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讀那麼多書還寫不好作文?原來如此

作者:毛志傑

很多孩子寫作文時往往會出現「沒詞兒可寫」的情況,拿著筆苦思冥想一個小時也沒寫兩行。要說平時老師也教過、課文也學了那麼多、字詞也沒少默寫、課外書也沒少讀,怎麼一到寫作文就那麼「難產」呢?

這就是想像力的缺乏。「想像力」應當是家庭教育的一個重點。

如果將平時所學的辭彙、知識比做一個個機械零件的話,想像力就是圖紙。有什麼樣的圖紙才會將零件組合成高質量的成品,可能組合成飛機、也可能是汽車、自行車……。沒有想像力,學的就是「死知識」。

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都是標準化知識,在一定程度上這種知識就是以灌輸為主的教育模式,這也無可厚非。我們常常看到老師要求孩子「死記硬背」一些課文、辭彙、定理等知識點,這也是學習知識的重要環節。但是,僅僅是靠「死記硬背」就無法完成對知識的消化吸收,很可能過了記憶期限就淡忘了。

而「理解」則是在對「死記硬背」基礎上對知識的強化記憶,有了理解後才談的上展開想像力自由運用所學的知識。

舉個例子,學生在學校學習了「飛機」這個詞,通過死記硬背,也會讀會寫了,但是長時間不用就會忘記。如果要加深印象,就需要給孩子講解飛機是什麼,還分客機、戰鬥機等種類,以及一些常識,這樣,孩子就對「飛機」這個詞不會再忘記。如果孩子能展開想像力的話,就能用「飛機」這個詞造句、運用到文章中。

其實很多家長都讓孩子小時候背過唐詩、宋詞、三字經、百家姓等等經典書籍,要說在兒童時期就應該是「博學之士」了。但現實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曾經倒背如流的文字都忘到了九霄雲外。

一方面是因為沒有運用的場景;更重要的是因為沒有「理解」,更不要說發揮想像力運用到作文等各種場合了。

因此,讓孩子吸收知識的營養主要有這麼三個階段:深度記憶——充分理解——發揮想像。

先說說如何記憶。記憶的重點無外乎這三個方面:重複、視覺、場景。

重複指的是反覆讀看,這個大家都有經驗了。

視覺是加深記憶的重點,大家都有這麼個經驗,凡是看過的事物往往記憶起來較輕鬆,這也是生理結構的特性。

場景則是體驗方面。比如我們記憶地名、習俗,只是通過課本知識很難記住。但是,往往去過一次很牢地記住一些地名、甚至風土人情等知識。

從以上方面入手,就可以輕鬆解決記憶問題。

而讓孩子能具備想像力對於家庭教育來說,就是一項重要工程了。

首先,要激發孩子對所學的知識的興趣。其實,孩子不缺乏想像力,看看他們在電腦遊戲上的痴迷就知道了。如果能讓他們這種痴迷放到知識的學習上,就是很大的成功。

我們無法改變學校的教學學習模式,但是可以從自己做起,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引導孩子的興趣點。

我的兒子從小愛讀書,並且男孩都喜歡玩具手槍、軍車、坦克等,我們就有意識的引導他學習軍事方面的知識。現在,他都是定期買專業性很強的軍事雜誌看,甚至對一些手槍型號都如數家珍。並且,還結合遊戲中的場景聯想「構思」新式武器、戰爭場景。這其實也是從興趣出發培養孩子想像力的一種方式。

當孩子想像的能力具備了,自然也會運用到學習之中。

如果您的孩子讀那麼多書還無法寫好一篇作文,就不妨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培養出孩子的想像力。這樣,解決的不僅僅是作文的問題,這也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基石。無論將來想當科學家、數學家、文學家、還是畫家、音樂家,或者想做一個成功的普通人……,都離不開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請「關注」!)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初二女生在老師上課批評其「自己不學,不要打擾其他人學」後找人毆打報復』這一事件?
小時候被父母打,當時怎麼想,長大了怎麼想?
如何讓父母明白何為溺愛,以及溺愛帶來的害處?
當父母和爺爺奶奶對孩子的教育不同時怎麼辦?

TAG:作文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