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禮】致敬先輩之川藏公路(一)

川藏公路是川康公路(1930年代)和康藏公路的合稱。

川康公路建設於20世紀30年代,是成都通往當時的西康省省會雅安的省際公路。康藏公路修築於1950年4月,至1954年12月通車,歷時近五年,分為四個階段修建。1954年10月,西康撤省。1955年,交通部決定康藏公路改稱川藏公路,川康公路和康藏公路兩條路並稱川藏公路。

1950年初,解放軍奉命進軍西藏,完成祖國大陸統一的歷史使命時,毛澤東主席指示進藏部隊:「一面進軍,一面修路」。11萬人民解放軍、工程技術人員和各族民工以高度的革命熱情和頑強的戰鬥意志,用鐵鎚、鋼釺、鐵鍬和鎬頭劈開懸崖峭壁,降服險川大河。在4年多的時間裡,川藏公路穿越整個橫斷山脈的二郎山、折多山、雀兒山、色季拉山等14座大山;橫跨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拉薩河等眾多江河;橫穿龍門山、青尼洞、瀾滄江、通麥等8條大斷裂帶,戰勝種種困難。工程的巨大和艱險,在世界公路修築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整個川藏、青藏公路的修築過程中,3000多名幹部、戰士和工人英勇捐軀,一代業績永垂青史。蜿蜒在「世界屋脊」的川藏公路,創造了我國乃至世界公路修築史上的奇蹟。

(1954年通車的川藏公路路線示意圖,其中二郎山、雀兒山、怒江橋、然烏溝等工程成為川藏公路上最艱難的關鍵性工程)

秉持向偉大工程巡禮,向行業先輩致敬的精神,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熱火朝天的年代,回顧川藏公路修建過程中的人與事。

第一篇《組織機構》

【西南局】(黨委)

1949年7月16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西南局。

10月13日,中共中央任命鄧小平為西南局第一書記,劉伯承為第二書記,賀龍為第三書記;同時任命劉伯承為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賀龍為西南軍區司令員、鄧小平為政治委員,分別統籌進軍西南和管理建設西南的黨政軍工作。

11月23日,中共中央西南局在湖南常德正式成立;

11月2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中共中央西南局組成人員的通知,任命鄧小平、劉伯承、賀龍、宋任窮、張際春、李井泉、陳賡、王維舟等21人為委員,鄧小平、劉伯承、賀龍、宋任窮、張際春、李井泉等6人為常委。

鄧小平、劉伯承調中央工作後,1952年9月,中共中央決定宋任窮、張際春、李井泉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第二、第三副書記,王維舟、周興、張子意為常委。

中共中央西南局是中共中央在西南地區的代表機關,對西南的重慶和四川、雲南、貴州、西康四省一市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實行全面領導。

【西南軍政委員會】(政府)

1949年,中央任命劉伯承為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1949年12月8日,劉伯承、鄧小平、張際春、李達率第二野戰軍領導機關進駐重慶市後,立即著手進行西南軍政委員會的機構籌建工作。1950年1月21日,西南軍政委員會所屬財政經濟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工業部、貿易部、交通部、農林部、水利部、合作事業局、勞動局、衛生部、新聞出版局、人民監察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最高人民檢察署西南分署等機構開始籌建。1950年7月27日,西南軍政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在重慶隆重舉行,標誌著西南軍政委員會的正式成立。

1950年10月,劉伯承奉命調北京主持籌建陸軍大學。此後,劉伯承雖仍兼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職務,但西南軍政委員會的實際工作則由鄧小平、賀龍負責。1952年7月,中央又將鄧小平調中央工作,西南軍政委員會改由賀龍副主席負責,宋任窮、張際春、李井泉等人協助工作。

【西南軍政委員會交通部】

部長:趙健民。

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戰軍第十七軍政委,8月兼任軍長,參加了渡江戰役。新中國成立後,趙健民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交通部長兼西南鐵路工程局局長,他為修建新成渝鐵路和康藏公路耗費了大量心血。

1953年,趙健民被任命為國家鐵道部副部長。1955年,又被任命為中共山東省委第三書記、山東省政府省長。1962年,獲得平反,改任雲南省委書記處書記、雲南省政協副主席。

1968年1月,康生當面指斥趙健民是「叛徒」,指稱趙健民執行了子虛烏有的「國民黨雲南特務組」的行動計劃,致使趙健民入獄長達8年之久,雲南大批幹部群眾也因此案受到株連,1.7萬餘人被迫害致死。「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趙健民的冤案被平反。

1978年4月起任第三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1981年12月起任第三機械工業部顧問組組長、航天工業部顧問。

副部長:穰明德

1951年1月至1958年12月,先後擔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交通部副部長兼公路管理局局長、黨委書記,康藏公路修建司令部政委、黨委書記,1953年接任趙健民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交通部部長。

後陸續擔任重慶交通大學首任校長、中央交通部西南公路工程局局長,中央交通部部長助理。曾列席黨的八大。他為建國初期搶修和恢復西南交通運輸,保衛西南國防和進軍西藏,為國家運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並迅速成長為公路專家。並著有專著。

【十八軍】

1947年3月,晉冀魯豫軍區第7縱隊與第1縱隊合編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縱隊,下轄第1、第2旅,及第19、第20旅(原第7縱隊第19、第20旅)。原第21旅撤銷。6月,晉冀魯豫野戰軍挺進大別山,第20旅隨縱隊南渡黃河,參加魯西南戰役,並在此後連續行軍1300里路,抵大別山北麓。

1948年5月,中原軍區成立,豫皖蘇軍區隸屬中原軍區,晉冀魯豫野戰軍也改稱中原野戰軍

1949年2月,中原野戰軍改編為2野戰軍,豫皖蘇軍區機關及其獨立旅和各軍分區基幹團、第1縱隊第20旅組建為第18軍,隸屬第2野戰軍第5兵團建制。張國華任軍長,譚冠三任政治委員,陳明義任參謀長。第20旅改稱52,吳中任師長,劉震國任政治委員。原豫皖蘇軍區獨立旅改編為53,金紹山任師長,王其梅任政治委員。原豫皖蘇軍區第1軍分區第1團、第2軍分區第11團、第3軍分區第36團合編組成54,魏洪亮任師長,羅野崗任政治委員。全軍共2.7萬餘人。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戰役開始,第18軍為第2野戰軍的總預備隊,26日渡過長江,追殲逃敵。6月以後,該軍還先後配屬第2野戰軍第4兵團,由4野戰軍指揮,參加湘贛戰役,配屬第4野戰軍第12兵團參加衡寶戰役。

11月初,18軍向大西南進軍。第18軍為第5兵團第2梯隊,先後挺進湘西、貴陽、四川。

1950年1月6日,中共中央西南局及西南軍區令第18軍在第14軍和西北軍區一部配合下,執行進軍西藏的任務。2月2日,進軍西藏支援司令部在重慶成立,18軍副軍長昌炳桂任司令員,3兵團後勤部長胥光義任政治委員。3月18日,第18軍在樂山舉行進軍西藏誓師大會。10月初開始,52師在兄弟部隊配合下,進行昌都戰役,殲滅藏軍9個代本,5700餘人。

1951年1月18日,原進藏支援司令部在川部隊、機關合併,組成18軍後方部隊司令部,陳明義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21日,班禪警衛營隨西北野戰軍進藏部隊入藏,編入第18軍序列。4月,後方部隊修建甘孜機場。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簽訂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定。25日,中央軍委發布進軍西藏的訓令,第18軍開始向拉薩及西藏全境進軍。在全軍將士的努力下,第18軍終於勝利完成進軍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的任務。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成立西藏軍區,以第18軍進藏領導機構組成軍區機關,駐拉薩(歸西南軍區領導)。司令員張國華,政治委員譚冠三,參謀長李覺,政治部主任劉振國下轄:第52、53、54師,昌都警備區,日喀則警備區,黑河警備區,第18軍後方部隊司令部及騎兵第1團、工兵第5、第8團、西藏軍區幹部學校、獨立支隊、班禪警衛營、第9代本等。1952210,西藏軍區在拉薩正式成立,317,第18軍改為西藏軍區,第18軍番號即行撤銷。1952年7月,第52師番號撤消,第154團駐防江孜、日喀則、亞東地區,155團駐防拉薩、山南,156團則調歸53師建制。1965520,奉中央軍委命令,恢復第52師番號,下轄藏字419部隊(對印作戰時的西藏軍區前線指揮部)的3個團,即第154團、第155團、第156團(由原419部隊第157團改稱)。

原52師下屬各團在以後的1959年西藏平叛作戰和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均有優異表現。1962年6月11日組建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前進指揮部(即藏字419部隊)就是以原52師部隊為主。在10月20日開始的反擊克節朗戰鬥中,全殲印軍第7旅,俘旅長達爾維准將,湧現出「陽廷安班」(155團)、張映鑫(154團)、謝道銀(155團)等英雄群體和戰鬥英雄。11月中旬開展的第二次戰役中,藏字419部隊擔任打頭、斬腰、剖腹的主攻任務。第154團在追殲清剿階段共作戰30餘次,擊斃了印軍第62旅旅長豪爾· 辛格准將,殲印軍千餘人。而我一槍一彈未丟,沒有一人失蹤,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

1969年8月,根據形勢的需要,西藏軍區陸軍第52師與陸軍第50軍149師互換防務和番號,內調四川,結束了在西藏高原上近20載春秋的軍旅歷程。

軍長:張國華。

張國華(1914.10.22—1972.2.21),曾用名張福桂、李亞霖,江西省永新縣懷忠鎮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開國中將。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軍軍長,西藏軍區司令員、軍區黨委第一書記,成都軍區政委、軍區黨委第一書記,中共中央軍委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62年10月20日,指揮對印自衛反擊戰取得勝利,共斃、俘印軍7000餘人。1951年被毛主席親切地稱呼為「井岡山」。

1949年0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5兵團第18軍軍長。率部參加挺進中原、淮海、渡江和進軍西南的多次重大戰役戰鬥。

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18軍軍長。

1950年01月,任川南行政公署主任。

1950年01月,下旬離職奉命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軍進軍西藏,促成了西藏和平解放。

1950年01月,任中共西藏工作委員會書記。

1950年06月至1953年03月,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

1952年02月至1955年05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西藏軍區司令員、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1952年03月,任中共西藏工作委員會第一副書記、副書記、第二書記。

1955年05月至1968年1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西藏軍區(大軍區)司令員、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1956年04月至1965年08月,任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第二副主任委員,1958年1月起兼任西藏公學校長,

1959年06月,任西藏平亂總指揮,指揮西藏平叛。

1960年10月,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員。

1962年10月20日,指揮對印自衛反擊戰取得勝利,共斃、俘印軍7000餘人,被印軍稱為戰神

1965年09月至1967年02月,任中共西藏自治區委第一書記。

1965年9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西藏自治區政協主席。

1965年10月起兼任西藏民族學院院長。

1965年11月至1966年11月,任中共中央西南局書記處書記。

1967年05月至1972年0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政治委員、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1968年12月至1972年02月,任四川省革命委員會主任。

1969年12月至1971年08月,任四川省革委會黨的核心小組組長。

1971年08月至1972年02月,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書記。

1969年04月至1972年02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

1972年02月21日因病在成都逝世。

政委:譚冠三

譚冠三(1901—1985),曾用名譚才儒、譚年春。湖南省耒陽市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卓越的政治工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49年任第二野戰軍第18軍政治委員,率部參加了渡江戰役、衡寶戰役、西南戰役等戰役。

1950年與軍長張國華率第18軍進軍西藏,參與指揮昌都戰役,完成和平解放西藏任務。

歷任西藏軍區政治委員、中共西藏工作委員會第二書記、監委書記,西藏自治區政協主席。

1959年任中央駐西藏代理代表,參與指揮平息西藏武裝叛亂。

1966年起調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副院長。

1978年任成都軍區顧問。是第四、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1955年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5年12月6日在成都逝世。

參謀長:陳明義

陳明義(1917—2002)河南省商城縣人。一九三○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一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三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河南商城縣兒童團大隊長,六霍縣獨立營政治委員,川陝省政治保衛局偵察隊隊長,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作戰參謀。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作戰參謀,太行軍區司令部作戰科科長,先遣支隊參謀長,新編第四旅參謀長,冀南軍區第五軍分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冀魯豫軍區第五軍分區副司令員,冀南軍區參謀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豫皖蘇軍區參謀長,第二野戰軍十八軍參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進藏後方部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司令員,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第三,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昌都戰役後,軍黨委討論決定由張國華、譚冠三率軍機關和五十二師主力進軍拉薩和邊防要地,其餘十八軍所屬部隊及原西南軍區支援司令部管轄的工兵輜重部隊等組建十八軍後方部隊,陳明義任司令員兼政委主要擔負運輸、修路、修機場、支援前方部隊任務。陳明義帶領黨委「一班人」全身心地投入修築康藏公路和修建甘孜機場任務。從1950年4月開工至1954年12月竣工,陳明義率領築路部隊征服重重困難,翻越14座大山,跨過十幾條湍急河流,終使全長2500公里的康藏公路在世界屋脊上通車,這在世界公路史上也是罕見的。西藏人民頌之為「彩虹」,譽之為「金橋」,稱它為通向光明的幸福大道。而對指揮修建這條公路的陳明義,藏族人民稱他為「金橋司令」!

【康藏公路修建司令部】

1951年4月,根據黨中央關於修築康藏公路的指示,鄧小平和賀龍任命18軍後方司令員陳明義任康藏公路修建司令部司令員,西南軍政委員會交通部長穰明德任政治委員,負責組織修建康藏公路。

推薦閱讀:

英國的超強吸水路面是什麼原理?
關於收費公路改革,看到一網友神評論不知是否有道理?
鄱陽湖永吳公路建設的時候為什麼不考慮最高水位?
鐵路為什麼沿溪谷而行,而公路則沿山脊而行?
高速公路寬度的標準是如何設定的?

TAG:土木工程 | 公路 | 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