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 志陽來晚了-#7. 石墨烯應用技術的成功關鍵
2016-10-20
回首這三年在大陸奔走推動石墨烯產業化,坦白說看到整個中國在急速進步下潛在的危機,昨晚河南某市官員傳個微信給我,說到台灣有那些優點比大陸好。其實,有人說這些差距是歷史造成的,這點我不置可否。我有個在小學就到台灣依親的侄子現在在蘇州有自己的小公司,我問他台灣與大陸最大的差異在哪?他說是「道德」,反過來看看中國石墨烯一堆亂象就可見一斑。
我常想中國人真的很聰明,大家都知道在美國搞基礎研究的都是中國人與印度人,但真正得到最大利益的反而是歐美人。我常說這次石墨烯材料革命是中國人可以揚眉吐氣的時刻,只要找對方向,很快就有突破了。最近,烯碳發出某篇文章談到 Geim 針對中國石墨烯產業的建言,其中有一段我頗不以為然,畢竟他沒有真正做過實業,也沒有跟政府、企業實際打過交道,很多都是自己妄自或聽從中國同業所判斷。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zU5NjY5MA==&mid=2658339589&idx=2&sn=27a70c0530aeecca41ccb29d718fa040&chksm=80fc14f8b78b9dee8a02459fc391eacea26ad958905c69b4be3931a5d5bb489beda8bf487811&mpshare=1&scene=2&srcid=1018KrsKV5XGJsWWLGiEqJWB&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以下節錄部分內容:
石墨烯的科研和產業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國發生著,政府的推動起到很大作用;學術研究和產業化之間有很大空缺時,需要建橋。政府不是去建橋,而是在中間建立柱,讓造橋更容易。在學術研究和產業化之間有很大的空缺,空隙過大時,橋就要足夠長,政府不是去建橋,而是在中間建立柱,幫助造橋的工作更加容易。政府投入資金建個立柱,支撐起一座鏈接學術研究和石墨烯產業化的橋,這座橋就是石墨烯的量產。橋的一端是學術研究,彼岸是真正的產業化。現在可以說橋差不多造好了,但還不能說橋造多了。
可以讓更多的企業關注石墨烯,還有很多企業並不了解石墨烯對於他們所在產業的巨大價值。通過政府的號召鼓勵,更多的企業會願意購買石墨烯進行試驗,把它們加入自己的產品里試試,快速拓展石墨烯的應用。你們面對的是世界市場。兩天前,我還在和一個巴西客戶聊天,他們說需要40噸石墨烯,但不知道這是否可能,因為他們在實驗室中只生產出幾公斤來。我告訴他,你想要400噸都成。這就是中國在石墨烯產業中的地位,也是中國的機會。
這裡有三點誤區!首先,這也難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每年拿了歐盟及英國政府多少石墨烯補助款,理應英國早就領先大陸成為世界第一呀,但事實卻是…,請參閱:https://read01.com/2JEPM5.html 。
其次,佔地 7825 平方米的五層建築用的還是「氧化還原法」,我在前面文章已經提到這種工藝幾乎一無是處,大家認為他們不曾為客戶開發石墨烯應用技術嗎?但為何還是沒有看到石墨烯產品問世?這點也駁斥了「量產」可以作為中國機會的說法。
第三,讓企業購買石墨烯進行試驗在中國不是沒有過,從前面的寧波墨西到現在的第六元素都是,結果呢?企業不懂得石墨烯怎麼用,石墨烯公司不懂得怎麼配置石墨烯適合該項產品,我遇到的客戶幾乎都遭遇過這種噩夢。
還有,就我跟政府這幾年交流的經驗告訴我,雖然石墨烯是中央重點扶植項目,但所謂「小政府、大市場」,你即使不能立馬幫地方帶來稅收及就業人口,那起碼也得靠譜點看得出有機會實現產品化呀!如果真的想得到政策扶持也行,你找個資金方肯投資你,有人承擔風險我總不用怕了。所以,不要用以前拿政府補助的心態去經營石墨烯產業,要靠項目真正可商品化賺到錢,否則無法產業化,就會像先前各地一窩蜂推動石墨烯產業園,花了大錢結果呢?無言…
應用領域廣,恰恰展現出石墨烯在商業化上的潛力。對於一項新技術來說,這個新材料的成本不斷下降,性能和應用不斷提升,一升一降之間達到一個平衡點,就開始被市場接受了。的確,石墨烯的科研、產業化等重要活動,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國發生著,政府推動起到了很大作用。中國政府支持石墨烯產業已有三年左右了,山東、江蘇、重慶都投入了很多錢在這個產業上,但大家都還沒找到成功的竅訣,這裡就大方地把志陽可以大產出量石墨烯應用技術的心得分享給各位。
憑甚麼志陽可以這麼牛?我先提供這張圖表,各位就知道我們的企圖了。以下我們循序漸進來說明推進石墨烯技術的正確思維。首先,如果單就實現石墨烯應用技術來看,製備工藝與後段加工工藝的重要程度比例是多少?我認為最多是製備工藝:後段加工工藝=4:6。沒錯,先前提到:工藝> 結構> 性質> 性能,也就是即便是最好的石墨烯,由於要考慮分散性及界面問題,通過不同工藝後會有不同的結果。不過這點也很好解決,就是沿用現有外面商轉的工藝,石墨烯配套即可。
正如我前面放了一張圖表,所謂:態度決定高度。不過這還不夠,重點是在開發這項應用技術時,你要改善甚麼性能?你根據甚麼的機理?所以我調整了上面的比例,製備工藝:後段加工工藝:設計邏輯=2:3:5。沒錯,石墨烯材料本身在研發過程所佔比例就是這麼低!所以各位可以想像以「量產」及「單層石墨烯」做發展重點的企業或業者根本就不接地氣。我們是要做出可用的產品來賣錢,要改善的點也很清楚,你不從核心問題來解決就是耍流氓。
這兩天又拿到石墨烯面膜的樣品了,這就是先以開發出「抗菌敷料」作基礎的延伸版。上篇文章我提到在 2014 年就已經測試出石墨烯敷料的抗菌性優良,現在廠商委託要做成面膜,不過是換個基材就好,這就是應用技術的魅力,擁有一個最佳組分,換個基材又成為另一個產品,像抗菌塗料及抗菌內衣也是這樣的思維,下次各位看到石墨烯洗手乳、香皂也就不用驚訝了,只要我敢發表就表示我確認沒有問題了。
最後,真正的訣竅除了上述心法外,從項目啟動到科研、實際加工的全面整合,這點才是不可取代的。我們請客戶直接寄基材來,調配適合的石墨烯後交給外包廠以適合的工藝進行加工,檢測未達標就重新配置石墨烯材料,環環相扣,這才是另一個秘密武器啦!
推薦閱讀:
※國內石墨烯的發現現狀怎樣,是停留在概念階段還是有實際量產?
※石墨烯用於光觸媒材料的先期研究_催化 (#24*) *規劃中
※石墨烯之表面等離子共振性質_機理 (#16)
※志陽做到了-#7.石墨烯合金基復材已經找到突破點
※打破砂鍋問到底–#20. 說說石墨烯家族的幾個特別事情 (五) 加工工藝篇
TAG:石墨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