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都能看懂的 VR 入門指南

3,2,1,OK,信號正常,開始——

好了,我相信肯定會有朋友奇怪:「VR 元年」已經過半有餘,在這種時刻推出這種基礎科普文章有什麼意義?沒錯,我當然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不過即便如此,此時此刻全然不知虛擬現實這個概念究竟如何定義、個中前途又在何方的人士依舊大有人在——這麼說吧,但凡是篤信「VR 僅僅是 AR 的鋪墊」「VR 應當像手機一樣走移動路線」的朋友,都是屬於這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區間中的典範。

很好,我知道諸位多半會表示不忿,無妨——今天我就準備了一些不太一樣的內容,想要表達的所有觀點都蘊含在其中,歡迎諸位身懷不服前來品鑒探討——OK,客套到此為止,讓我們正式開始:

  • VR 篇:比我們想像的更純粹

首先,讓我們留意一下這兩個關鍵字:

「VR」

「二次元」

把這兩個關鍵字放進諸位的記憶中進行檢索,又能找到什麼結果呢?

《攻殼機動隊》

《刀劍神域》

《黑客帝國》

保守估計,90% 以上的朋友列出的名單中,這三部作品肯定會位列前排。

OK,暫且不去細究有沒有還原原作、本子數量多不多以及衍生動畫算不算二次元這些細枝末節的話題,在我看來,儘管在不同程度上確實反映出了「虛擬現實」這個主題,但要說技術代表性,以上三部作品所呈現的內容,恐怕都與當前階段 VR 技術的發展勢態相差甚遠。

——遠的不提,單從腦機介面這項技術還有多久才能真正實用化一點上出發,我們就不難意識到這些作品距離我們的現實生活還有多遠。

當然,這個結果也沒什麼好意外的——大多數牽涉到技術元素的幻想類作品總習慣於把故事的時間線放在距離當下更遙遠的未來,由此一來既可以讓讀者產生新鮮感,又可以用「未來發展」這種理由有效彌補技術與邏輯層面上的漏洞——至於這類技術的實現可能性,那就要取決於作品本身是偏向科普還是純粹的娛樂了。

正因如此,既然我們今天探討的主題是「當前階段虛擬現實技術的合理定義」,那麼很顯然,相比於那些以純粹的大眾娛樂為目標誕生的輕小說作品以及好萊塢電影,下面這部從 1970 年開始刊載的經典漫畫當中所包含的虛擬現實設備原型,針對「VR 的定義」這個基礎問題展開的闡述,反而要更為清晰明確一些:

沒錯,就是我們俗稱機器貓的《哆啦 a 夢》

我相信,絕大多數童年完整的朋友已經猜到我接下來要說什麼了——完全正確,正是《書房大雪崩》:

和許多《哆啦 a 夢》短篇一樣,這個故事嚴格遵循了「小夫炫富——眾人跟風/羨慕——野比認慫/眼紅——找機器貓求助——得到二十二世紀的高科技道具——耀武揚威炫耀——馬上吃癟打回原形」的基本套路;在《書房大雪崩》當中,著名富二代小夫炫耀的是新滑雪板:

眾人表示你有我有全都有:

長篇中的王者,短篇中的弱雞野比當然要表示不和大家一路啦:

於是被嘲笑了。

不過,雖然短篇中的野比大雄絕大多數章節中都是個慫包,但一來這次嘲笑他的夥伴里有靜香,二來滑雪板也算不上什麼奢侈品,因此在賭氣之下向老爹野比大助問詢之後,得到一個友邦驚詫、野比裝慫不成反被懟的結果:

然而即便如此,我們的著名慫人野比依舊是一臉的不情願。為啥呢?

因為他壓根就不會滑嘛!畢竟,滑雪這種高強度運動對於奧林匹克級翻花繩選手來說太嚴苛了嘛!

眼看野比又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我們的著名萬能藍貓多啦 a 夢也沒轍,抖包袱吧:

鏘鏘!室內滑雪場閃亮登場!

根據哆啦 a 夢的介紹,這玩意的傳送帶結構可以讓站在上面的人自由運動(不僅僅是滑雪,走路也可以),皮帶可以配合運動的速度轉動,底座則可以配合運動的方向而轉動,想走就走,想停就停,十分上等!

照理來說,有了這麼個加速減速轉向急停隨心所欲的訓練台,應該可以滿心歡喜地操練起來了吧?然則我們的慫王野比當然沒那麼好伺候,摔了一個大跟頭之後,這位開始抱怨了:

「沒有場景沒有氣氛我練不起勁啊!」

——顯然這屬於無理取鬧給自己找借口下台,但我們藍貓的萬能頭銜豈是徒有虛名的?

「鐺鐺,這才是本產品的真實形態!」

——我相信,絕大多數第一次補習這一章(應該不會沒有)的 VR 從業或愛好者朋友看到這一幕,下巴多半會砸到桌子上:

身臨其境+原地漫步——這不就是最標準最典範幾乎可以載入百科全書的 VR 設備原型範例嗎?

相比不著邊際的腦機介面,這種基於傳送帶系統的設備實現概率無疑要高得多——如果不考慮台階與地形升降,把全景投影用 VR 頭顯代替的話,我們完全可以用「無限甲板」實現漫畫中的情節,不是嗎?

不僅如此,除了活靈活現的場景模擬之外,「室內滑雪場」甚至還能對氣溫、風力乃至更複雜的天候做出模擬——事實上這次玩脫的原因也是源自於此:

不妨留意一下機器貓在上一張圖裡的台詞。這場「雪崩」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真相見下圖:

噢,原來是櫥櫃里的被子掉出來了……

OK,以上就是《書房大雪崩》的簡單回顧。果然,我們不得不承認藤子·F·不二雄這種大師的手筆就是不一樣,須知《書房大雪崩》刊載時間是 1972 年 1 月,面向的讀者群則是小學四年級的小朋友們——然而,就是這樣一篇如假包換的低齡向作品,對虛擬現實技術展開的深入淺出詳盡闡述,完成度之高足以讓絕大多數依舊不明就裡的圈內人士自慚形穢:

  1. 虛擬現實技術的核心是什麼?顯然是「Virtual(虛擬)」不是「Reality(現實)」

  2. 正因如此,VR 系統中的「Reality(現實)」才必須由純粹的幻象來進行模擬,我們的所見,所聞,所聽與所觸碰的一切都應該是徹徹底底的幻覺——如此一來才能真正體現出 VR 這個概念的存在價值:「身臨其境地安全體驗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經見的奇異景緻」

  3. 「即使把我關在果殼中,仍自以為是無限空間之王」,《哈姆雷特》當中的這句名言不僅僅適用於霍金的科普大作,對於描述 VR 這個概念的基本定義也一樣好用——就本質而言,我們確實可以把虛擬現實視作是一種自我囚禁,一種極端意義上的避世,一種可以被御宅族視作終極目標的理想技術——哪怕它在客觀層面上展現出的價值觀並沒有那麼積極。

  4. 在 VR 中混入「現實」?再也沒有比這種念頭更瘋狂更可怕的愚行了——看看前面最後一張圖中哆啦 a 夢和野比的下場吧,說實話這種止增笑耳的結局已經不錯了,你能想像萬一翻倒的不是被子而是書架又會是什麼情況嗎?

  5. 正因如此,「移動式 VR」才是個純粹的笑話——對於沉浸在虛擬現實幻境當中的用戶來說,顯然不應該與全然無法感知故而危機四伏的現實世界產生交集;基於同理,強調便攜性的「一體機式 VR」也是個不折不扣的鬧劇——虛擬現實設備完全不需要考慮隨身攜帶功能,只需讓用戶可以在自己房間內的方寸之地自由自在閃轉騰挪即可,至於外圍的處理設備有多麼難看多麼笨重多麼與房間陳設格格不入,那顯然不是浸入 VR 視界的用戶所關心的內容。

  6. 所以,VR 與 AR 顯然是從定義層面起截然不同的兩種概念,不是嗎?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本文作者@Alex Karman (壞香橙),首發於今日頭條、微信:VR人,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標註出處也不行轉載請加微信號VR_Analyst。

推薦閱讀:

VR全景是什麼?
中國有哪些在 VR 技術上比較領先的公司?
如何評價《視覺SLAM十四講》作者高翔博士在深藍學院開設的《SLAM理論到實踐》課程?
國產手機vr頭盔有什麼比較好的牌子?

TAG:虚拟现实VR | HTCVive | PSVR |