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以及生活
今天是來到學校後的第七天,一切如新,一切如故。自從上大學之後,我還是第一次覺得時間過得這麼慢,每一個細節都如此生動,以至於每晚躺在床上時,白天的幾乎每一個片段都能從腦海中輕而易舉地抽離出來。
一周以來,領導和同事們問的最多的便是「習慣嗎」:
「吃的習慣嗎?」「習慣。」
「住的習慣嗎?」「習慣,習慣。」
「我們這方言還習慣嗎?」
實話說,還不是很習慣,可也漸漸習慣起來了。學生們偶爾會用夾著方言的普通話把我問得一愣一愣的,好在三五遍下來,我也能把意思猜個八九不離十。可惜有時候在課堂上,哪個調皮的學生冷不丁用一句建水話點得全班哄堂大笑的時候,我也只能無奈地擺擺手,裝做自己什麼也沒聽到,然後在心裡默默安慰自己,過一陣子大概就能聽明白了。
之前實習培訓的時候,自己試講的科目就是物理;內心裡,我卻唯獨對歷史情有獨鍾——結果我也算是如願以償,既能跟著牛頓在沙灘上撿貝殼,又能過把癮縱橫上下五千年。朋友開玩笑跟我說,這很「支教」。
支教,如今在我看來或許並不是一個「美好」的詞語。「支」,迢迢千里而來,隱藏著卑微的優越感和可笑的施捨感,而這些你終究都會失去——事實上,你在這裡擁有的只會是「教」,不只是施教,也是受教。光環會褪去,留下的只有平淡。樸實、簡單的平淡。我由衷地感謝這個接納我的地方,讓我曾有的幼稚情懷有一個安放之所。
可能,我是無法描繪出那幅很多人心中勾勒的支教的畫面了,因為我既沒有在低矮破舊的土胚房裡上課,也沒有在不通水電的大山深處生活;而我面對的孩子們,至少絕大多數,看上去都在享受著幸福的生活。也許這是遺憾,也許不是,我並不是特別在意——為了尋求自己的滿足感而來到這裡的人,不能說是愚蠢的,但肯定算不上是明智的。
大半個月來,我並未感受到一些人口中所謂的「明顯差異」,非要說有什麼特別的話,我覺得這邊的天氣一直都不錯,站在辦公室的門口可以一直看到遠處低雲懷抱中的群山;告別了空調和電風扇,夏末秋初竟然是如此的舒適。
有人肯定會說,那你這算什麼「支教」。是啊,這只是屬於我的生活,我自己生命的一個部分而已。
晚上,我抱著筆記本電腦坐在教室前面,一邊碼字一邊看著學生們自習,剛好瞥見緊挨著我的男孩子趴在課桌上撅著嘴,一邊在本子上塗塗畫畫,一邊嘟噥著什麼。我偷偷湊過去一瞧,只見紙上赫然寫著一句歪歪斜斜的話:
「我最討厭有人在我面前玩電腦了。」
額……sorry,我不是故意的嘞。
2016年9月2日
推薦閱讀:
※支教雜談(三)
※那些年我們暑期實踐,身上被毒蟲咬得都是膿包卻依然笑靨如花
※「支教」背後的一面
※女孩25歲了要不要去支教?
※對於去山區支教,小朋友們最需要或者說我們最應該教給他們的是什麼?
TAG:支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