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用大灰狼、老巫婆嚇唬寶寶,他會當真嗎?

某天帶孩子去遊樂場,玩累了坐在休息區休息,聽見旁邊有個奶奶在哄孫子吃東西。

「來,喝口水,吃點水果。」不理。

「吃點吃點,剛才玩了半天,都出汗了!」坐在地上摳地墊。

「你不吃大灰狼可要來抓你了啊!」「啊?」小男孩猛地抬頭。

「快吃快吃,不然大灰狼一口把你吃掉!」聽見奶奶嚴肅的語氣,小男孩趕緊接過吃的吃了幾口。

這是非常常見的老一輩人哄孩子的方式,簡稱「你不怎麼樣就怎麼樣」,事實證明還是蠻有效的。

我們小時候或多或少都聽過「你不聽話警察叔叔就來抓你啦」、「你不睡覺女巫要來抓你啦」這種說辭,第一次聽的時候肯定是心有餘悸,趕緊照做(當然更小時候的記憶可能不會記得很清楚),直到可能上了小學才知道「警察叔叔」並不會無緣無故抓人,「女巫」也不能輕而易舉地從書里走出來,但在更小的時候,似乎真的會有恐懼的心理。

  • 為什麼小孩子會相信看起來很離譜的「哄騙」呢?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在研究兒童的語言和思維等認知能力的發展的時候,將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0-2歲是感知運動階段,即通過自身同周圍環境的接觸來認識世界,

2-7歲是前運算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只能進行表面的、原始的思維,

7-11歲是具體運算階段,可以進行簡單的邏輯思維,

11-15歲是形式運算階段,認知結構趨於系統完整,智力逐漸發展成熟。

註:以上簡單粗暴的四階段介紹並不能涵蓋其豐富的內涵,而且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本身在存在爭議,比如年齡劃分並不像他說的那麼絕對,有提前有推後都是正常的,但大體來說,各個階段的認知發展特點還是可以參考的。

在1-3歲這一階段,孩子逐漸從感知運動階段過渡到前運算階段,知道了很多,不知道的更多,理解力和表達力都很有限,需要藉助很多具體的形象來幫助思考。

舉個例子,比如說一歲多的孩子玩形狀配對遊戲的時候,如果給他指令,說把三角形的積木放到三角形的洞洞里,他可能不知所云,但他通過一遍遍的摸索試錯,慢慢地也能學會把正確的形狀放進正確的洞里,當然最常見的是找到最大的洞把所有積木一股腦塞進去(不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都是淚)。

這些具體的形象,包括但不限於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實體的物品、書本里故事裡的形象,以及道聽途說的或者想像中的事物。

這個階段的小孩子思考問題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認為其他人都能「看到」他的想法,稱為「自我中心」,並不是自我或者自私,而是從自己的角度看世界。

用T2小孩子的觀點來說:如果他做了壞事,(他自己知道了),那麼「警察」一定知道。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你對小孩子說「你不聽話警察叔叔就來抓你啦」、「你不睡覺女巫要來抓你啦」、「大灰狼要把淘氣的寶寶吃掉啦」這一類的話,他們是會真的相信的哦,而且說不定會真的恐慌和害怕,這不是什麼好玩或者有趣的事情,而是欺負人家年紀小,故意嚇唬人好么!

  • 孩童世界的「萬物有靈」到底是什麼?

「萬物有靈」也叫泛靈論,皮亞傑通過對大量孩童的訪談,發現孩子們「萬物有靈」的想法大約開始於兩歲左右,開始的時候會認為所有的物體都是活的,有生命的,隨著認知能力的發展,慢慢意識到只有其中很小一部分擁有意識,是活的,其發展大體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幼兒基本上認為所有的物體都是活的;

最開始的時候,在孩子眼裡,所有的物體都是活的,如搬動石頭,石頭知道他被人搬動,所以他們面對新的事物的時候往往表現得很謹慎,或者很感興趣,不同的表現取決於孩子的性格。

第二階段,幼兒認為只有經常運動的物體才有意識;

在這一階段,小孩子逐漸意識到,石頭、桌子、椅子可能是沒有生命、沒有意識的,但是如自行車或風這一類會動的事物,可能還是有感覺有意識的,有的時候如果應該不會自主動的玩具突然動了起來,寶寶會表現得好像受了驚嚇,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刷新了三觀」,什麼鬼,明明不會動的玩具居然會跑會跳會說話,好可怕!

第三階段,只有能自發的運動的物體才有意識;

在這一階段,小孩子逐漸意識到,運動有兩種,被動運動和主動運動,被拿起來扔掉的球是沒有生命、沒有意識的,但是自己會動的風和太陽應該是有意識的,寶寶覺得熱,所以風吹了,寶寶覺得冷,所以太陽出來了,太陽意識到「我」的需求,所以才「動」的。

第四階段,幼兒認為只有人和動物才有意識。

最後,小孩子終於搞清楚了,拍球的時候求不會生氣,椅子摔倒了也不會叫疼,但如果去抓小貓的尾巴,可能會被撓一爪子,如果撒潑耍賴,媽媽可能會發脾氣,噢,原來人和動物才有意識,才是有生命的呀,這一階段的小孩子已經可以很好地玩假裝遊戲啦,扮演起不會動的桌子椅子來也得心應手,不會覺得他們也有意見要表達了。

不過,以上的發展階段只是一個大概的方向,具體到某一事物、某個孩子,還是會有很大的差異性,並不是說早早分清楚了有生命無生命就是智力超群,也不是說一直喜歡幻想、跟娃娃對話就是不好,每個孩子都會經歷「萬物有靈」這一階段,這是非常珍貴、非常純真的一段體驗,不需要人為介入告訴寶寶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

我們在小的時候相信聖誕老人知道自己的想法,會給自己帶來想要的禮物,不是童年的美好記憶嗎?

  • 如何利用「萬物有靈」引導寶寶?

每個寶寶都有很多幼稚得可愛的想法,這是非常珍貴的童心,而「萬物有靈」是他們對世界單純的理解和純真的想像,他們正在用自己還沒有發育成熟的大腦,努力地理解這個複雜的世界呢。了解2-7歲寶寶這一階段的特點,能夠幫助我們實現跟寶寶的有效溝通,甚至還能將教化潤物無聲地滲透到寶寶幼小的心靈里。

1 通過換位思考,引導寶寶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

我在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讀到過一個泛靈論的例子:圓圓給小板凳揉揉疼的故事。圓圓的姥姥帶她的時候,摔倒了會說,哎呀,小板凳把圓圓絆倒了,姥姥打它!而作為媽媽的尹建莉說,小板凳把圓圓絆倒了,圓圓是不是很疼啊?那小板凳站的好好的,被圓圓撞了一下,是不是也會很疼啊?媽媽給圓圓揉揉疼,圓圓給小板凳揉揉疼好不好?

用這種換位思考的方式,把對方代入到孩子自己的角度,先幫助他慢慢地意識到別人對自己也會有想法,進而再意識到別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有助於幫助小孩子發展自己的心理理論,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揣測別人的想法,這是重要的人際交往技能。

2 通過擬人化的溝通,順勢化解寶寶的小情緒。

絕大多數小寶寶都不喜歡剪指甲,小的時候說話也聽不懂,媽媽們基本上都是趁孩子睡著了跪在床上撅著屁股剪指甲,隨著寶寶越來越大,說話也清楚了,聽話也聽懂了,媽媽們試著說「不要動,我們來剪指甲」時,寶寶還是不大配合,因為指甲刀尖尖的,看起來好嚇人!剪指甲的時候還得一動不動,嗚嗚好無聊,人家要去玩好不好,才不要坐著不動呢!

這種時候講道理基本上是沒用的,因為人家已經很抵觸了嘛,可以試試用擬人化的故事來化解,告訴寶寶,指甲刀是一個好可憐的小怪獸,他一直瘦瘦的,長不高,要長高就要多吃東西呀,可是他身體不好,除了指甲什麼都不能吃,好可憐的,寶寶自己餓肚子的時候也很難過對不對?所以我們給小怪獸喂點食物好不好?

寶寶的認知發展不一定處於覺得指甲刀也是生命的階段,但很容易接受它跟自己一樣也有想法和需求,相對於生硬地聽不明白的道理,對於這種擬人化的故事更容易買賬,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這種方式跟寶寶溝通,人家真的需要藉助一點外力來理解這個複雜的世界嘛,假裝遊戲也是很好的選擇。

記住,一定不要做的兩件事:威脅恐嚇和推卸責任。

在我們自己的育兒過程中,很多威脅恐嚇的話都是下意識說出來的,「你不吃奶媽媽就給別的寶寶吃了啊」,「你再哭老巫婆就要來了啊」,這些話可能能夠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隨著寶寶的認知能力不斷提高,你的」謊話「要麼被戳穿,從而讓他質疑父母的權威,要麼變成童年噩夢,成為他日後的心結,這都不是我們樂於看到的。

還有推卸責任這種姥姥慣用手段也得避免啊!每天遛娃的時候常看到一起玩的小朋友不小心摔倒,爺爺奶奶就趕緊跑過來抱起,說,哎呀是小車/欄杆/石頭把我們寶寶絆倒了呀,真壞,打它!不哭了不哭了啊!剛開始有效可能是誇張地動作轉移了注意力,但之後的不斷強化,孩子開始學會怪桌子、怪椅子、怪別的小朋友,甚至怪父母,就是不怪自己不小心,這是從大人那裡學會了怎樣推卸責任。

「萬物有靈」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真實的體驗,或者說,是逐漸從混沌的真實中區分出真的真實和想像的真實,是走進孩子心裡的捷徑,也是一種很好的溝通工具。善用這一工具,能夠幫助化解很多道理講不通的小執拗小尷尬,互相理解了,溝通順暢了,才不會因為T2而母愛耗盡啊!

————————————————————

知乎專欄:萌芽研究所BUD,致力於普及科學育兒的專欄

更多育兒的個人經驗與技巧,收錄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和微博:@萌芽研究所BUD中,厚臉皮地放上關注鏈接:微信公眾號 / 個人微博,感興趣的爸媽們歡迎來坐坐。


推薦閱讀:

如何讓父母明白何為溺愛,以及溺愛帶來的害處?
女兒的愛心
我十分不喜歡讀醫學,但是父母一定要讓我報考醫學,怎麼辦?

TAG: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