。
很多時候我們每天看微信刷朋友圈,接收了那麼多的信息很多是無用的,高效人士會有意的屏蔽一些信息,而且一般牛人大腦過濾、篩選信息的能力要比其他人強。一場演講,嘉賓演講了兩個小時,真正有用的就幾點,所以需要對知識進行刪減和提煉。
B.刪減提煉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找到重點,二是便於記憶。
你只有記住了重點,下次遇見同樣的問題時才能幫助到你。愛因斯坦說,教育就是把學到的東西忘記後剩下來的東西。
C.理清邏輯
同樣一位嘉賓的演講為什麼筆記俠會整理的比較好,而且有時甚至嘉賓自己都覺得整理的比他講的好,除了刪除一些語氣詞和偏離演講主題的一些話題外,就是筆記俠對內容的邏輯關係做了梳理,主次做了劃分和標記,這樣看起來就會很通暢,主次一目了然,重點不言而喻。
D.知識模塊化
樂搏資本創始合伙人楊寧在一次內部分享中,分享了自己的一套處事哲學——「玩套路」,也就是他用同樣的一種套路輕鬆處理了很多問題,有時甚至不假思索,屢試不爽,包括自己投資的兩個獲得巨大成功的項目案例,用的都是同一種套路。這個套路其實就是模塊化的知識。
我們生活中會遭遇問題1、問題2、問題3、問題N,大部分人會針對每一個問題給出一個解決方案,其實有時可能問題1、問題2、問題3都在一個知識體系中,只要找到底層理論,就可以把所有現象層面的問題解決掉。
所以要對知識進行模塊化,最好的方式是用思維導圖把這些底層理論或方法論整理出來,形成一個又一個的知識模塊。這樣面對類似現象層面的問題時就完全可以把對應知識模塊搬出來解決,面對複雜問題時就用多個知識模塊。
4. 輸出:強化認知、關聯重構
A.強化認知
輸出的過程是實踐的過程,是把別人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的過程,是知識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你不可能從思維養成一種實踐習慣,而只能從不斷實踐中養成一種思維模式。知識也一樣,必須要輸出才行,也就是分享、交流和實踐,不然就是死知識,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比如記筆記、寫文章、做產品、做分享、交流、實踐等等這都是輸出,有助於強化原來的知識模塊,而且在輸出的過程中,會有很多人來提問或者交流,這同時也是對原有知識模塊的一種重新思考和檢驗。
中國的大學教育之所以和職場脫節,就在於它是一種「從理論出發又到理論為止」的遊樂場模式。遊樂場模式的本質是由一些既定的遊玩項目,每個項目包括確定的起點、路徑、終點、時程等構成,在遊樂場中,遊戲都是可預測的,你處於一系列虛假的挑戰之中。B.關聯重構
另外知識還有一種輸出方式就是關聯重構。知識不是簡單的堆積,而在於製造關聯,不然無法構成體系。
李善友教授把物理中的量子力學和企業管理做了關聯輸出了互聯網思維,羅胖去年的跨年演講,仔細分析你會發現裡面的核心觀點其實是引用他人的,都可以追溯到某個人某本書的某個思想。
比如貫穿整個演講的主旨思想「用生物學的思維理解現代商業」,其實主要來源於三個人的三本書,分別是Visa創始人迪伊·霍克的《混序:Visa與組織的未來形態》,凱文·凱利的《失控》和王東嶽的《物演通論》。
不過羅胖聰明的把這些思想和觀點進行了連線,並且和去年當下很多商業事件做了關聯,完整四個小時聽下來,大家不會覺得枯燥,反而腦洞大開。正所謂:天下知識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
5. 聚合:分類、分解、再聚合、建立秩序和體系
想要完整的構建一套知識體系,一定要經歷知識的分解和再聚合,知識的分解和再聚合是從理論?實踐?理論的循環迭代過程。
同一領域的知識模塊歸類組合到一起會形成一套知識體系,而要將多個知識體系最終融會貫通起來則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
這是因為知識體系的建立由實踐和問題驅動,問題和實踐能夠分解離散原來知識模塊中的點,這些點在解決問題的實踐中不斷的進行重構,然後再通過總結和歸納來思考如何從底向上抽象形成某一個領域的完整知識體系。
對於沒有構建太多知識模塊的年輕人來說,不建議一上來就參考他人的完整知識體系圖進行系統性的學習,最好先從實踐和解決問題入手構建知識模塊。由《奇葩說》團隊打造的付費音頻《好好說話》最近在喜馬拉雅上賣的很火,你會發現每天的6分鐘語音都是針對某一個場景的問題,所有的知識點最後歸納總結為演說、溝通、說服、談判、辯論五維話術能力,最終形成一套說話的知識體系,而所有的場景和知識點解決的問題都在這套說話的知識體系內。
而這套說話體系的底層理論匯總了傳播學、語言學、心理學、廣告學、商學、哲學等多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從此可以看出科學和哲學是獲得元認知理論的兩個主要來源,所以想獲得元認知最好還是看一些學術著作。
6. 擴充:構建知識邊界之外的系統思維
構建知識體系的本質其實是構建系統思維,一般到這個步驟知識體系基本就已經構建完成了,但人的思維都會有邊界和漏洞,以上五個步驟可以建立邏輯自洽的知識體系,卻也會造成思維上的局限。
對於最為平常的事物,我們非常熟悉它們,通過與它們的交互,我們構成了經驗和技能,但對它們又是無知的我們是以一種無知的方式與它們朝夕相處。它是我們「熟悉而未知的世界」。
實際上,我們都是以一種「熟悉而已知的世界」的錯覺存活在這個世上的。
我們幾乎不去想見,那個可能存在的「陌生而未知的世界」,同時又誤以為我們所遇見的都已經在掌控之中。這種錯覺,把我們鎖定在一個狹小的智識區域,而對一個更為廣闊的世界視而不見。
我們教育體系的三個基本特徵決定了它大多數時候只能培養出平庸之輩:
一、以「流水線」的方式培育人才
這種流水線式的人才生產方式,是一種很經濟和高效的教育方式,但往往是以磨平學生個體的興趣、才智的稜角為代價。
二、以「標準化」的方式篩選人才
有一個概念叫「標準化考試」,就是盡量把考核的各個過程加以精密的定義,使其誤差最小、統一性最高的方法。容易被標準化考核的、確定性的知識成為了考核以及教學的重點,而很難被標準化的需要深層次思考、爭議性討論和精微把玩的東西統統被迴避了。
三、它僅滿足於傳承抽象的知識和理念
很多大學的本科教育,是以培養科研人才的預科班為思路來組織教學的,只完成了理論到理論,而少了實踐的環節。
一個人系統思維和價值觀影響最大的是環境。絕大多數的人很難跳出自己所在家庭環境、成長曆程和生活圈子灌輸的一些理念,而後天讀的一些書、經歷的事情和所有的思考和都只是在強化他們深信不疑的價值觀的合理性。
除非經歷重大變故,人的想法其實是極其難以改變的,而我們有時很難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多和自己成長環境不同的人接觸,多聽一些和自己截然不同的想法,並用一個平和的心態去理解這些事情,是建立一個優秀的系統思維和價值觀比較好的途徑。
到此如何在碎片化時代學習的基本觀點就結束了,更多的是方法,需要的是去實操,嘗試著讓輸出倒逼輸入和建立。最後附上文章結構,以便理解:
備註: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以原出處為準,侵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