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區分到底是以血統還是以文化認同?從乾隆帝說起。
熱門電視劇《甄嬛傳》,是以歷史上乾隆皇帝的生母鈕鈷祿氏為女主角甄嬛的原型。按電視劇的劇情,是漢軍旗的漢人妃子甄嬛自請出宮為尼,幾年後又被雍正帝以乾隆帝生母的名義接了回去,所以給她安了一個滿洲八旗大姓「鈕鈷祿氏」,變成了滿洲女子鈕鈷祿氏·甄嬛,封熹貴妃,乾隆帝登基被尊為皇太后。
《甄嬛傳》:熹貴妃,鈕鈷祿·甄嬛
關於真實歷史中乾隆帝的生母,一直眾說紛紜,有流傳甚廣的野史,包括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皆認為是海寧陳世倌的夫人,雍正帝用一個公主掉包了海寧陳家的兒子,此說固然早被證明荒誕不經,也完全不合情理。雍正帝此生並非沒有其他兒子,又怎會將自己的江山傳給外人?
而認為乾隆生母是熱河行宮一個粗使宮女李金桂,因為雍正帝(當時為四皇子胤禛)喝了鹿血才得幸的說法,同樣迄今沒有任何真憑實據,僅僅只能當做另一段野史流傳。
所以,乾隆帝的身世其實就如正史和清廷官方記錄所記載的那樣,確系雍正帝和其熹貴妃鈕鈷祿氏所生。後來鈕鈷祿氏母以子貴,在乾隆朝被尊為慈慶皇太后,四十餘年享盡榮華富貴,活到八十六歲才去世,死後謚孝聖憲皇后,其實也是另一部熱門電視劇《還珠格格》里的那位太后老佛爺。
《還珠格格》:慈慶皇太后鈕鈷祿氏
當時清朝國力鼎盛,乾隆帝對其孝順無比,也是公認歷史上最幸福的后妃之一。只不過歷史上有一點往往被忽略,這位鈕鈷祿氏太后,從姓名上看似乎是個滿人,其實論其血脈,基本就是個漢族女子,正和電視劇《甄嬛傳》說她是漢人的說法暗合。
《清史研究》 2016年02期,有一篇杜家驥教授《乾隆之生母及乾隆帝的漢人血統問題》的文章,作者是清史和滿族史專家,于吉林師大滿族文化研究所和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任教。該文論證,乾隆帝「其漢人血分稍多於滿人血分,並有少量蒙古血分,是滿漢矇混血。」總結理由如下:鈕鈷祿氏的父親,也就是乾隆帝之外祖父,是鈕祜祿·凌住;而她的母親,是京畿寶坻縣漢人彭氏;她的祖父,是鈕祜祿·吳祿,祖母是喬氏;她的曾祖父,是鈕祜祿·額宜騰,她的曾祖母是龍氏;這些都有詳細資料考證,因為乾隆帝在追封自己母后的親族時,確實同樣將自己這幾位漢人母系長輩,一併追封了。
根據《寶坻縣誌》,乾隆元年九月十二日,登基後不久的乾隆帝特遣直隸布政使張鳴鈞祭祀其母系先祖,祀文雲「外高祖母龍氏,早佩女箴,夙咸內則……外曾祖母喬氏,賦性柔嘉……」
又根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八旗下的「龍氏」「喬氏」,皆為入旗的包衣漢人,並無滿洲人;所以,喬氏、龍氏都是漢族女子無疑。而鈕鈷祿氏的母親彭氏,則明確是寶坻縣漢人秀才彭武公的女兒,再換句話說,這個籍籍無名的漢人秀才,就是乾隆帝的太外公。
清朝雖禁止「旗民通婚」,但並不真的禁止滿漢通婚,以為「滿清不準滿漢通婚」,僅是對「禁止旗民通婚」的誤傳。那些入了內務府包衣或漢軍旗的漢人,均可與滿洲旗人正常通婚;而且康熙帝、乾隆帝宮中皆有多名漢妃,旗人權貴納不在旗籍的漢女為妾也極普遍。甚至滿人娶不在旗籍的漢人(即所謂「民人」)女子為正室,同樣是民不舉則官不究,持默許態度。他們真正嚴厲禁止的,僅僅是旗人女子(不論滿漢)外嫁給不在八旗的漢人或者說「民人」,直到清末慈禧太后才下令全面開禁。
北京城外的各地駐防八旗,因為本身人數較少,和漢人通婚,娶當地漢人女子為妻者,並不少見。即使是滿洲大姓鈕鈷祿氏的額宜騰家族,祖孫三代都娶漢女也不是什麼奇怪之事。
因此仔細計算乾隆帝生母鈕鈷祿氏的血統,她的祖父吳祿有1/2漢人血統+1/2滿人血統;父親凌住有3/4漢人血統+1/4滿人血統;到她自己,則是7/8漢人血統+1/8滿人血統,已經是漢人血統佔了絕對優勢的漢人女子了。
這還不算,如果再算一下乾隆帝的父系祖先,也就是之前清朝的列代皇帝的血統,則會得出一個更驚人的事實,乾隆身上的漢人血統甚至比滿人血統更多!
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都是徹底的滿洲人,孝庄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是科爾沁部的蒙古人,因此生下乾隆帝的曾祖父順治帝,是1/2蒙古血統+1/2滿洲血統;清高宗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
乾隆帝的曾祖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出自漢軍旗,其本人是1/2漢人血統+1/2滿洲血統;
(佟氏最早是金、元時女真人,從其祖先佟達禮起,在明朝當了二百年漢人,出了很多高官大員,如遼東總兵佟登等。如康熙帝的外高祖父佟讓、外曾祖父佟養真皆為明軍軍官。努爾哈赤起兵建國後,也一直將佟氏編入漢軍旗。
康熙帝即位多年後,其舅舅佟國綱上書稱自己家族「原系滿洲」,要求歸入滿洲八旗,卻被戶部以「其家人漢人眾多,不便俱為滿洲,且漢軍旗下佐領缺少應將」為由,將除佟國綱這支外的大部分佟佳氏仍留在漢軍旗了。)
因此乾隆帝祖父康熙帝是1/2滿洲血統+1/4漢人血統+1/4蒙古血統,;乾隆帝祖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是滿人;所以他父親雍正帝是3/4滿洲血統+1/8漢人血統+1/8蒙古血統。
由此推斷出,乾隆帝的血統為:滿洲血7/16,漢血8/16,蒙古血1/16;漢人血統竟佔了一半,以血統而論,算是個漢人血統超過滿洲血統的准「漢人」。
這還不算,再看看乾隆帝之子嘉慶帝的生母,令皇貴妃、後追封孝儀純皇后魏氏的家族:
嘉慶帝生母,孝儀純皇后(令妃)魏氏
其遠祖綬恩,漢名魏國賢,本系明朝千戶,登州之亂時隨耿仲明渡海投清;初為漢軍旗統領,後因犯了逃人法(一說因三藩之變牽連),編入內務府包衣家族;
其曾祖父:護軍校魏嗣興,其曾祖母:陳氏;
其祖父:總管內務府大臣武士宜(漢名魏九齡),其祖母:年氏、晃氏;
其父親:內管領清泰(漢名魏明祿),其母親:楊佳氏;
除楊佳氏是滿人還是漢人楊氏後來抬旗,略存疑問外,近乎清一色漢人;
所以嘉慶帝的血統大致為:3/4漢血;滿洲血7/32;蒙古血1/32;滿洲血統只剩下不到1/4,更是血統上的「漢人」無疑了。
至於其後的道光帝生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其曾祖母和生母都是王佳氏,祖母是李佳氏,不知是滿人還是漢人抬旗,幾種可能,太麻煩就不算了。
當然,嚴格地說,這種論證其實並沒有很大意義。史學大家陳寅恪先生曾有言,「北朝胡漢之分,在文化而不在種族」。判定一個歷史人物的民族,首要看他的文化認同而非血統。
這幾個清朝皇帝的自我民族認同皆是滿人,而非漢人,乾隆帝本人的滿洲本位思想猶重,其生平一力打壓漢人,維繫滿洲八旗貴族統治;
因此別說乾隆帝是雍正帝(完全滿人自我認知)和熹貴妃鈕鈷祿氏所生;即使他真是野史中從海寧陳家抱養的漢人嬰孩,以他近九十歲人生的自我認同而言,他也還是個徹頭徹尾的滿人。
何況過去幾千年的封建帝制時代,一直都是父權制社會,因此對某個王朝、某個家族、甚至某個具體個人的民族屬性判別,按傳統觀念都是從父不從母,即父系決定論。
——道理再簡單不過,皇位和家族權利財富的傳承皆來自於父系。很多朝代婦女甚至根本沒有完整繼承權。顯然這個問題上,並沒有辦法套用現代男女平權觀念,去替古人糾正其三觀。
只不過既按照一些血統論者的執著,一定要將李世民、李治等唐朝皇帝論證成胡人的「母系血統論」,其實也完全可以以彼之道,同樣有詳盡的「母系血統論」,把乾隆帝和他兒子嘉慶帝論證成的「血統上的漢人」。——這有意思么?
所以,那些言之鑿鑿「李唐王朝非漢人」「唐朝鮮卑論」的人,其實就和「乾隆漢人論」一樣,皆可休矣。
如果您喜歡本文,請您關注狐狸的微信公眾號:狐言論史(huyanls1012)。狐狸會每天給您發送關於歷史和武俠的相關好文。
推薦閱讀:
※如果清軍不入關,中國邊境是否真的在長城了?
※1912年清朝覆滅,溥儀1924年才被逼迫遷出紫禁城,城內竟還有嬪妃太監,為什麼?
※民國總是被黑,那比起晚清到底有沒有進步之處?
※為什麼重新發明漢服,直接穿明朝的衣服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