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販中心與新加坡的內心

想要真正了解新加坡,必須到小販中心走一遭。

許多人來到新加坡,對於眼前的高樓大廈和林立商鋪,只會覺得不過如此。即使逛名牌店,住金沙城豪華酒店,也未必有趣。

只有到了小販中心,你才會看到新加坡的真實內心。

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小販中心是 「老巴剎」(Telok Ayer Market),它比新加坡還要年長。每當夜幕降臨,幾十家店鋪的掌勺就會在這座維多利亞式的建築里顛鍋翻炒,滿足食客的味蕾。

▲ 由於食檔過於火爆,顧客不得不在排隊取餐期間用餐巾紙佔座。(圖/cnool)

新加坡加入米其林

真正的吃貨早已出發

《米其林紅色指南》一直被奉為「美食聖經」,全球吃貨就是通過這本小紅書來品嘗各地美食。繼東京、香港和澳門之後,新加坡成為新的成員。今年7月,《新加坡米其林指南》正式發布,全新加坡一共有29家餐廳獲得星星。

在22家獲得一星的米其林餐廳中,有兩家餐廳格外引人注目。它們不具備傳統米其林餐廳優雅的就餐環境、聲名大噪的主廚或是高級精選的食材,只是普普通通的兩家小販中心裡的小店,店面寬度不超過兩米,專註只做幾樣食物,就餐一頓只要花上幾十元人民幣,是列入紅寶書的最便宜的星級餐廳。

▲ 擁有50年歷史的大華豬肉粿條面,獲頒米其林一星後店內生意更加火爆。(圖/zaobao)

大華豬肉粿條面是466號組屋樓下的一家小店。一代老闆董再盛已到古稀之年,他把店傳給了孩子。一家人對能獲得米其林的認可感到十分意外,對他們來說,保持良好的品質,把粿條做得恰到好處是每天的任務。現在排隊的人越來越多,這任務也是越加繁重了。

另一家入選的店名為「香港油雞飯面」,位於牛車水大廈熟食中心的二樓。

這家店的老闆陳翰銘來自馬來西亞,他的油雞飯才賣2新幣,摺合人民幣10元,175碗油雞飯才抵得上新加坡唯一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一頓飯的價格。早在登上米其林指南之前,他的油雞飯就因口味出眾讓慕名而來的人在牛車水熟食中心內大排長龍。

▲ 這家店的老闆陳翰銘來自馬來西亞,15歲學習做油雞飯,如今已51歲,只有小學文化的他希望做個一流廚師。(圖/chuansong)

在參加米其林的頒獎典禮時,陳翰銘說:「我很驕傲,可以代表新加坡的小販走向世界。」這便是新加坡的小販精神。

小販中心

新加坡美食的靈魂

小販中心齊聚了新加坡各個民族的飲食,甚至還可以在裡面見到漢堡、沙拉、壽司等非常「現代化」的餐食。所謂的新加坡的多元,正是這些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裡的人們帶給這個國家的,他們來到這裡生活,帶來了豐富的飲食,從而造就了新加坡美食的多彩靈魂。

源於客家菜的釀豆腐(Yong Tau Foo)是在蔬菜和豆製品中釀入魚糜或蝦糜,加入叻沙或清湯的新加坡式麻辣燙。

▲ 釀豆腐。(圖/阮一沁)

亞坤咖啡是「過早」的好去處,嘗一嘗半熟蛋,咔吱咔吱地咬著咖椰黃油吐司,喝一杯奶茶,享受爆棚的卡路里。

除了有名的胡椒蟹之外,也可以嘗嘗鹹蛋黃螃蟹,吃螃蟹時不要吝嗇錢包,一定要吃大隻的,才能滿足地感受到螃蟹肉的緊實鮮甜,尤其是啃大鉗子的時候,滿手油膩,會覺得:「就是這樣!」

▲ 鹹蛋黃螃蟹。(圖/阮一沁)

在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里有一家新加坡雞飯界的常青樹——天天海南雞飯。這一家雞飯的雞肉鮮美嫩滑,雞油飯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搭配特製的蒜蓉辣椒醬,一會功夫就吃完了。

海南雞飯是早年的海南移民帶到新加坡的,他們為了謀生在新加坡的街頭巷尾賣起了雞飯。由於海南的氣候與新加坡類似,他們可以很方便地獲得所需的食材,所以做出了家鄉文昌雞和家鄉雞飯的味道。

▲ 海南雞飯。(圖/阮一沁)

在小販中心裡,跟雞飯擁有類似故事的美食有很多,比如漂洋過海來的廣式叉燒、馬來沙爹、印尼東巴牛肉、越南河粉等,於是一個小攤便見證了老一代求生存的艱苦歷程。

美食不是全部

更重要的是人情

如今,新加坡各大購物中心開起了很多「大食代」,這裡有著更加時尚乾淨的用餐環境,在炎熱的夏季也能享受充分的冷氣,食物種類也更加國際化。但是,如果你想通過美食來認識真正的新加坡,你必須要去散落在街頭的各個小販中心。

▲ 位於商業區中心的老巴剎。(圖/cnool)

在新加坡,小販中心有一百多個,它本來是為組屋區的人們設計的,是學生、上班族、官員,幾乎是整個新加坡的人用餐的地方,甚至總理李顯龍也去小販中心排隊買過炸雞翅,當然周圍都是保鏢。

這裡不一定有多好的環境,而且人聲嘈雜,桌椅可能都是塑料的。有的地方有空調但不一定給力,有的地方沒有空調,食客大汗淋漓地吃著。有些人喜歡站在各個攤位面前看廚師如何烹調,有些人喜歡跟朋友坐在外圍聊天。

▲ 這家熟食中心在大廈二樓,儘管位置偏僻,卻幾十年屹立不倒。大多數攤位都貼滿了各種美食評論雜誌或者美食節目的推薦。(圖/yoursingapore)

在每個新加坡人眼中都有自己最喜歡的小販中心的食物,那個私房清單是不會被輕易公開的。不過,如果得知你熱愛新加坡美食,他們會變得非常親近,他們會微笑著放鬆肩膀,毫無保留地為你推薦哪些小販中心最值得一去。

對於本地人而言,在小販中心不只是品嘗美食,也是體會人情。他們每次光顧都會像老朋友那樣跟幾個認識的攤主打招呼,聊聊生活和天氣,時不時能夠獲贈一碟小菜。只有在小販中心,他們才能吃到最熟悉的味道。

從濱海灣的繁華到小販中心的嘈雜,人們感受到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空間。可喜的是這兩個空間和諧地存在著,守護著新加坡美食的多樣與庶民化,沒有被摺疊。

▲ 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 (圖/阮一沁)

在麥士威熟食中心裡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小販已不年輕,而便宜的價格也讓不少小販感到無奈,但這是人們長期適應的價格,漲一毛都會引發大家的不滿,因為小販的一舉一動都關乎著一批人的集體記憶。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號gourmetlove: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周杰倫寫大量私人化歌曲?
怎樣理解「歐洲是第三世界創造出來的」這種觀點?
上聯:一簾幽夢霧朦朧,如幻,如真。下聯怎麼對?
世界上民族自尊心最強的國家是哪個?
《鄉愁》表達了什麼意思?

TAG:美食 | 旅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