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海綿城市這麼火,不懂你就out了—系列專題(2)

《海綿城市系列專題(1)》為大家介紹了海綿城市的基本概念和建設目標,本文作為本系列專題的第二篇,將主要圍繞城市建築與小區、城市道路、城市綠地與廣場、城市水系四類典型的海綿城市建設項目進行介紹。

一、城市建築與小區

結合小區綠地和景觀水體優先設計生物滯留設施、滲井、濕塘和雨水濕地等低影響開發設施,將建築屋面和小區路面徑流雨水有組織地匯流、轉輸、截污等預處理後,引入綠地內的以雨水滲透、儲存、調節等為主要功能的低影響開發設施。

圖1 城市建築與小區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典型流程

1. 建築:

(1)屋頂坡度較小的建築可採用綠色屋頂;

(2)採取雨落管或集水井等方式將屋面雨水斷接並引入周邊綠地內低影響開發設施;

(3)優先選擇對徑流雨水水質沒有影響的建築屋面及外裝飾材料;

(4)水資源緊缺地區可考慮優先將屋面雨水進行集蓄回用;

(5)限制地下空間的過度開發,為雨水回補地下水提供滲透路徑。

圖2 綠色屋頂

圖3 屋面收水

2. 小區道路和綠化:

(1)優化道路橫坡坡向、路面與道路綠化帶及周邊綠地的豎向關係;

(2)路面排水採取生態排水的方式,並採用滿足路基路面強度和穩定性要求的透水鋪裝;

(3)結合綠地規模與豎向設計,在綠地內設計可消納全小區徑流雨水的低影響開發設施;

(4)利用沉澱池、前置塘等對進入綠地內低影響開發設施的道路徑流雨水進行預處理;

(5)選擇耐鹽、耐淹、耐污等能力較強的鄉土植物作為低影響開發設施內植物。

圖4 小區道路

圖5 小區綠化

二、城市道路

結合道路綠化帶和道路紅線外綠地優先設計下沉式綠地、生物滯留帶、雨水濕地等低影響開發設施,將城市道路徑流雨水有組織地匯流、轉輸及截污等預處理後引入道路紅線內、外綠地內,並通過綠地內低影響開發設施進行處理。

圖6 城市道路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典型流程

(1)在滿足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達到低影響開發控制目標與指標要求;

(2)人行道採用透水鋪裝,車行道採用透水瀝青路面或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

(3)優化道路橫坡坡向、路面與道路綠化帶及周邊綠地的豎向關係;

(4)路面排水宜採用生態排水的方式,或利用周邊公共用地的地下空間設計調蓄設施;

(6)綠化帶內採取必要防滲措施,防止雨水下滲對路面及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造成破壞;

(7)城市道路經過水源保護區時,在道路兩側或管渠下游設計雨水應急處理及儲存設施;

(8)利用沉澱池、前置塘等對進入道路紅線內外綠地內低影響開發設施的徑流雨水進行預處理,有降雪的城市還應採取措施對含融雪劑的融雪水進行棄流,處理後排入污水管網;

(9)選擇耐鹽、耐淹、耐污等能力較強的鄉土植物作為低影響開發設施內植物。

圖7 城市道路

三、城市綠地與廣場

城市綠地、廣場及周邊區域徑流雨水應通過有組織的匯流與轉輸,經截污等預處理後引入城市綠地內低影響開發設施,消納自身及周邊區域徑流雨水,並銜接區域內的雨水管渠系統和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提高區域內澇防治能力。

圖8 城市綠地與廣場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典型流程

(1)在滿足自身功能(吸熱、吸塵、降噪)條件下,達到低影響開發控制目標與指標要求;

(2)利用透水鋪裝、生物滯留、植草溝等小型、分散式低影響開發設施消納自身徑流雨水;

(3)城市綠地中的景觀水體等宜具有雨水調蓄功能,通過雨水濕地、濕塘等集中調蓄設施,消納自身及周邊區域的徑流雨水,構建多功能調蓄水體/濕地公園;

(4)城市綠地與廣場內濕塘、雨水濕地等雨水調蓄設施應採取水質控制措施,利用雨水濕地、生態堤岸等設施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

(5)限制地下空間的過度開發,為雨水回補地下水提供滲透路徑;

(6)利用沉澱池、前置塘等對進入城市綠地與廣場內低影響開發設施的徑流雨水進行預處理,有降雪的城市還應採取措施對含融雪劑的融雪水進行棄流,處理後排入污水管網;

(7)選擇耐鹽、耐淹、耐污等能力較強的鄉土植物作為低影響開發設施內植物。

圖9 城市綠地與廣場

四、城市水系

城市水系在城市排水、防澇、防洪及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城市水循環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濕塘、雨水濕地等低影響開發末端調蓄設施也是城市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城市水系也是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10 城市水系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典型流程

(1)結合城市水系的功能定位、水體水質等級與達標率、保護或改善水質的制約因素與有利條件、水系利用現狀及存在問題等因素,合理確定城市水系的保護與改造方案;

(2)保護現狀河流、湖泊、濕地、坑塘、溝渠等城市自然水體;

(3)充分利用城市自然水體設計雨水濕地等具有雨水調蓄與凈化功能的低影響開發設施;

(5)充分利用城市水系濱水綠化控制線範圍內的城市公共綠地,在綠地內設計濕塘、雨水濕地等設施調蓄、凈化徑流雨水;

(6)濱水綠化控制線範圍內綠化帶接納相鄰城市道路的徑流雨水時,應設計為植被緩衝帶以削減徑流流速和污染負荷;

(7)有條件的城市水系岸線應設計為生態駁岸,根據調蓄水位變化選擇適宜的水生植物;

(8)利用沉澱池、前置塘等對進入濱水綠化控制線範圍內低影響開發設施的徑流雨水進行預處理,有降雪的城市還應採取措施對含融雪劑的融雪水進行棄流,處理後排入污水管網;

(9)選擇耐鹽、耐淹、耐污等能力較強的鄉土植物作為低影響開發設施內植物。

圖11 城市水系

案例:廈門祥露小學海綿城市建設項目

廈門祥露小學又名廈門市海滄區第二實驗小學,是廈門市第一個海綿城市建設項目,項目採用雨水花園、透水鋪裝、初雨處理設施、旋流沉砂設施、砂濾設施、環保雨水口、道路及屋面雨水處理池、雨水收集回用、綠色屋頂、下沉式綠地等多種海綿建設技術設施。

主要設計目標是:(1)70%徑流控制率;(2)凈化校園內雨水徑流;(3)收集雨水用於綠化澆灑;(4)消除校園內內澇點。

建設至今,廈門祥露小學海綿城市一期工程已初見成效,項目完成了一系列海綿體改造:鋪設850平方米的透水磚,還挖掘一個50平方米的蓄水池,建成250平方米的雨水花園和300平方米的下沉式綠地,完成320平方米的屋面綠化,建成多套雨水處理設施。經過實踐的驗證,暴雨洗禮後的校園內沒有出現積水,雨水落到路面迅速滲入地下,經受住了暴雨的考驗。

圖12 廈門祥露小學海綿城市改造工程

原文鏈接:【綠業匯】海綿城市這麼火,不懂你就out了—系列專題(2)

推薦閱讀:

過濾pm2.5的新風系統例如遠大,濾芯後期是通過手動水洗的,減少經濟負擔,但是能洗乾淨嗎?
娃哈哈的純凈水是最好的純凈水么?
飲水機的注水機制是一邊放水一邊注水,所以當開水被放出的同時,會有涼水注入,然後混合,然後再次被燒開,反覆如此。所以我們喝到的開水中其實會殘留燒開過很多次的水。這個推論對嗎?喝這樣的開水對身體有害嗎?
人、冰、水哪個密度大,怎麼好像自相矛盾了?

TAG: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