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新貿易理論到新新貿易理論:一段關於需求彈性的故事

(本文沒有一個數學公式!)

剛剛接觸貿易領域的人會感到困惑,因為有個新貿易理論,還有個新新貿易理論,這麼不講究的命名讓人感到崩潰。很多博士才接觸貿易的人,學的第一個模型竟然是新新貿易理論,這就像直接看《對《對《xxx批判》的批判》的批判》一樣,一團霧水。

我們都知道,新新貿易理論新的地方,在於它假設了企業生產率的異質性,但是這東西的來龍去脈到底如何,請聽我慢慢道來。

要了解新新貿易理論,先要了解新貿易理論;而要了解新貿易理論,先要了解傳統貿易理論。傳統貿易理論是如何解釋貿易的?他們認為這是由於「比較優勢」,例如中國用紡織品換歐盟的大飛機,為什麼中國不自己生產打飛機,歐盟不自己生產紡織品?因為中國擅長生產紡織品,在紡織品這裡有比較優勢,而歐盟在大飛機這裡有比較優勢,所以貿易就來了。

可以看到,傳統貿易理論解釋不了這樣一種現象:美國和日本同時出口和進口對方的汽車。首先,美國和日本都是資本密集的發達國家,按照傳統貿易理論,他們應該用汽車去跟其他發展中國家交換勞動密集型產品;其次,既然美國和日本都出口汽車,說明他們在汽車上有比較優勢,但是他們又都進口汽車,說明他們又在汽車上有比較劣勢,一個行業怎麼可能同時有比較優勢和比較劣勢呢?

這種產業內貿易,事實上佔據了貿易總量的相當大的部分,怎麼來解釋呢?事實上,至少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就是人們對差異化產品的愛好。正如你們用直覺就能想到的,日本和美國雖然都生產汽車,但是他們生產的汽車卻各有優缺點,這種對不同種類的愛好使得貿易得以出現。

第二種則是規模經濟。這個可能不大好理解,簡單來說,就是多生產比少生產划算。就像你們去吃飯,人多了比人少了,人均消費量要低,所以吃飯就有規模經濟。既然有規模經濟存在,那麼即使兩個國家有同樣的比較優勢,也可以有貿易:一個國家生產滿足兩個國家的商品a,另一個國家生產滿足兩個國家的商品b,就能都發揮規模經濟了。

這樣的解釋忽然好,但是經濟學家希望可以用一個數理模型來描述這種現象。這就面臨很多困難。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數學可以很好的描述所謂的「完全競爭市場」,而上述兩種解釋,都必須引入有一定壟斷勢力的不完全競爭市場。

上世紀七十年代,Dixit and Stiglitz 提出了一種效用函數,可以很好的描述一種叫做「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這種市場結構下,每個廠商都生產有一定差異的商品,所以他們即有一定市場勢力,又是競爭的。Krugman(1979)在JIE上的文章引入了這種效用函數,從而帶來了新貿易理論。

Krugman首先解出了封閉經濟下的均衡,然後他想,貿易能帶來什麼變化呢?他回答說,假設不考慮貿易成本,那麼兩個國家完全相同的貿易了,其實就相當於合併成一個大的國家,於是人口增加了一倍。那麼在這個模型中,人口增加一倍會帶來什麼後果呢?

首先他發現,消費者消費商品的種類提高了,但是消費者對每種商品的消費量減少了。這個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當你從10種商品變成20種商品的時候,分給每一個商品的消費量肯定會減少。由於消費者更加偏好更多的種類,所以福利得到了提高。

其次,消費者的真實工資(工資除以價格)也提高了。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Krugman的效用函數是「需求彈性遞減」的。這個非常關鍵。

什麼叫需求彈性呢?其實正確的說法是需求的價格彈性,我們知道,價格提高需求會減少,那麼這種變化有多劇烈,或者需求對價格有多敏感呢?這可以用彈性來衡量。

如果一個市場是完全競爭的,那麼廠商的價格應該等於邊際成本,而如果一個市場是壟斷競爭的,那麼廠商的價格就會高於邊際成本,這就是所謂的成本加成,成本加成到底有多大呢?這個就由彈性決定了。我們知道,對價格不敏感的人,就可以給較高的價格,所謂的對價格不敏感,就是彈性較低。所以彈性和價格是反比的。

Krugman設定的彈性,是和消費量成反比的,也就是隨著消費量的下降,彈性會提高,彈性的提高帶來了價格的降低。

我們知道,Krugman發現在開放經濟時,每個商品消費的數量降低了,所以每個商品的價格都降低了,那麼消費者的福利當然就提高了,真實工資也就提高了。這種提高是怎麼出現的?是因為廠商發揮了規模經濟。因為我們發現,真實工資提高意味著產出也提高了,但是每個國家廠商數量卻減少了。唯一的解釋是:有一些廠商退出了,剩下的廠商規模擴大了,所以獲得了規模經濟的好處。

就這樣,Krugman刻畫了貿易帶來的兩個好處:1、產品種類提高了;2、規模經濟。

緊接著,Krugman(1980)在AER上又發表了一篇文章,算是上一篇文章的升級版,這篇文章不再用「人口擴大一倍」這種假設來簡化問題,而是刻畫了一個有貿易成本的世界,還得出了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叫做home marker effect。然而與此同時,這個模型卻與上一個模型有一些重要的不同,在這裡,貿易確實帶來了商品種類的提高,但是對真實工資和廠商數量卻沒有影響,因此也沒有規模經濟。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主要在於為了易於處理,他們的需求彈性變成了固定的,不隨消費量而改變了。既然需求彈性是固定的,那麼價格也就被固定了,因此真實工資也不發生改變了。

因此,Krugman(1980)刻畫的貿易帶來了一個好處:1、產品種類提高了。

你也許說,1980是對1979的背叛,為了數學上易於處理而失去了規模經濟這一重要的貿易利得。但是或許固定彈性的設定才是合理的。因為大量研究貿易的實證文獻發現,貿易帶來廠商規模提高的作用,其實非常小。

Krugman(1979)其實帶來兩個預言,1:廠商數量減少;2、留下來的廠商規模提高。通過美國和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前後的研究,人們沒有發現2,卻證明了1。但事實上,Krugman(1979)本身就是很詭異的,因為他預言了廠商被淘汰,但是什麼樣的廠商會被淘汰呢?你肯定會說,這還用問,當然是低質量的廠商被淘汰,高質量的廠商留下。但這就不是他的模型能夠說的,因為他那裡的廠商,都是同質的,生產同樣產量的商品,消耗的成本是相同的,那麼你又怎麼決定什麼樣的廠商能被淘汰呢?擲骰子嗎?

所以Krugman(1980)講了另外一個故事,貿易沒有帶來廠商數量的減少,那麼我就不用回答「既然廠商是同質的,那麼怎麼決定哪個被淘汰呢」這個問題了,因為這個問題根本不存在了。哈哈哈哈。不愧是我最崇拜的經濟學家之一。

如果我們想講第三個故事,這裡既包含了廠商數量的減少,又能很好回答這個問題,最好它還能夠保存固定替代彈性以便於處理,我們怎麼辦?顯然我們需要廠商的異質性。

再次回到美國和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前後的研究,人們雖然發現每個廠商的產出並沒有提高,但是人們發現企業的平均生產率卻提高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先看這樣一個問題,有10個人,平均身高是170,我們怎麼讓平均身高達到175?

第一種方法:殺掉5個人,然後把他們屍體墊在腳下,從而剩下的每個人提高了5公分。

第二種方法:把身高最矮的5個人打死,剩下的平均身高就大於175了。

假如每個人的身高都相等,那麼第二種方法根本不奏效,因此身高提高的方法,只能是第一種。而這第一種,就是Krugman(1979)的故事。

然而生產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第二種方法,這就是Melitz(2003)的故事,也就是新新貿易理論的故事。

Melitz(2003)假設廠商有不同的成本,但是它們事先不知道,於是都衝進去生產,生產完了才發現它們的成本是不同的,因此有的獲益,有的虧損,虧損了就只好退出了。廠商雖然不知道自己的成本是多少,但是知道成本的分布函數,所以可以先求一個期望利潤,如果期望利潤能夠大於進入成本,就進入。當期望利潤為0的時候,市場就達到了長期均衡。

這時候我們有了一個生產率的門限值,高於這個門限值的企業才會生產,低於這個門限值的企業就直接退出了。當然,如果這個門限值提高了,平均的生產率也就提高了,相當於我們提高平均身高的第二種方法——把身高最矮的6個人都打死,剩下的平均身高就比只打死5個人高。

這是封閉經濟的情況。如果是開放經濟,廠商就不但只在自己的國家賣了,還可以去其他國家賣。廠商什麼時候去別的國家賣呢?當然也是利潤大於0的時候,那麼什麼樣的廠商能夠利潤大於0呢?答案是生產率高的廠商,於是我們又有了一個出口的生產率門限。只要貿易是有成本的,那麼這個出口的門限,就大於那個在本國生產的門限。

有了貿易,我們發現,原來那個在本國生產的門限,竟然也提高了。其實這不難理解,貿易使得其他國家的廠商都過來和你競爭,當然只有生產率更高的企業才能存活下來。就這樣,貿易帶來了另外一種利得,這是其他模型所沒有,也就是基於優勝劣汰帶來的平均生產率提高。

總結一下,Melitz(2003)的模型刻畫了兩種貿易利得:1、產品種類提高;2、企業平均生產率提高。

而與此同時,他竟然仍然採用的不變彈性,就得到了和同樣採用不變彈性的Krugman(1980)不一樣的結論。

下面,讓我們總結一下現在的三個模型:

然而接下來,我們對問題還不夠滿意,我們想,當一個國家開放了,很多其他國家的企業都進來了,我們的企業會怎麼辦,單純等著被淘汰嗎?顯然不會,面臨著激烈的競爭,他們會採取很多行動,例如,他們可以加大研發提高生產率,再例如,他們可以和國外廠商打價格戰。但是我們的Melitz(2003)無法刻畫這種競爭,因為它仍然採用了不變的彈性,這意味著價格加成不變,價格也就不變。

我們想要廠商開始打價格戰,就必須再次放棄不變的需求彈性,而這,正是Melitzn& ottaviano (2008)的工作。他們採用了一種新的效用函數,可以推導出一個遞減的需求彈性(事實上,他們的需求函數是線性的)。

Melitz & ottaviano (2008)仍然引入了異質性,不同廠商具有不同的成本,在他們的推導之下,低成本的廠商比高成本廠商的定價要低,但是比高成本廠商的價格加成卻高,因此利潤也更高,這樣我們就又有了一個生產率的門限值。貿易仍然淘汰了更多的低生產率企業,從而生產率門限提高了。

但是這一次,這個生產率門限還影響了需求彈性和價格加成,當生產率門限因為貿易而提高時,需求變得更具有彈性了,這體現了競爭的加劇,消費者可以很容易的去替代他們不想要的商品,這個時候廠商只能加劇競爭,從而索要更少的成本加成。

從這裡我們看出,這個模型其實刻畫了三種貿易的利得。1,消費更多種類的產品;2,生產率因為優勝劣汰而得到了提高。這都是Melitz(2003)也擁有的;3,競爭激烈減少了成本加成,價格更低了。這個則是他們所特有的貿易利得。

下面再次總結一下我們提到的四個模型:

至此,一段圍繞需求彈性的不同設定而展開的學術馬拉松就介紹到這裡了。想要知道更多精彩故事,看我啥時候有時間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國債只有4%到6%,增值稅卻有17%,個稅卻有20%?
經濟學有哪些用用數學看起來很高深但在實際生活中看起來是顯而易見的結論?
為什麼旅行社的旅遊價格可以這麼低?
歐洲債務危機的根源是什麼?
政府該如何使用稅收工具?——經典理論的回顧

TAG: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