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之社會幻想

1. 為什麼只有區塊鏈才能支撐數字貨幣?

當中本聰從 0 到 1 創造出比特幣,數字貨幣即成為現實。支撐它擺脫政府或銀行控制的關鍵技術,正是區塊鏈。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數字貨幣需要區塊鏈?

bitcoin.org 網站有個非常好的觀點:用比特幣完成支付很簡單,無需高深的科學。的確如此,選擇一個在線錢包,從交易平台買一些比特幣,然後去支持比特幣支付的商家那裡消費,10 分鐘後確認交易就可以了。

不過,在黑匣子中,比特幣或者說區塊鏈的運營邏輯與任何現有金融機構都不同。

- 賬本在所有人那兒

所有人那裡都有一份總帳本。當你向張三支付了 3 個比特幣,這條交易信息會自動廣播,發送給比特幣網路中的其他計算機(節點),然後更新總賬本的信息。

這事不難理解,數字貨幣最大的特徵是非政府控制,根本沒有像銀行一樣的中心或者中介。所以,比特幣網路的所有交易信息只能儲存在所有人那兒。

- 流動著所有權的交易鏈

如何保證只有你自己才能支付你錢包里的貨幣呢?

比特幣設計了一個叫「數字簽名」的東西,數字簽名背後又有一個小黑匣。不過你可以忽略它,因為它對於你而言其實只是一個數字會不斷變化的簽名。

有趣的是交易鏈條。當你支付時,必須援引自己之前收到這 3 個比特幣的歷史交易信息。如果你的進帳信息與出賬信息不符,是的,你上次收到了 5 個比特幣,但現在想支付 3 個?對不起,必須支出 5 個,只不過 3 個是給張三,多出來的 2 個給自己。

因為交易鏈條里流動的是比特幣的所有權。所以,每一筆支出都需要援引自己錢包里的進賬信息,別人根本沒法拿到你的錢。除非你主動泄露了自己的數字簽名。

- 記賬的正確方式:區塊鏈

比特幣之所以能火這麼久,在於深刻理解人性。它設計的制度不僅防範別人傷害你,也防止你傷害別人。萬一你在不同交易中援引同一進帳信息,前腳和張三敲定支付他 3 個比特幣,後腳就把 3 個比特幣支付給自己呢?

時間。只有時間能解決這個問題,哪筆交易先發生,3 個比特幣就歸誰。可篡改交易發生時間之類的技術,實在太簡單。我們依然無法規避雙重支付問題。

於是,比特幣引進了區塊鏈和配套的數學競賽機制。每個區塊記載同一時間發生的交易信息,只有交易信息被區塊包含在內了,才算交易完成。

下個區塊在哪?對不起,誰都不知道,你需要隨機地猜。一台電腦想猜對,可能需要幾年時間。集合全球比特幣網路的計算能力一起來猜,需要 10 分鐘。這也是為什麼比特幣交易需要 10 分鐘確認時間。

想在區塊鏈里進行雙重支付?你需要打敗整個網路的計算能力。嗯,除非你發明出量子計算機。現在,顯然遠遠不可能。

2.區塊鏈蘊含的三種變革可能性

一旦清楚區塊鏈是什麼,你將很自然地知道 PayPal 這幫大佬為何迷戀數字貨幣。

1. 300 年後盧梭復活

技術對於社會組織的衝擊,遠遠大於我們的想像。從有形蒸汽機時代開始就是這樣。區塊鏈雖然無形,但去中心化這股力量掀起的風浪可能遠遠大於蒸汽機。

現在,我們不論做什麼事,都需要一個強勢的中介或者核心。400 年前的霍布斯認為,我們在進入社會之前,最大利益是自我保存,因而生活在「人對人是狼」的戰爭狀態,由於戰爭威脅到我們的生命,所以大家需要在必要時放棄別人也同意放棄的權利,進入和平狀態,把除了生命權之外的所有權利都讓渡給一個第三方,由他成立國家保障所有人的生命。因為他能保障我們的生命,所以他需要強大武裝,任何理性人都不應該反抗他。

可是盧梭提出了不同版本的社會契約論。在他看來,社會契約論是社會全體成員在平等條件下的自由選擇,它保障的是自由與平等。因為「惟有服從自己制定的法律,才是自由」,所以他認為政府是「公意」,是扣除眾意中相異部分的總和。

區塊鏈顯然擁有實現盧梭版社會契約論的力量,所有在比特幣網路中的人共同制定並維護著一套規則,不會有任何一個超越所有人的力量出來呼三喝四。這顯然符合彼得·泰爾等人對無政府貨幣的追求。

2. 玉米價格暴跌這種事可能壓根沒法發生

在美劇《矽谷》中,基於彼得·泰爾原型的風投高戈里有一個著名投資橋段。他從漢堡包上的芝麻分析出印尼的芝麻價格將迎來大漲,於是從購買期貨的預期收益里拿出 1500 萬為初創公司救急。

支撐他的投資邏輯很簡單,公開數據。

「自 2008 年國家在東北、內蒙古地區實施玉米臨儲收購政策後,玉米庫存逐年上升,目前已高達 2.6 億噸左右。今年是玉米托市收購改革的第一年,4 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糧食局聯合宣布,將取消東北四省區的臨儲玉米收購政策,轉而實施種植補貼政策。目前正逢秋收,新季玉米又陸續上市,失去托市價格支撐的全國玉米均價全面下跌。」

先托玉米市價,發現這個信號釋放錯了,買不起,又改繼續種植才有補貼......然後就發生了這起玉米下跌事件。

如果農民手中提前掌握全局種植數據,還會有這麼多人種玉米嗎?在非金融領域應用區塊鏈已經不是天方夜譚,比如著名旅遊房屋共享獨角獸 Airbnb,它剛收購一家區塊鏈技術公司,以後「你弄碎房東家花瓶的事可能全世界都將知道」。

3. 降低投資風險

彼得·泰爾有一套獨特的投資邏輯,區塊鏈就是有可能支撐這種投資邏輯的力量之一。

在進行投資時,彼得·泰爾總在找那些能夠推進全球化的實現方式。因為他認為不斷的衝突與戰爭是阻礙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因素之一,現在的技術足以毀滅世界,如果全球化失敗,就沒法進行投資。

所以,什麼能加速全球化實現?Facebook ,這個企圖想要鏈接全世界的電話簿顯然是理想的投資標的,於是他投資了。

區塊鏈,這個基於分散式、無邊界的底層技術,顯然也是好的投資標的,能起到和 Facebook 一樣推動全球化進程的作用。

後記

前段時間,Social Capital 的 Alex Danco 借用「範式轉移」的概念剖析最近幾十年的 IT技術演進。他認為,現代科技行業更像是一種範式轉移機器,技術在不斷增加對稀缺資源的訪問,直到這種稀缺資源不再稀缺。

在我看來,區塊鏈技術也蘊含著這樣一種顛覆性力量。在之前的社會組織中,我們很難實現盧梭版社會契約論,因為大型組織能力本身就是一種稀缺資源,為享受這種稀缺資源,我們需要向發起組織的第三方支付報酬,並忍受某些權利的喪失。

可是區塊鏈的到來,正讓這種稀缺資源變得不再稀缺。我不能越線做更多的設想,比如無政府主義之類。但我始終覺得區塊鏈技術正在讓我們擁有更多自由。對,就是聽自己的法律,正如康德所言「自律即自由」。

區塊鏈首先應用於貨幣。可以設想,在數字貨幣時代,我們不需要繳納任何「貨幣稅」,不用擔心「適當溫和上漲」的信貸會造成手中貨幣的事實性貶值。可它的應用領域遠遠不止是金融,否則那群想要改變世界的 PayPal 黑幫成員不會如此熱衷數字貨幣。所以,昨天當我看到那則玉米價格暴跌新聞,第一想法就是用區塊鏈解決。

無論它將如何演進,能否在社會組織、貨幣領域順利推行,它都已經在事實上推動著全球化。它所蘊含的那種顛覆性力量不是去中心化、不是去信任等等術語,而是鏈接,鏈接每一個人,令每一個人以個體身份出現。

彼得·泰爾:思考未來是我的謀生之道。

本文由「雲創股投委會」@白一道 原創,歡迎轉載;不過一切不表明來源的轉載都是耍流氓喲。
推薦閱讀:

達蓋爾的旗幟,新時代的……iPhoneX
如果以後的戰爭全靠無人機,是否有可能職業玩家成為操作者?
GPU高功耗軟肋已成最大危機?「AI 硅腦」迎來戰國時代,GPU十年霸業將遭「圍剿」 | 獨家觀點
WPS表格怎麼讓它自動填充日期?
關於聽診器的這個段子是真的嗎?

TAG:区块链Blockchain | 社会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