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大燜鍋:JDE論文速遞 戴眼鏡的孩子學習更好?來自中國的證據
美國1962年彩色故事片《殺死一隻知更鳥》,格利高里·派克主演。男主角所帶眼鏡的廠牌為Oliver Peoples Gregory Peck
圖片來源:http://www.pinterest.com
論文鏈接:A Better Vision for Development: Eyeglasse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China
這是論文大燜鍋的一篇推送
教育是影響長期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提高教育回報成了研究者的重要課題。近年來,大量研究開始關注特定干涉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影響,但大部分都停留在供給方:如學校設施、教師水平等。由Paul Glewwe, Albert Park及Meng Zhao三位教授聯合撰寫並發表在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雜誌上的最新論文「A Better Vision for Development: Eyeglasse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China」則將研究對象轉向學生,以甘肅青少年視力計劃(The Gansu Vision Intervention Project, GVIP)為例考察了給存在視力缺陷的學生提供眼鏡對學生考試成績的影響。
2004年,研究者在甘肅實施了GVIP計劃以檢驗為近視學生提供眼鏡的影響。該計劃選擇了位於蘭州市周圍的兩個縣、37個鎮、共計206所小學作為樣本。甘肅政府每年為中小學生提供免費體檢。這一實驗的實驗組挑選出體檢出視力不合格的4-6年級小學生,為他們免費提供眼鏡;截至2004年9月中旬,實驗組的所有學生都已成功佩戴合適的眼鏡。研究者跟蹤記錄了此後兩個學期(2004年秋季學期和2005年春季學期)的考試成績。本文的數據來源主要有4個:學校的學生記錄(包括身體狀況和考試成績),當地疾病控制中心所提供的學生視力數據,配鏡師記錄(以檢查眼鏡是否合適),以及甘肅青少年家庭調查(Gansu Survey of Children and Families)數據。
隨機實驗的重要假設之一,即為選擇實驗組與控制組的隨機性。由於GVIP計劃在實施過程中,有少數實驗組違背規則、利用剩餘資金給控制組提供眼鏡,污染了實驗結果,導致最後每個縣只有6個鎮成功完成實驗。在這一情況下,ITT(Intention to Treat)效應實質上是對真實效應的低估(如果佩戴眼鏡的確能提高學習成績)。如何處理這一失誤,便成為了本文的關鍵。作者首先證明了在計劃實施前,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學生在視力和成績方面均無顯著差別。下一步,作者分別考察了成功完成實驗的子樣本和全樣本的關鍵變數,證實二者之間不存在系統性差異。另外一個檢驗是否存在選擇偏誤的方法則是考察實驗組與(錯誤的)控制組之間是否是隨機分配。作者對控制組所有學校的回歸分析表明,被錯誤給予資金補助的控制組與其他控制組之間無顯著差別。
最終的回歸結果顯示,對於有視力缺陷的學生而言,佩戴一年眼鏡可以將該生的平均考試成績提高0.16-0.22個標準差,意味著多受0.3-0.5年的教育。對於前期學業表現較差的學生而言,成績提升幅度更大。作者還指出,家長不給存在視力缺陷的孩子提供眼鏡的原因可能有二:難以負擔眼鏡成本,及忽視了孩子存在視力問題。
廣受歡迎的知乎專欄「論文大燜鍋」每日推送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及自然科學期刊最新內容。本帳號由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陳碩副教授及其團隊負責。歡迎媒體及學界與我們展開內容合作,聯繫郵箱paperexpress@sina.cn。
推薦閱讀:
※學過的東西很快就忘記了,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嗎?
※如何提高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與幸福
※情商可以通過學習來提高嗎?
※認真學習了,考試成績很差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