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幸福心理學 —— Live 後記
* 題圖:在 Gratitude Journal 記錄某個瞬間「正在用便簽紙準備本場 Live 敘事結構」。Live 重複收聽入口:【www.zhihu.com/lives/751410016975589376】,現已開通「結束後購買」
感謝各位參與9月2日晚上8點Live現場的知友。應部分現場知友的需求,這篇後記主要對講述問答的內容作必要的注釋補充,同時也試圖讓 Live 的內在線索更圖窮匕見、直指人心。
0. 標題《幸福感,用理工科思維拆解》
Live 原擬標題《一課幸福心理學》。感謝 Live 團隊經驗豐富的多輪反饋,斟酌磨合,最後我取定的標題終於有一些「通俗易懂」的意思,避免了曲高和寡賣不出。不過,或有必要為認真的知友多作一點解釋。「理工科思維」這個定語,比「審辨式思維」更清晰地表達「不摻雞湯的乾貨」這個意向。但這個標題也可能引起誤解,不能區別於 Live 中作為批評靶子的「符號邏輯思維」——更具體地說是「認知心理的馮-諾依曼體系計算機隱喻」。這個 Live 偏自然科學的背景其實是「以神經網路模式識別解讀的 Dennett 意識模型」。 Live 中講了 Dennett 意識模型是什麼,沒有時間展開講神經網路是什麼,模式識別又是什麼。如果有知友因為這個 Live 而對這兩個話題有進一步了解的興趣,這裡強烈推薦蒲慕明老師兩小時的大腦神經網路科普講座,以及吳恩達教授一學期的機器學習入門課程。
1. 哪些幸福感研究你覺得靠譜,哪些又覺得不靠譜?為什麼?
- 怎樣告訴你,我體驗的幸福
這段想說這樣一條通識:「體驗本身不可能以知識的方式告訴你,但發生體驗的途徑有可能以知識的方式告訴你」。通過三個基於直接體驗的實驗素材(「傳球計數」、「紅藍藥丸」、「研表究明」),通過類比茶酒咖啡、悲劇小說、初戀前後、面對死亡的准宗教體驗前後,使現場知友獲得這樣一種特定的體驗——「人生中特別有意義的體驗可能在未來發生,但是現在並無法以知識的方式預習」。
這一小節還附帶分享了另外兩個體驗:「短時記憶時間尺度上的體驗主體理性認知能力極度受限」、「宗教信仰的原因不是科學教育缺乏,而是信仰體驗豐富」。請留意,前者是「傳球計數」實驗大部分參加者實際發生的體驗(一小部分參加者並未發生體驗,只在知識層面得到分享),後者只是我作為無神論者的個人體驗經歷限於知識層面的口頭分享。
未參加 Live 的知友可以點這個【優酷鏈接】完成「傳球計數」的視頻實驗。短時記憶容量限度與前一段的馮-諾依曼體系計算機隱喻還有一層循環論證的意味,參見本專欄文章《風之結構?幡之結構?仁者心之結構》。身為無神論者的宗教體驗分享曾寫在知乎:什麼讓你堅定了無神論觀點? - 李曉煦的回答。
- 打乒乓的鴿子行為主義實驗為啥靠譜?好多社會心理研究為啥不靠譜?
這段的參考書是《這才是心理學》第九章,背景是前一小節「短時記憶時間尺度上的體驗主體理性認知能力極度受限」。大部分行為主義實驗的操控因素比較單一,對每一個實驗動物個體幾乎都有接近100%的效果(勘誤:Seligman狗的習得無助實驗,其中習得自助的組效果的確是100%,但習得無助的組效果只有七成——7隻自助的狗中5隻習得無助)。與之相比,幾乎所有社會心理學的實驗落實到個體,有效的概率都比100%差很遠,而且這個個體有效的概率受到很多難以操控因素的調節。《這才是心理學》第九章舉了一個例子,社會經濟環境、個體價值觀、人格特質三個因素彼此交互、預測犯罪概率。彼此交互意味著任何一個因素的效果都被其它兩個因素的水平所調節。如果一個研究只考慮前兩個因素,第三個因素人格特質在群體上的分布就以(不完全歸納的)統計概率作用到最後的個體結果。在真正實施的社會心理學研究中,有更多甚至還沒有被研究的因素都可能調節「研究報告的關係是否成立」,所以經常發生不能被重複驗證的情況。注意到,3個兩水平的因素乘起來,就有8種情形要比對,超過了短時記憶的獨立對象閾值(≤4,不再是7±2; Cowan, 2001),可以解釋為什麼因素個數稍多的心理學研究結論很難傳播。
- 純開腦洞的思想實驗和「我有個朋友」的個案見證
這段的參考書是《這才是心理學》第四章。參考書主要講個案見證的無效情形,為什麼個案見證對於不完全歸納的統計結論完全沒有幫助。Live 中補充講了個案見證的有效情形:思想實驗可以支持個體層面有效的演繹命題,為第 3 部分的身體實驗作一個研究法的背景鋪墊,同時與雞湯心理學的個案舉證不完全歸納範式劃清界限。留意到,「傳球計數」、「紅藍藥丸」、「研表究明」這三個實驗都是同類研究法。
2. 聊一聊積極心理學的幸福感學說(Seligman 的 PEM 模型)
- 吸冰毒為啥沒用,聽音樂為啥有用(體驗的參照律)
這段可以參考《真實的幸福》的 Habituation 關鍵詞索引頁碼。不過,Live 中將這個現象更微觀地解釋為神經網路的機制——識別相對量。如果用馮-諾依曼體系的計算機來比喻人腦,就會有先入為主的錯誤預設:同樣的灰色光波頻率會有同樣的最終體驗;如果用神經網路的模式識別,就不會有這樣的錯誤預設。「紅藍藥丸」實驗結論並不是「個體體驗是錯覺」,而是我們基於計算機隱喻的預期(反事實假設)是錯的。
這裡還特別推薦了@Mon1st 的專欄文章《多巴胺=快樂?沒那麼簡單!》,介紹了通過大鼠表情評測主觀幸福感的研究方法。
- 倒過來寫的《西遊記》為什麼是個傷感的故事(體驗的峰終律)
這段的參考書是 Kahneman 的《思考:快與慢》(或譯《快思慢想》)第五部分。如果嫌看書累可以先看 Kahneman 的TED視頻。
- 苦樂的短時記憶瞬間如何串成幾十分鐘到幾小時的心流、或者更漫長的一生(幸福感體驗的多維度)
這段與其說是鼓吹 Seligman 的 PEM / PERMA 多維度幸福感模型,不如說是批評這個模型的現狀:仍然傾向於以記憶復現的特定瞬間體驗為最終的評價,仍然傾向於為瞬間幸福感或生活滿意度給出單一的評測指標。在 Live 中,首先以茶酒咖啡的苦味鑒賞作為具身隱喻,指出即使一瞬間的體驗,都不應該僅僅作單維度的測評;進而,鼓吹 PEM 應該是瞬間、持續時段、超越時間的三種不同質評價對象,不應該是一瞬間意識體驗的愉悅感、投入感、意義感。這一命題是Live潛藏的主題,在第3部分用於拓展 Dennett 的 Multiple Drafts 意識模型。
3. 心流與天人合一
- Csikszentmihalyi 為啥不要命地玩冒險運動?
這部分學術史八卦除了參考《真實的幸福》中 Seligman 的自述,還比對了 Csikszentmihalyi 的訪談 (pdf, p. 14)。關於心流的8個特性,Seligman 的講授引用自 Csikszentmihalyi《當下的幸福》。可留意其中一個特性是日常的自我意識淡出、心流內容所延伸的自我意識凸顯。
- Dennett 的科幻《我在哪裡》
文見《心我論 / The Minds I 》的第13篇。Live 中以認知心理學著名的雞尾酒會聽覺實驗解釋 Dennett 的模型為什麼是多個並行的 Drafts,在問答階段還特別就此談了「潛意識」這個術語學術史意義與 Dennett 學說背景下的意義,對比二者的差異。關於 Dennett 的 Multiple Drafts Model,科普書可以讀 Susan Blackmore 收入牛津大學 VSI 系列的小冊子 《Consciousness / 意識新探》 。 Blackmore 研究過模式識別能力和迷信傾向的正相關。對 Dennett 的意識學說有進一步興趣的知友,薦讀 @翟剛 陸續發表的系列專欄筆記《Dennett and His Theory of Mind》。
Dennett 思想實驗中的無腦肉身有頭顱五官,與 H. Putnam 著名的缸中之腦思想實驗恰好對稱。Dennett 主張,思想實驗雖然大開腦洞都不具有技術可行性,但不同的思想實驗之間仍然可以比較哪個相對更具有技術可行性,「顱腦分離無線連接」技術可行性比「缸中之腦黑客帝國」明顯更高。有一個蠻有意思的例子在 Live 中沒時間講:為什麼幾乎在所有語言中「心靈」都在胸口而不在頭顱——因為與情緒有關的意識內容,在身體體驗上直接感受到的是心臟和呼吸,此時意識內容反推出的第一人稱位置不在視覺的頭顱,而在心、肺的胸口。所以「心靈」總是被感受到在胸口。有小說寫到,當主角感受到對戀人的愛的時刻,胃隱隱生痛,體驗到愛情發生在胃部。
- 長跑中的(以及網遊中的)雙重自我
長跑體驗在前一段用於解釋「參照律」和「峰終律」。這裡用來解釋 Dennett 的學說:意識內容通過模式識別、其中主要的敘事腦補出第一人稱視角的意識自我。條件是跑過疲勞點之後仍然專註於400米跑道繼續跑圈。要點在於四肢運動的意識內容位置能與日常視覺意識內容位置分離開,在時間節奏上,視聽覺頭顱中心的意識內容和四肢身體重心的意識內容也明顯區分,前者的變化過程以秒為單位,後者通過呼吸調節與每圈跑道大約2.5分鐘的周期漸趨同步。
跑道唱片身體唱針的體驗,派生於位置信息相對不明確、因而瀰漫整個場景的音樂聽覺內容。所謂天人合一,即反推出的意識位置瀰漫整個場景,人(的身體)不再需要與環境區分。網遊的雙重自我,源於網遊敘事和日常生活敘事在時間上隔斷、內容彼此完全獨立。Sherry Turkle (1995) 出版了相關的專著 Life On The Screen。
4. 《真實的幸福》告訴你怎麼做
- 幸福日誌與宗教儀軌
Gratitude Journal 是日誌而不是日記,因為它要求每天投入的時間和努力都儘可能少,可以與刷牙類比。這類低投入的習慣最適合作為日常儀式有意識地構建、鞏固。Gratitude Journal 的文獻和研究 (Emmons & McCullough, 2003) 可參考《真實的幸福》。Ritual (准宗教的儀軌)如何有意識地構建、鞏固,還可參考Ben Shahar 的暢銷書 Even Happier 第二篇,以及C. Duhigg 的《習慣的力量》。
跑圈的身體實驗,最終指向的是這樣一個命題:瞬時的意識內容腦補出日常的意識自我;持續時段心流體驗腦補出對應的持續穩定的「大我」;人生超越時間的多個並行敘事,其中主導的敘事腦補出賦予使命的意義自我。幸福日誌的操作,是意義自我通過設計、鞏固最低投入的日常儀式,持久地干預意識自我和心流大我。Live 中還特別講到,存在主義的「追尋人生意義的整個過程就是人生的意義」(語自 柯文哲@TEDxTaipei2013,可追溯於薩特的「存在先於本質」)如何操作化地對應到 Dennett 的「意識內容派生意識自我」。有一句話在Live中呼之欲出卻沒明說出來:如果那些短時記憶瞬間前後串起的並行敘事不能模式識別出心流主線,那就沒有心流內容、不再派生「大我」;如果一生的億萬瞬間前後串起的並行敘事不能模式識別出主題敘事,那就很難有超越時間的人生意義,不再派生賦予使命的意義自我。Live 在問答環節有另一句話具有類似的重要性:回答「美好的生活與最後的死亡之間的落差」——死亡沒有體驗,面對死亡是真正的體驗,美好的生活以什麼方式結束會以壓軸權重影響整個人生的評價,所以宗教在做這樣一件事,讓死亡具有很特別的正面的意義,不只是宗教,所有的信仰(包括執政黨的共產主義信仰),都傾向於強調死亡可以有很特別的正面意義,這是所有的宗教、信仰的共同主題。這裡人生意義的定語「超越時間」,某種程度上來自柏拉圖洞穴寓言的隱喻:洞壁世界是真實世界的投影;生活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投影;短時記憶瞬間測量到的心理狀態、心理過程是凝固的人生敘事本體在時間上的投影。「凝固的」可以是宿命,更可以是使命,可參讀本專欄文章《浮生若派,使命必達》,以及知乎問題:如何理解時間? - 李曉煦的回答。相關知乎問題還有:如何安慰老人面對死亡的心情? - 李曉煦的回答。
- 蓋洛普公司的優勢心理學
《真實的幸福》第2部分,圍繞著全書核心的操作建議展開,談如何開發人格優勢和美德。這部分內容脫胎於 Donald O. Clifton 的蓋洛普公司優勢心理學團隊的工作。建議參考蓋洛普出版的《優勢識別器2.0》。
在 Live 中,以及在《真實的幸福》中,Clifton 教授給人的印象似乎是蓋洛普這樣的大公司某一支小團隊的外聘學術指導。其實他老人家2003年過世之前是蓋洛普的董事長,因為他在做教授的時候創辦的企業收購了歷史悠久品牌爆表的蓋洛普公司。APA (2003, p. 87) 盛讚他是「優勢心理學之父、積極心理學的爺爺」。我用《優勢識別器2.0》自測過,消費體驗寫在知乎:如何系統地分析自己的人格? - 李曉煦的回答。
- 助人為樂與習得自助
最後,感謝參加 Live 知友們的點贊。相關網址:《真實的幸福》還特彆強調感恩答謝、助人給予這兩種操作實踐的幸福感干預效果。此外,習得自助也是抗抑鬱重要的干預方法。這部分內容也許需要另一場 Live 才能展開。
- Live 結束後購買、重複收入入口:www.zhihu.com/lives/751410016975589376
- 開講前的 Live 海報、講者簡介:zhuanlan.zhihu.com/p/22065709
推薦閱讀:
※如果因為自己的黑歷史抑鬱了該怎麼辦?
※如何在知乎上獲得更多贊同?
※為什麼我覺得狗是很恐怖的動物?
※給大家講一下洗地和解釋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