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打開味蕾?


十分震驚。今天早上辦公室。老王拿出飯盒,說:"你過來看一下。" 我說:"看什麼?" 他說:"你來看一下。" 把飯盒遞過來。老王常吃的是一份牛腩,沒什麼特別,但今天看起來完全不同,渾身上下散發一種無形氣場,美觀大氣波瀾壯闊,遼闊宏大富饒甜美,在老王的飯盒裡卧著,前手擺放合理,態度和藹不卑不亢,一股濃烈的人文氣息撲面而來。

"德味!" 我開口驚呼。

"你再體會一下。" 老王建議。

"淡淡的人文氣息,情懷、夢想。食神!絕對有帝王血統!" 我再次發出驚呼。

老王笑了,踏前一步,將飯盒塞進我手裡:"你感受一下看看。"

我徹底震驚了,手感紮實,重量恰到好處,500萬秘方的感覺撲面而來。我打開飯盒,神秘莫測婷婷玉立,好似97年國宴,色香味恰到好處。我注意到牛腩,醬料色彩通透,層次清晰,食材細節豐富,主體立體感極強,呼之欲出,焦外進口野生保護動物脂肪一般油潤,濃的化不開。雖然看起來不算誘人,但顆粒感十足,和色彩搭配完美,純粹的美食體驗。

"德味!" 我不由自主的高呼。

這時突然老王打開電腦,播放了一個視頻,是雕爺演講,我當場石化,第三次震驚了:聲音透明純凈,清澈又不乏穩重,低調內斂,莊嚴渾厚,腔調極足。低音下潛有力高音細膩嘹亮,如水晶般純粹。聲場宏偉壯觀36d起伏不定,感染力動態無敵,一股強勁80s人文主義味道撲面而來,令人窒息。這絕不可能是一個商人發出的聲音!至少是情懷、夢想和用戶體驗正確搭配的結果。

"哈庫那媽塔塔~~"

我泣不成聲,抱住老王久久不能放手。彷彿經歷了一場大師級帶功人文報告會,渾身脫水。短短的幾分鐘內,我連續三次感受到撲面而來的人文氣息,並多次直接體會出德味,97回歸味,這實在是讓我震驚。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食物?

此時辦公室內佛光普照,香氣撲鼻,一種大人文的氣場四溢,周圍動物受到感召,紛紛聚集在門縫窗口,嘴裡發出不由自主的哼哼。膽子大一些的比如土撥鼠,河馬,海豹,蘇門答臘紅猩猩甚至用身體撞門,試圖衝進來進距離吸收德味。

"老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老王?"

"你的牛腩為什麼有了如此脫胎換骨的變化?" 我提出疑問。

這是昨天會上發的紀念品,老王拿出兩個包裝盒:阿芙精油與封測邀請碼。

"營銷居然如此重要。" 老王不由自主的說,"看來我們吃貨的大方向錯了。"

"是啊!營銷居然如此重要,國內其他飯店真是誤人啊。" 我喃喃自語,不禁此起彼伏,久久的陷入沉思。

特師早有定論,應該打錢。


題主可以買本書叫《味覺獵人》,繁體書,講得很透徹。以下是剪短的回答:

品味這件事情除了後天訓練以外,還是有天賦優勢的。有接近20%左右的人是味覺旺盛者,即特別敏銳的人。另外20%是味覺遲鈍者,剩下的是常人。不要因為自己是味覺旺盛者而沾沾自喜,現實中許多味覺旺盛者由於過於敏感,很多東西都覺得太刺激不好吃,反而少了很多樂趣。

在味道的分辨上,口鼻後腔的氣味嗅覺其實比舌尖上的味蕾更重要。這也就是為什麼重感冒之下吃不出絕大多數味道。


多做,多吃。打開味蕾的玄乎概念,敬而遠之。

多做

吃自己的菜,最終的味道心中會有一個參照,做菜過程中的得失,嘗上幾口便一清二楚。只吃別人的菜,心中舌尖沒有印證,能模糊分辨出是否好吃,但至於為什麼好吃,卻說不上來。

我吃過的好的紅燒肉,都是筷子一戳到底,入口即化,脂香在舌根氤氳許久。自己嘗試去做,燉肉時間拿捏不準,又心急,揭了鍋都是硬邦邦的大肥肉。這就有了區分和判斷標準。

多動幾次手,料酒去腥,炒糖容易焦苦,炒素菜要用葷油,這些小的細節,慢慢就積累出一些心得。

如果一道菜中分辨不出有沒有加糖,談什麼味蕾打開呢。

多吃

以前西藏的室友返校,帶了風乾的氂牛肉,既腥又鮮,嚼勁十足。分食時有同學淺嘗一口,臉一歪奔出去漱口。我一個星期偷吃了半斤。

等室友外出回來,捻了一塊肉乾嚼了幾下,提起整袋的肉乾丟進了垃圾桶,我大驚失色。

他說發霉了。

吃的少了,甚至判斷不出食物有沒有發霉。自然更談不上打開味蕾。

這幾天樓下新開了一個炒麵小攤,看師傅做一遍,調味料里居然沒有糖,我個人的炒麵經驗告訴我,想炒一碗好面,按配料精髓程度,毫無疑問是糖,肉和青菜。師傅卻一臉嫌棄的告訴我加糖不好吃。

又看到他給我一勺一勺的加味精,出一身冷汗。

結果端手裡吃起來居然別有風味,一細想,不用糖雖然是敗筆,但大量的辣椒顆粒和胡蘿蔔並默認一顆雞蛋卻挽回不少,面的分量不多,大量用油,我又土豪的加了兩塊錢香腸,幾乎可以算是一道炒菜。第二次去吃,我多要了一顆雞蛋,兩顆雞蛋在我的炒麵里發生了可怕的化學反應,幾乎已經吃不出面味。

這些都是經驗,日後炒麵我或許會剁些青辣椒添進去,但絕對絕對不會加兩顆雞蛋。

總之,還是要多吃,多做。

不會做菜的吃貨都是偽吃貨,會做菜的飯桶都是好飯桶。


去吃次雕爺牛腩,然後去趟汕頭,吃次海記牛肉。對比一下,就可以了。

哦,想省點事的話,直接去趟汕頭,吃次海記牛肉就可以了。

P.S. 記得在海記點「胸口朥」哦


再學20年做菜


味覺感受器即味蕾,主要分布在舌體乳頭上。不同的乳頭,所含味蕾數目也不一致,以舌尖、舌側及舌體後部佔大多數,而舌體中部感受器較少,味覺也遲鈍。


空腹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

這時候你會飢餓到心慌、顫抖、面色蒼白嚴重者還會精神不集中、躁動、易怒!

這時候你渴望食物會像吸毒者渴望毒品,

這時候你會為了得到食物而不顧尊嚴

這時候你的每一個味蕾都在宇宙中肆虐著、在探求食物的味道


喝3天白粥……只准喝白粥,其他不吃.3天後,你就有答案了.不用謝…………么么噠


說的俗一點兒:多吃,多看,吃的時候多走腦子(用心感受)。


下面的回答來之一本書,叫《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里的一篇文章《蘋果的味道》。我覺得那裡面對味蕾打開的描述真乎其真,現實里打開味蕾也不過如此吧!

他:「一般在『閉關』4、5 天之後,感覺也被淡化了,因為接觸不到陌生的東西,之後的階段,有可能會超越感覺。之所以說有可能,是我不能夠確定在那之後是什麼。所以我就先暫時的定義是精神的存在。感覺之後浮現出來的就是精神。當然我沒意念移動了什麼東西或者自己亂飄,但是隱約感受到精神的存在其實還是有意義的,具體是什麼我很難表達清楚,說流行點兒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樸素點兒就是有了很多原來沒有的認識。而且,我說的這個認識可以包括所有。例如我把記憶中的一切都翻騰出來挨個濾一遍就明白點兒了,看不透的事情看透了,想不清的事情想通了,鑽牛角尖的狀態和諧了……大概就是這樣……那種狀態會很有意思,那是一種信馬由韁讓精神馳騁的……嗯……怎麼形容呢?就用狀態?也許吧……那樣到底多久我不清楚,也許十幾個小時二十幾個小時或者更多,時間概念淡薄了,這點特別的明顯!」

我:「不能形容的更明白點兒嗎?」

他:「嗯,根本說不明白,反正我大體上形容給你了。其實這次本來我計劃兩周的,沒想到這麼久……但是他們進來那會兒,我已經隱約覺得在精神後面還有什麼了,那個更說不清了,真的是稍縱即逝。一下就覺得特神奇,然後就再也找不到了……而且還有一點,可能也跟運動量小有關,處於自我精神狀態的時候,一天就吃一點兒,不容易餓,哈哈,真的。」

我:「精神後面那個,你隱約覺得是什麼。」

他:「不知道,我在想呢……那個,不好說……給我多點兒時間我可能能知道。不過,我的確明白好多了,其實達摩什麼的高人面壁好多年也真有可能,而且不會覺得無聊。你是不是覺得我很無聊?」

我:「沒覺得,你說的很有意思。」

他:「真的?」

我坦然的看著他:「當然是真的。」

他又狡黠的笑了下:「那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吧。每次閉關我都刻意準備一個蘋果作為『重新回來』的開始。」我:「蘋果?是吃嗎?」

他:「嗯,不過,最後吃。那才是蘋果的味道呢!」

我:「蘋果?什麼味道?」

他陶醉的半眯著眼睛回味:「當我決定結束的時候,就拿出預先準備好的蘋果,把蘋果洗乾淨,看著果皮上的細小顆粒覺得很陌生,愣了一會兒,試探性的咬下去……我猜大多數人不知道蘋果的真正味道!我告訴你吧:用牙齒割開果皮的時候,那股原本淡淡的清新味道衝破一個臨界點開始逐步在嘴裡擴散開,味道逐漸變得濃郁。隨著慢慢的嚼碎,果汁放肆的在舌尖上濺開,絕對野蠻又狂暴的掠過乾枯的味蕾……果肉中的每一個細小顆粒都在爭先恐後的開裂,釋放出更多更多的蘋果的味道。果皮果肉被切成很小的碎片在牙齒間游移,把味道就跟衝擊一樣傳向嘴裡中每一個角落……蘋果的清香伴隨著果汁滑向喉嚨深處……天吶……剛剛被沖刷過的味蕾幾乎是虔誠的向大腦傳遞這種信息……所有的感官,經過那些天的被遺忘後,由精神、感覺統馭著,伴隨著一個蘋果,捲土重來!嘖嘖,現在想起來我都會忍不住流口水。」

看著他溢於言表的激動真的勾起我對蘋果的慾望了。

我也忍不住咽了下口水:「你試過別的水果嗎?」

他又咽了下口水:「還沒,我每次都想:下次試試別的!可事到臨頭又特饞蘋果給我的那種刺激感……真的,說句特沒出息的話:為了蘋果你也得試試,兩天就成。」

我已經被他的描述感染了:「然後呢?」

他愣了一下才從對蘋果的思念里回過神來:「然後?哦,然後是一種找回自己的感覺,沒有因為那些天的神遊而打算放棄肉體,而是堅定的統馭肉體。那是真實到讓我做什麼都很踏實的感覺。是統一的,是清晰的。我覺得,被放逐的精神找回來了。」

那天回家的時候,我特地買了幾個蘋果,我把其中一個在桌子上擺了很久。那是用來質疑我自己的:我真的知道蘋果的味道嗎?


吃辣吃出層次 就打開了!


這是一個秘籍,看你有資質就教你了。

欲練此功,必先腹空。

腹空三月,方成神功。

味蕾已開,神功已成。

什麼松露,什麼松茸。

點在舌尖,轟轟隆隆。

原似白水,現似蛟龍。

再吃砂鍋,難掩愁容。

一份牛腩,引戰如洪。

雕爺稱龍,屌絲曰蟲。

只苦屌絲,神功未成。

不如雕爺,頓頓松茸!


從醫學角度來講,想要打開舌苔,偶不,是味蕾的話,只能勤刮╮(╯▽╰)╭


標籤錯了,這是屬於玄學範疇的問題。和美食牛腩有啥子關係?別侮辱了牛腩。


適當的鹽會加強對味道的感知。

聽說的。不知道是否有科學依據。

比如,做甜豆陷加糖到頂峰再加會變苦,適當加點鹽就好了。

這讓我想到和龍舌蘭前舔鹽,難道也是為了刺激味覺?


舌吻過嗎?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